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民族落后地区唐诗宋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唐诗宋词的跨文化教学进行了阐述,文中对直接阐释等教学方法结合白居易等著名诗词进行阐释,提出了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教师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唐诗宋词课程 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唐诗宋词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重视,原因在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和韵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的唐诗宋词课程,不仅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二本院校的相同课程。
唐宋时期是诗词发展的顶峰阶段,它的生动情韵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唐诗宋词的内在特质,诗意、境、味,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现,结合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情,学生有一定的直观感受。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来推进中文课程的教学。
一、巧借唐诗如画之景色,体会大自然之情趣。
当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山洪暴发、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老师应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引入唐诗宋词的意境进行教学,如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南江水如蓝,能不忆江南?”引起学生想象:在清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水边盛开的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像火一样红艳。春天来了,江水清澈见底,各种动物尽情在水里嬉戏、玩耍,鸡啼狗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风景如画,江南好风光,多么美的大自然。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对照唐诗宋词意境,结合现实的感受,因身临其境,心里自然会升起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拓展民族地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本土化居多,不如大城市学生那样富有创造想象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教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学生深刻领略唐诗宋词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在课件中编排优美的图片,并配上动听的音乐,使用三维动画效果,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激发浓厚的兴趣。而汹涌澎湃的大潮场面,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中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到诗意的独特魅力,理解文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到美的熏陶。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激活民族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落后,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学生生源素质整体相对偏低,在鉴赏诗歌作品时,我们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美德。一方面,我们要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营造课堂氛围。生生互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习想要学到的东西,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能达到激励和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少说多听,减少知识认识冲突,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和延伸学习的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学生也会在以后的课堂中,发现疑问,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为课堂上知识的构筑,兴趣的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以及课堂高效率的实现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保障。
四、借助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力现象的描述,培养民族地区学生不服输的美德。
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不是很明显,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难免会有一些惰性或安于现状。身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有培养其敢于争先的品德的责任。例如: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所描写的野草一年一度盛衰,无情的火苗是烧不尽的,春天到来之时,它又重现了。通过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告诫民族地区的学生,我们虽处于民族地区,但是,只要坚韧不拔,终究会战胜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勇于奋斗拼搏,追求生命之美。我们不会落后,我们只不过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会用行动证实自己的生命能力。
五、结语
唐诗宋词的巧妙应用,为民族地区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要求我们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及创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好的教材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民族地区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素质的差异,对高职院校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以后的唐诗宋词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才能使高职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小军.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作用[J].教改聚焦,2011,(9).
[2]麻俊珺.他国文学中的“诗仙”剪影[J].教育广角,2011,(10).
[3]张莉娟.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J].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2011,(9).
[4]韩建立.高职院校唐诗欣赏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2).
[5]郑玉春.浅谈唐诗在生物教学中的妙用[J].教育创新,2011,(7).
[6]陈兆武.《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有和无[J].文教资料,2011,(10).
[7]杨锋.试论唐诗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学研究,2011,(11).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唐诗宋词课程 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唐诗宋词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重视,原因在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和韵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的唐诗宋词课程,不仅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二本院校的相同课程。
唐宋时期是诗词发展的顶峰阶段,它的生动情韵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唐诗宋词的内在特质,诗意、境、味,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现,结合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情,学生有一定的直观感受。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来推进中文课程的教学。
一、巧借唐诗如画之景色,体会大自然之情趣。
当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山洪暴发、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老师应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引入唐诗宋词的意境进行教学,如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南江水如蓝,能不忆江南?”引起学生想象:在清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水边盛开的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像火一样红艳。春天来了,江水清澈见底,各种动物尽情在水里嬉戏、玩耍,鸡啼狗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风景如画,江南好风光,多么美的大自然。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对照唐诗宋词意境,结合现实的感受,因身临其境,心里自然会升起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拓展民族地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本土化居多,不如大城市学生那样富有创造想象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教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学生深刻领略唐诗宋词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时,针对学生的实际,在课件中编排优美的图片,并配上动听的音乐,使用三维动画效果,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激发浓厚的兴趣。而汹涌澎湃的大潮场面,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中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到诗意的独特魅力,理解文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到美的熏陶。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激活民族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落后,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学生生源素质整体相对偏低,在鉴赏诗歌作品时,我们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美德。一方面,我们要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营造课堂氛围。生生互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习想要学到的东西,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能达到激励和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少说多听,减少知识认识冲突,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和延伸学习的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学生也会在以后的课堂中,发现疑问,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为课堂上知识的构筑,兴趣的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以及课堂高效率的实现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保障。
四、借助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力现象的描述,培养民族地区学生不服输的美德。
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不是很明显,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难免会有一些惰性或安于现状。身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有培养其敢于争先的品德的责任。例如: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所描写的野草一年一度盛衰,无情的火苗是烧不尽的,春天到来之时,它又重现了。通过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告诫民族地区的学生,我们虽处于民族地区,但是,只要坚韧不拔,终究会战胜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勇于奋斗拼搏,追求生命之美。我们不会落后,我们只不过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会用行动证实自己的生命能力。
五、结语
唐诗宋词的巧妙应用,为民族地区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要求我们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及创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好的教材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民族地区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素质的差异,对高职院校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以后的唐诗宋词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才能使高职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小军.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作用[J].教改聚焦,2011,(9).
[2]麻俊珺.他国文学中的“诗仙”剪影[J].教育广角,2011,(10).
[3]张莉娟.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J].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2011,(9).
[4]韩建立.高职院校唐诗欣赏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2).
[5]郑玉春.浅谈唐诗在生物教学中的妙用[J].教育创新,2011,(7).
[6]陈兆武.《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有和无[J].文教资料,2011,(10).
[7]杨锋.试论唐诗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学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