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抒情诗好像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艺术,难得达到目的,只有妙手偶得之而已;真的,抒情诗就被说成一种半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欲望与纯粹静观,亦即非审美与审美的心情之奇妙的混合。
诗的领域并非在现世之外……诗是现实的不加粉饰的表现,因此它必须抛弃文明人所假设的那种现实的伪装。
—尼采①
65岁的主人公有着优雅的仪表,虽然生活在社会下层,但是气质与举止、衣着与趣味都很不俗。她喜欢打扮,喜爱自然,喜欢花草,心中有着对诗的原始的冲动,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中,她参加了诗歌写作班。但是,在现世生活中,她又是如此的窘迫。她是一个靠政府救济的单身母亲(尽管影片对她的经历讳莫如深,但是这种身世之谜更具有诗的趣味,也许诗就是人类探索自身身世之谜的悲剧艺术),她的女儿也是一个单身母亲,而且为了生计不能照顾孩子,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以致这个孩子在16岁的年纪便参与了轮奸案件,导致被害女孩投河自尽。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主人公是一名教育者,她试图追寻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从现世的破碎与难堪中挤出一条存在的缝隙,然而她必须面对那笔给受害女孩家庭500万韩元的赔偿,经济上的窘境与诗的审美所形成的激烈冲突,在她的各种行走中暴露无遗。走投无路之下,她敲诈了与她发生性关系的雇主—一位偏瘫老人,获得了500万韩元。这是人类在欲望深渊中的挣扎,人的猥琐、绝望、孤独、恐惧,似乎与诗的向内观照无法匹配;在道德上,她也无法取得天平的平衡。然而,这就是生活,就是尼采所说的“现实的不加粉饰的表现”,去掉了伪装,这就是诗的赤裸裸的本质。诗不是用来做金粉世家的调味品,诗就是血淋淋、泪汪汪、褴褛不堪、扭曲痛苦、一地鸡毛。
然而,这些都无法破坏这样一个事实—主人公是善的。诗歌朗诵会的主持人说“喜欢诗的人,心里总是绽放花朵”。那个总是在诗歌朗诵会上讲荤段子的警察,似乎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现实投射。主人公对于警察对美好的玷污耿耿于怀,事实上,这正是她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因为她在现实中就是这样美好与猥琐共存,相拥而舞。她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唤醒外孙,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最终,在赔偿了受害者母亲500万韩元之后,她仍然向警察举报了外孙。在警察带走外孙的时候,她是如此的平静淡泊,因为她早已在心中对他做了道德审判,尽管这种审判无法由她本人对外宣布。警察正义的执法行为也是主人公内心善的投射,人性的善是不可阻遏的。
主人公不可逆转的阿尔茨海默症,为她的诗意与窘迫又平添了一丝悲剧美。她找到自杀女孩的母亲之后,为乡村美景所陶醉,产生诗意畅想,竟然忘掉了她此行的任务—与女孩的母亲讨价还价。这个任务与诗又是如此的不协调,事后为了摆脱尴尬,她又对其他孩子的家长说了谎话。谎言实在是人性中不可逾越的山岭,诗情画意的心灵,依然摆脱不掉谎言的侵袭。这些善与丑、诗意与猥琐并行的冲突,是主人公身上始终挥之不去的气息,好像是一只命运的小巫在施展魔法,让人痛苦轮回。然而,遗忘也是美的。庄子所说的“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忘记是一种放下。在阿尔茨海默的灾难中,竟然也有人性解脱的美,这就是生活的残忍与美好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放下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与人性观,去拥抱不善不恶、不垢不净、不来不去的终极人性,这就是老子笔下的“众妙之门”吧。
现实的母亲们,就是在不断的冲突、窘迫、抉择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在顽劣人性的表达中找寻生存的缝隙。这是真实的母亲的悲歌,是无法用逻辑的语言尽然表达的。而人性的深处有着天然的学校、天然的教堂和天然的医院。诗歌是人性之花的绽放,是学校的铃声、教堂的钟声和医院的疗愈,是心灵深处的嘶吼与独吟,是庄子笔下“神游于物之初”的行走,是母亲的诗意栖居。
诗,非逻辑、非理性,不论语法,却是人类语言机制下最接近人性叠加态的灵性表达。作诗如求爱,诗人袒露无余,邀宠于自然,献媚于天地,方能获灵性垂青,尽欢一隅,赋成一首。诗中有心,诗里有爱。这样一个复杂、冲突的主人公,成为诗歌写作班上唯一写成了一首诗的学员。她曾在诗歌课堂上哭诉童年的红色窗帘记忆,那是她身上所潜伏的内在小孩的溯源,这个有着无数未解之谜的小孩儿,似乎在那个跳河的姑娘身上得到了投射,姑娘似乎是她生命的一种隐喻,她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撕扯,急迫地想刺破生命的真相,因此,她深深地进入了姑娘的世界,沿着姑娘生前的足迹,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她被强奸的现场)一直走到了她跳入的河流。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了勇敢的探索者的姿态,写出了一首属于她们两个人的诗歌。
作为教育者的主人公,在诗歌中舔舐着伤口,回答着自己的疑问,追寻着答案,获取着力量。这股力量使得她在面对其他5位轮奸参与者的父亲时,能够在男权的压迫下淡定地悄悄离开,进入对红色鸡冠花的静默观照中,以诗意无声地宣告她对生命的爱与对人性卑劣的控诉。这部影片对于教育者的启示是,我们的使命就是唤醒自己、觉悟人生,终身学习的概念必须加入精神成长的
