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在语文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把握不了资源生成和过程状态生成,导学不到位的“新基教育”现状,从“关注目标中的动态生成,指导学法;关注质疑中的动态生成,诱导探索;关注体验中的动态生成,指导运用;关注拓展中的动态生成,引导创新”这几方面论如何适时导学,导学得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会“吃”并“吃饱”知识,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动态生成;导学;指导学法;质疑探索;体验运用;拓展创新
在“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环境下的师生课堂现状中发现:语文课堂中的收获就如学生的精神食物,即将步入5G大时代成长的学生,有的学生未“吃饱”,但摸不着还可以“吃”什么,有的学生也不懂怎么“吃”。教师却疑惑着该如何让学生会“吃”并“吃饱”。也就是說,在课堂互动的过程,把握不了资源的生成,把握不了过程状态生成,即使是把握住动态生成,导学也不到位。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中,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突破核心点,就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动态生成中导学,变成网络式沟通的课堂,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张扬学生的中心地位。
一、关注目标中的动态生成,指导学法
常说,教无定法,目标教学似乎跟不上,但在目标中呈现学法,让学生会“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新基础教育”中,以学法驱动自主学习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强调以“学”为主,观点是一样的。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只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盲目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限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如果缺乏教师的学法指导或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难以养成,何来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呢?
2.在“新基础教育”中,以目标呈现学法
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出示方式也要有所讲究,是采用讲授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呢?我认为讲授的方法,学生是被动的,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是主动的,学生会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举个例子吧,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时,把“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融为一体,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①能记住“梁、惠、诣、乃、曰、禽”等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②能认真反复诵读课文,把初次接触的文言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能背诵课文;③在读通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弄懂字词的意思,扩展词语,连词成句,能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④能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能充分运用相关资料,与小组成员交流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问;⑤能发现故事中人物的机智以及人物语言的风趣巧妙。
温馨提示:请你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看能不能发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试试看,相信自己。你还知道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谈一谈。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往发现学习方法方面思考,于是学生发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反复诵读,在读通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联系上下,弄懂字词的意思,扩展词语,连词成句。学生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如充分运用相关资料,与小组成员交流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问等。让学生从教法领悟到学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化繁为简,轻松自如,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
二、关注质疑中的动态生成,诱导探索
课堂上留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发问,这是探索的动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吃”。
1.正确引导质疑
从质疑中探索,是“新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新形态,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考习惯。但是无度地让学生盲目探索,思考习惯良好的学生也许有他发挥的舞台,思考习惯差的学生会无所适从,找不准方向。一节课到头来,教师的教学不但违反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而且该让学生掌握的反而掌握不了。也就是说,质疑也要作出引导。
2.发挥标树问题的作用
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习惯了依赖父母的思想,思维懒惰,脑子不愿动,毕竟思考是个痛苦的过程。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害羞不敢表现自己的,久而久之,干脆懒得思考。有部分孩子就是不愿意走出第一步,何来谈自主探索呢。在教学各环节中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抓住学生的回答,在共同评价中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并发挥标树问问题的示(下转第11版)(上接第10版)范作用,引导学生会问。请看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时的课后质疑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吗?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其中一生: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白人要这片土地来有什么用?他们非要这片土地不可吗?印第安人也可以不给啊?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的确在课文里没有交代,你想得真深入!对于这位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有哪位同学可以解答?
生:我想这是一片地大物博的土地,可能白人是为了发展经济方面的原因吧。
师:真有想法!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查资料作更深入的了解。
从这片段中可见,根据“新基础教育”的“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理念,留给学和提问的时间是必要的,还要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带疑思考探索,带疑交流,不要急于将问题的答案说出来,更要尊重学生的看法,你会发现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带学生推开一扇窗,让学生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课堂上也不能无限空间,只能是点到即止。例如以上教学片段中“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查资料作更深入的了解”作课后的一个延伸,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自主探究,提问的勇气和信心也自然增强了。 另外,教师落实有效的“导”,应引导学生更多的提问方法。如,紧扣课题提问题,从文章的重点词语上提问题,从文章的重点句子上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吃”。
三、关注体验中的动态生成,指导运用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教师要把鲜活的生活内容带进课堂,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课文内容。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观察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对生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一文时,采用了孩子们喜爱的形式,用感性的,实践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联系生活实践经验去感悟,去体验。如看一看北京过春节的图片和录象,再让学生交流,探研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所了解和经历的,兴致勃勃地介绍了不少有关自己地方过春节时的习俗,并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写下来。学生在引导下看、读、说、写,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知识得到了综合贯通与再创造。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富有春天气息的语文实践课堂。学生学以致用,用语言表达生活的体验,这是一种成功感,这是课堂上的“饱腹感”。
四、关注拓展中的动态生成,引导创新
现在有的课堂有些怪现象:教师不敢随便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敢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甚至不敢随便批评学生……这都错误认为是尊重学生,不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导致课堂学习的浅薄、无序和杂乱,天马行空,这不代表创新发展。特别是产生知识性错误时,真要及时纠正的,否则学生先入为主,会误导学生正确认知。当学生在学习活动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其创新点。用一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尝到创新成功后的喜悦味道。例如在教学《凡卡》时,在文章的最后可“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份,可设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续编下去: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最终凡卡能回到乡下吗?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以“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例如,教学《匆匆》一文,可设计按课文內容补充句子并仿写: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这样的拓展训练,是知识点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消化”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吃”得更满足。
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有效导学,构建网络式沟通的课堂,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生命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像放风筝一样,何时收何时放,如何收如何放,做到心明如镜,待时而举,便能有效地实施“导”,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会“吃”并“吃饱”知识,为每一个学生创置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态生成;导学;指导学法;质疑探索;体验运用;拓展创新
在“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环境下的师生课堂现状中发现:语文课堂中的收获就如学生的精神食物,即将步入5G大时代成长的学生,有的学生未“吃饱”,但摸不着还可以“吃”什么,有的学生也不懂怎么“吃”。教师却疑惑着该如何让学生会“吃”并“吃饱”。也就是說,在课堂互动的过程,把握不了资源的生成,把握不了过程状态生成,即使是把握住动态生成,导学也不到位。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中,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突破核心点,就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动态生成中导学,变成网络式沟通的课堂,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张扬学生的中心地位。
一、关注目标中的动态生成,指导学法
常说,教无定法,目标教学似乎跟不上,但在目标中呈现学法,让学生会“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新基础教育”中,以学法驱动自主学习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强调以“学”为主,观点是一样的。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只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盲目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限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如果缺乏教师的学法指导或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难以养成,何来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呢?
