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的探索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开放式音乐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变“以技能训练为主”为“提高音乐素质为主”,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师生互动,提高音乐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是贯彻小学“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需要,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这是和封闭式教学相比的显著不同点,是“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性
  在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尝试中有些问题呈多样化,学生由于观察思考问题立场阅历不同,不应用唯一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更不能否定学生无限想象力,不受定势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立足实践,从而建立一种以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
  2、主体性
  开放式教学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课堂上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的“开放”,可以运用多种不同学科知识,通过自身活动与实践讨论音乐,不再局限于音乐常识或理论的范畴,问题让学生提,疑点让学生辩,结论让学生得,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在半小时内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二、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实施策略
  1、设计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对音乐的实践辨证统一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小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欣赏《我爱米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赏析、讨论,然后请每组同学上讲台当回小老师,引导同学分析、欣赏作品。学生在亲身体验了做教师的苦乐后,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这样不仅不落痕迹的进行了尊师教育,而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了合作、创作的乐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母鸡叫咯咯》伴奏节奏的学习时,我没有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准备了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构建开放的音乐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压制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本性,反而失去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变革更新”已成为必须,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运用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为达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而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师生角色换位”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笔者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以求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我来备课”、“我是老师”、“看我表演”、“我能更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教学,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潜能,敢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场所和机会。在“师生互位”的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追寻知识的艰辛,享受到了创造的快感,并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求新、求高、求好,提高了表现自我,大胆、自主创新的能力。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是小学“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勤于实践,就会落实好“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取得好的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中学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中学音乐教育通过对曲目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中学生带进一个唯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洗礼,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缺失现状  学校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将是学校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教师都着眼于其本身的生动形象性,停留在加快课堂教学进度,扩大学生视野和课堂容量方面。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还不仅仅如此,还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应用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摘 要]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这些乡野村孩的言行变得文明而有序。通过反思,我想到了课外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但是如何引导这些顽皮的孩子亲近书本,进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却需要我们大家好好研究研究。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阅读 策略  我以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漫步在乡下的小学校园,不时会有一些稚嫩而刺耳的脏话撞击你的耳膜,这些与学校这个文明的圣地格格不入,让你很是不爽
[摘要]当今是信息化知识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牧区小学计算机数量不多,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层次差异明显,课堂教学难度大。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够让牧区孩子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迫切要求。所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区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那么如何上好这门课就成了摆在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浅显的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