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好诗词之所以能吸引千百万读者,在于诗中美的力量,在于诗中饱满真挚的感情。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和人的本质,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一 了解作者和背景,深刻理解诗词情感
诗词鉴赏,除了诗词作品本身,我们还要了解作者及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相关背景,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性情、气质、阅历、修养等无不直接影响到诗词的创作。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作者及诗词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内在情感与意蕴,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我先介绍作者写此诗是在北征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沧海,有感而发。当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正准备南下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中国。我要学生想象自己是作者:“你作为一个有雄伟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呢?”那吞吐日月的沧海,不正是诗人广阔胸怀的体现吗?那春意盎然的树木百草,不正是诗人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精神状态的反映吗?此情此景,又怎能不激发他一统中国的豪情呢?
正因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曹操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所以学生也就能深刻理解诗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表之意。
二 抓住“诗眼”,准确体会诗词情感
陆机《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往往是一篇诗词的神髓之所在。在教学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是抓住了诗词的意脉。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第五首,就要抓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这一“诗眼”。“见”是偶然见山,初不经意,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无所用心的状态。如果换成“悠然望南山”,一字之差,意境就全然不同了。“望”是有意而望,不免显出造作之态,又与诗的整个情调意境相悖。因此,理解了这个“见”字,全诗主旨便了然于胸了。如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抓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尤其是抓住“空”字这一“诗眼”来理解,“空”字传神地写出了行人远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出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理解了“空”字,也就理解了全诗所要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例句还很多,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又绿”二字,“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当然,“诗眼”不仅限于一句中的一两个字,它还可以是诗中的一两句。有的诗词中的关键语句反复多次出现,以深化诗词传达的情感。
三 创造性地再现情景,深入体验诗词情感
别林斯基说过,“诗人用形象来思索,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在学生已读懂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来创造性地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从而使诗词表达的情感真正融入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
以我在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因为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八种景物:“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很像一幅水墨画。我先要学生根据小令内容将它简单画出来,然后由学生对画面进行解说或由教师引导解说:秋天的黄昏,夕阳正在西沉,天色暗淡下去,郊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不时沙哑地叫几声。稍远一点,在小桥流水的近旁,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村舍,已经升起了炊烟。村外,寂静无人。看到这种景象,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的乡愁呢?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学生在创造性地再现情境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深化了对作者所抒羁旅之愁的深切理解。
又如,我在教学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后要求学生将叙事诗改写成情景剧,并在课外自编自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所描述故事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了诗词所表现出来的对官吏的痛恨,对“安史之乱”中人们遭受的苦难深切的同情。
(作者单位:江西吉水县进士学校)
责任编辑:王 芸
一 了解作者和背景,深刻理解诗词情感
诗词鉴赏,除了诗词作品本身,我们还要了解作者及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相关背景,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性情、气质、阅历、修养等无不直接影响到诗词的创作。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作者及诗词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内在情感与意蕴,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我先介绍作者写此诗是在北征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沧海,有感而发。当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正准备南下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中国。我要学生想象自己是作者:“你作为一个有雄伟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呢?”那吞吐日月的沧海,不正是诗人广阔胸怀的体现吗?那春意盎然的树木百草,不正是诗人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精神状态的反映吗?此情此景,又怎能不激发他一统中国的豪情呢?
正因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曹操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所以学生也就能深刻理解诗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表之意。
二 抓住“诗眼”,准确体会诗词情感
陆机《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往往是一篇诗词的神髓之所在。在教学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是抓住了诗词的意脉。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第五首,就要抓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这一“诗眼”。“见”是偶然见山,初不经意,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无所用心的状态。如果换成“悠然望南山”,一字之差,意境就全然不同了。“望”是有意而望,不免显出造作之态,又与诗的整个情调意境相悖。因此,理解了这个“见”字,全诗主旨便了然于胸了。如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抓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尤其是抓住“空”字这一“诗眼”来理解,“空”字传神地写出了行人远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出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理解了“空”字,也就理解了全诗所要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例句还很多,如“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又绿”二字,“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当然,“诗眼”不仅限于一句中的一两个字,它还可以是诗中的一两句。有的诗词中的关键语句反复多次出现,以深化诗词传达的情感。
三 创造性地再现情景,深入体验诗词情感
别林斯基说过,“诗人用形象来思索,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在学生已读懂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来创造性地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从而使诗词表达的情感真正融入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
以我在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因为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八种景物:“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很像一幅水墨画。我先要学生根据小令内容将它简单画出来,然后由学生对画面进行解说或由教师引导解说:秋天的黄昏,夕阳正在西沉,天色暗淡下去,郊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不时沙哑地叫几声。稍远一点,在小桥流水的近旁,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村舍,已经升起了炊烟。村外,寂静无人。看到这种景象,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的乡愁呢?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学生在创造性地再现情境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深化了对作者所抒羁旅之愁的深切理解。
又如,我在教学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后要求学生将叙事诗改写成情景剧,并在课外自编自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所描述故事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了诗词所表现出来的对官吏的痛恨,对“安史之乱”中人们遭受的苦难深切的同情。
(作者单位:江西吉水县进士学校)
责任编辑: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