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传统人性论教育思想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原儒人性论思想的分析,试图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眼光审视、探究人性善恶的现代教育意义。
  关键词: 传统人性论 力行养德 核心经典 全人教育
  
  一、引言
  人类有史以来流传不息的各宗各派的文明皆有几乎相同的教育目标:佛家教人觉悟到自身本有的佛性;儒家教育的至高境界亦是“天下回归仁性至德”;道家的返璞归真、基督文明之“博爱”精神都是人真本性的回归和普及。所有这些留存千年以上人类文明的教育主旨并非让人创造自己的真性,而是教人如何“找回”或是“回归”自己的真本性,而这个“找回”或者“回归”的过程就是教育。教育的目标一如儒家所言:“君子大才立于天地之间,善养浩然之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后可以参天地而化育万物,替天宣化,替天行道。”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
  教育的一切现实意义根源在于对本元人性的认知,教育的过程就是回归本元人性的过程。钱穆先生在谈到中国传统教育对人性的认知时说:“中国人言人品,又常言品性品德。人之分品,乃从其人之德性分。天命之谓性,人性本由天赋,但要人能受教育,能知修养,能把此天赋之性,实践自得,确有之己,始谓之德。德只从天性来。天性相同,人人具有。人之与人,同类则皆相似,故人人皆能为尧舜。”(《国史新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在中国传统启蒙读本《三字经》中有两句流传甚广的启蒙话语。这两句启蒙话语看似简单朴实,实则隐含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哲理,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教育实施的出发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始终以“长善救失”为教育的基本追求。《说文解字》对于“教育”作了基本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对于“善”的直观理解就是好的德行,重视德行教育和人格的养成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以此可知中国传统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以德化民。
  三、中国贞儒自孔至孟人性论思想及其教育观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自战国学术分天下裂始有人性善恶之辩。对于人性的善恶之争自战国诸子以来成为中国哲学或思想界论争的基本命题。至荀子已失却儒家“性与天道”之贞,故有性之善恶相分水。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对于人性观念的明确表述,而其整体的人性观念则是与天地之德合一的本善之性。孔子强调了教育(学习)对自性成长的作用,自谓“非生而知之者”,他以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年龄阶段表述自己通过学习返回真性的过程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这种至高的人生境界的另一个表述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的“知”与“绝”正是孔子体证自性的结果。这个“性”相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就叫“先天之性”。
  儒家人性本善在《中庸》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本性源于天性,率(循)性而行即是中庸之道,修道即学渐循性,这便是教育。所以“教”的最初意思,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一个人能依照本性而行,与天地合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性就是“道”,个人通过修学达到合于天性的人生境界就是“德”。“天命之谓性”另外一层意义便是这个“先天之性”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故而孟子言:“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本有的“智慧”会因教育不当成为一个被后天物欲、俗情蒙蔽了的“圣人”。儒家经典《大学》里所讲“格物”即是扫除后天物欲、俗情的蒙蔽,“致知”就是返还先天真本性。
  性善的观念是孟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孟子认为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乃先天自然之性,且认为人无有不善。他阐释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先后天合一的思想,对人的先后天之性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几希之微的先天之性,而这个几希之微的先天之性又可以通过教育发扬光大。孟子由此认为教育的目标与社会大众来讲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于个人的意义则是:“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认为这个善端正是个体人接受教育或者自我教育的人性基本出发点,并明确表达这个“善”是人天生固有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四、亦儒亦法的荀子人性论思想及其教育观
  儒家性与天道之学问逮于孟子而后失传。至战国时期学术分,天下裂。中国上古圣人对宇宙、自然、人性的科学认知与应用于人类自性发展而到博爱大众的生命观念沦为学术纷争。荀子有《性恶》一篇,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皆是以现实社会道德观念的善恶标准而言,而现实社会道德观念是以人性中后天欲望的分配与获得方式为价值判断。荀子明确表达他对人性认知范围的限定:“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性恶篇》)都是人的自然需求。“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篇》)这些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耳目声色的后天欲望即“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如孟子所言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同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荀子认为如果顺这样的人性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篇》)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弃恶从善,是因为人不断地坚持学习积累的结果。基于对人后天人性的认知,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古人教育重德是教育学中最大的科学。儒家经典《中庸》有言:“大德必德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德乃教育之大本,人生之根基。孔孟强调先天人性的至善本质,教育追求“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自性修学遏制、消弭后天俗情物欲的膨胀,从而达到“知”天命的身修阶段,成己之修学完成;并强调过程的“学而时习之”躬行实践以体证自性的流露,“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省察以期“克己复礼”而“归仁”;教育的手段从日用伦常入手,入孝出悌谨言信行,从而生发爱众亲仁的君子情怀,至此教育的核心任务(做人教育)初步完成。随后强调贵在行有余力方可学习世俗之生活技能。荀子从当时社会的礼崩乐坏和“上下交征利”的战乱时代强调后天的人性之恶,提出现实教育行为和环境对人性的修正作用,强调方法的约束和教育的干预力量。笔者认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最伟大之处在于向后人昭示了为学次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需在躬行实践中习得,而非道德说教可以完成,这些环节完成的标准是“行”,行有余力,才可以学知识性、技能性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大学》《中庸》皇家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韩星.儒经贞义[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英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习作课堂中的指导,更要注重平时习作素材的积累和习作技能的培养,只有让习作指导更多地走出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建造属于自己的习作大厦。  关键词: 习作教学 走出课堂 积累素材 培养技能 提升激情    进入三年级,随着写作要求的提高,很多孩子越来越多地对写作产生了距离感:他们怕写作,但又不得不写作;他们想写作,却又不知如何写作。每每提起
摘 要: 我国大众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的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问题 评说    在国际大众体育浪潮的洗礼下,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了我国首个群众体育纲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我
摘 要: 梁启超的“虚君共和”思想,因其被独裁者利用和歪曲,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误读。“虚君共和”思想作为梁启超整个思想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合理的成分,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正确认识梁启超“虚君共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启超 “虚君共和”思想 历史和现实意义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家,他的思想深刻而有远见,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梁启超和康有为提出“虚君共和”思想
摘要: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的变式训练,不仅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生物概念、提高审题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多方面得到训练,提高练习的效率,做到“精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换。  关键词: 生物教学变式训练正负坐标曲线    伽利略曾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
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描述。它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教”服务于“学”,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一、从“教本”走向“生本”  备教材、备学生是备课的重点。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而
摘 要: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备受关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高职教育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数学教学融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艺术,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改革。本文就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有效开展高职的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开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高效。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灵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
摘 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一个人的信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作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出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提高方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本身已不再重要,
摘要: 如果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在“细”上下功夫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就应该在“巧”上作文章。本文作者主要结合2008—200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分析,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中的基础知识的归类、课本知识的迁移、生活观察及时政热点的理性思考、解题方法的疏导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等方面在“巧”上做文章,以期为搞好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高
试卷评讲历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新课改后,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怎样才能把语文试卷讲评课上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意义呢?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认为要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一、准备不足  有的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