要素。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的,不知道她去向了哪里,也许,阿尔茨海默症让她忘记了回家的路,也许,她也投向了河流……这是诗意的悲剧,是人性的真实超度,是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诗的领域并非在现世之外……诗是现实的不加粉饰的表现,因此它必须抛弃文明人所假设的那种现实的伪装。
—尼采①
65岁的主人公有着优雅的仪表,虽然生活在社会下层,但是气质与举止、衣着与趣味都很不俗。她喜欢打扮,喜爱自然,喜欢花草,心中有着对诗的原始的冲动,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中,她参加了诗歌写作班。但是,在现世生活中,她又是如此的窘迫。她是一个靠政府救济的单身母亲(尽管影片对她的经历讳莫如深,但是这种身世之谜更具有诗的趣味,也许诗就是人类探索自身身世之谜的悲剧艺术),她的女儿也是一个单身母亲,而且为了生计不能照顾孩子,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以致这个孩子在16岁的年纪便参与了轮奸案件,导致被害女孩投河自尽。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主人公是一名教育者,她试图追寻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从现世的破碎与难堪中挤出一条存在的缝隙,然而她必须面对那笔给受害女孩家庭500万韩元的赔偿,经济上的窘境与诗的审美所形成的激烈冲突,在她的各种行走中暴露无遗。走投无路之下,她敲诈了与她发生性关系的雇主—一位偏瘫老人,获得了500万韩元。这是人类在欲望深渊中的挣扎,人的猥琐、绝望、孤独、恐惧,似乎与诗的向内观照无法匹配;在道德上,她也无法取得天平的平衡。然而,这就是生活,就是尼采所说的“现实的不加粉饰的表现”,去掉了伪装,这就是诗的赤裸裸的本质。诗不是用来做金粉世家的调味品,诗就是血淋淋、泪汪汪、褴褛不堪、扭曲痛苦、一地鸡毛。
然而,这些都无法破坏这样一个事实—主人公是善的。诗歌朗诵会的主持人说“喜欢诗的人,心里总是绽放花朵”。那个总是在诗歌朗诵会上讲荤段子的警察,似乎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现实投射。主人公对于警察对美好的玷污耿耿于怀,事实上,这正是她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因为她在现实中就是这样美好与猥琐共存,相拥而舞。她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唤醒外孙,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最终,在赔偿了受害者母亲500万韩元之后,她仍然向警察举报了外孙。在警察带走外孙的时候,她是如此的平静淡泊,因为她早已在心中对他做了道德审判,尽管这种审判无法由她本人对外宣布。警察正义的执法行为也是主人公内心善的投射,人性的善是不可阻遏的。
主人公不可逆转的阿尔茨海默症,为她的诗意与窘迫又平添了一丝悲剧美。她找到自杀女孩的母亲之后,为乡村美景所陶醉,产生诗意畅想,竟然忘掉了她此行的任务—与女孩的母亲讨价还价。这个任务与诗又是如此的不协调,事后为了摆脱尴尬,她又对其他孩子的家长说了谎话。谎言实在是人性中不可逾越的山岭,诗情画意的心灵,依然摆脱不掉谎言的侵袭。这些善与丑、诗意与猥琐并行的冲突,是主人公身上始终挥之不去的气息,好像是一只命运的小巫在施展魔法,让人痛苦轮回。然而,遗忘也是美的。庄子所说的“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忘记是一种放下。在阿尔茨海默的灾难中,竟然也有人性解脱的美,这就是生活的残忍与美好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放下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与人性观,去拥抱不善不恶、不垢不净、不来不去的终极人性,这就是老子笔下的“众妙之门”吧。
现实的母亲们,就是在不断的冲突、窘迫、抉择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在顽劣人性的表达中找寻生存的缝隙。这是真实的母亲的悲歌,是无法用逻辑的语言尽然表达的。而人性的深处有着天然的学校、天然的教堂和天然的医院。诗歌是人性之花的绽放,是学校的铃声、教堂的钟声和医院的疗愈,是心灵深处的嘶吼与独吟,是庄子笔下“神游于物之初”的行走,是母亲的诗意栖居。
诗,非逻辑、非理性,不论语法,却是人类语言机制下最接近人性叠加态的灵性表达。作诗如求爱,诗人袒露无余,邀宠于自然,献媚于天地,方能获灵性垂青,尽欢一隅,赋成一首。诗中有心,诗里有爱。这样一个复杂、冲突的主人公,成为诗歌写作班上唯一写成了一首诗的学员。她曾在诗歌课堂上哭诉童年的红色窗帘记忆,那是她身上所潜伏的内在小孩的溯源,这个有着无数未解之谜的小孩儿,似乎在那个跳河的姑娘身上得到了投射,姑娘似乎是她生命的一种隐喻,她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撕扯,急迫地想刺破生命的真相,因此,她深深地进入了姑娘的世界,沿着姑娘生前的足迹,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她被强奸的现场)一直走到了她跳入的河流。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了勇敢的探索者的姿态,写出了一首属于她们两个人的诗歌。
作为教育者的主人公,在诗歌中舔舐着伤口,回答着自己的疑问,追寻着答案,获取着力量。这股力量使得她在面对其他5位轮奸参与者的父亲时,能够在男权的压迫下淡定地悄悄离开,进入对红色鸡冠花的静默观照中,以诗意无声地宣告她对生命的爱与对人性卑劣的控诉。这部影片对于教育者的启示是,我们的使命就是唤醒自己、觉悟人生,终身学习的概念必须加入精神成长的
要素。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的,不知道她去向了哪里,也许,阿尔茨海默症让她忘记了回家的路,也许,她也投向了河流……这是诗意的悲剧,是人性的真实超度,是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