2.在“新基础教育”中,以目标呈现学法
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出示方式也要有所讲究,是采用讲授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呢?我认为讲授的方法,学生是被动的,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是主动的,学生会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举个例子吧,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时,把“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融为一体,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①能记住“梁、惠、诣、乃、曰、禽”等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②能认真反复诵读课文,把初次接触的文言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能背诵课文;③在读通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弄懂字词的意思,扩展词语,连词成句,能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④能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能充分运用相关资料,与小组成员交流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问;⑤能发现故事中人物的机智以及人物语言的风趣巧妙。
温馨提示:请你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看能不能发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试试看,相信自己。你还知道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谈一谈。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往发现学习方法方面思考,于是学生发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反复诵读,在读通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联系上下,弄懂字词的意思,扩展词语,连词成句。学生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如充分运用相关资料,与小组成员交流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问等。让学生从教法领悟到学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化繁为简,轻松自如,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
二、关注质疑中的动态生成,诱导探索
课堂上留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发问,这是探索的动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吃”。
1.正确引导质疑
从质疑中探索,是“新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新形态,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考习惯。但是无度地让学生盲目探索,思考习惯良好的学生也许有他发挥的舞台,思考习惯差的学生会无所适从,找不准方向。一节课到头来,教师的教学不但违反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而且该让学生掌握的反而掌握不了。也就是说,质疑也要作出引导。
2.发挥标树问题的作用
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习惯了依赖父母的思想,思维懒惰,脑子不愿动,毕竟思考是个痛苦的过程。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害羞不敢表现自己的,久而久之,干脆懒得思考。有部分孩子就是不愿意走出第一步,何来谈自主探索呢。在教学各环节中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抓住学生的回答,在共同评价中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并发挥标树问问题的示(下转第11版)(上接第10版)范作用,引导学生会问。请看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时的课后质疑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同学们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吗?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其中一生: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白人要这片土地来有什么用?他们非要这片土地不可吗?印第安人也可以不给啊?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的确在课文里没有交代,你想得真深入!对于这位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有哪位同学可以解答?
生:我想这是一片地大物博的土地,可能白人是为了发展经济方面的原因吧。
师:真有想法!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查资料作更深入的了解。
从这片段中可见,根据“新基础教育”的“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理念,留给学和提问的时间是必要的,还要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带疑思考探索,带疑交流,不要急于将问题的答案说出来,更要尊重学生的看法,你会发现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带学生推开一扇窗,让学生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课堂上也不能无限空间,只能是点到即止。例如以上教学片段中“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查资料作更深入的了解”作课后的一个延伸,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自主探究,提问的勇气和信心也自然增强了。 另外,教师落实有效的“导”,应引导学生更多的提问方法。如,紧扣课题提问题,从文章的重点词语上提问题,从文章的重点句子上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吃”。
三、关注体验中的动态生成,指导运用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教师要把鲜活的生活内容带进课堂,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课文内容。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观察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对生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一文时,采用了孩子们喜爱的形式,用感性的,实践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联系生活实践经验去感悟,去体验。如看一看北京过春节的图片和录象,再让学生交流,探研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所了解和经历的,兴致勃勃地介绍了不少有关自己地方过春节时的习俗,并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写下来。学生在引导下看、读、说、写,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知识得到了综合贯通与再创造。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富有春天气息的语文实践课堂。学生学以致用,用语言表达生活的体验,这是一种成功感,这是课堂上的“饱腹感”。
四、关注拓展中的动态生成,引导创新
现在有的课堂有些怪现象:教师不敢随便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敢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甚至不敢随便批评学生……这都错误认为是尊重学生,不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导致课堂学习的浅薄、无序和杂乱,天马行空,这不代表创新发展。特别是产生知识性错误时,真要及时纠正的,否则学生先入为主,会误导学生正确认知。当学生在学习活动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其创新点。用一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尝到创新成功后的喜悦味道。例如在教学《凡卡》时,在文章的最后可“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份,可设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续编下去: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最终凡卡能回到乡下吗?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以“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例如,教学《匆匆》一文,可设计按课文內容补充句子并仿写: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这样的拓展训练,是知识点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消化”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吃”得更满足。
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有效导学,构建网络式沟通的课堂,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生命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像放风筝一样,何时收何时放,如何收如何放,做到心明如镜,待时而举,便能有效地实施“导”,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会“吃”并“吃饱”知识,为每一个学生创置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