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校与洪泽湖湿地相邻,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学校的人文环境交相辉映。让湿地文化走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家乡优美的风光中参与数学的学习,让数学与生活的和谐共生,是我们不懈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 湿地文化 数学教学 和谐共生
现实生活是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竭的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为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精彩地描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学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中深化感悟。
一、让湿地文化融入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造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湿地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与包容性。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再教学认识圆。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画过不要求大小的圆?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发出来,有的学生说我用铁铲的铲尖画过圆,有的说用钉子和木棍在地上画过圆,还有的说,用脸盆扣在地方就是圆……然后让学生借助圆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自带的小剪刀等工具剪出圆来,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心、半径,直径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
二、让湿地文化进入数学课堂
虽然教材的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在课本上了,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因地制宜转变旧观念,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要考虑儿童的亲身经历,让他们用心感悟所获得的东西,这样才会有儿童聪明才智的体现。如在教学“比例”时,我将例题改为湿地物种的变换问题:“湿地微生物与鸟类的比例是24:1,湿地现有鸟类52种,微生物有多少种?”这样的学习问题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多方面寻找数学素材,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将大大提高。
三、让数学与生活和谐共生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后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要引导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用方法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运用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到操场上测一测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么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操场上跑一跑,看一看。这样做,既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如,教学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之后,让学生设计自己星期天一天的作息时间。从起床、学习、吃饭游戏、睡觉等几个方面,合理安排时间。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中,逐步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他们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生活化、个性化、社会化取向.
关键词: 湿地文化 数学教学 和谐共生
现实生活是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竭的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为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精彩地描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学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中深化感悟。
一、让湿地文化融入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造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湿地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与包容性。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再教学认识圆。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画过不要求大小的圆?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发出来,有的学生说我用铁铲的铲尖画过圆,有的说用钉子和木棍在地上画过圆,还有的说,用脸盆扣在地方就是圆……然后让学生借助圆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自带的小剪刀等工具剪出圆来,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心、半径,直径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
二、让湿地文化进入数学课堂
虽然教材的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在课本上了,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因地制宜转变旧观念,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要考虑儿童的亲身经历,让他们用心感悟所获得的东西,这样才会有儿童聪明才智的体现。如在教学“比例”时,我将例题改为湿地物种的变换问题:“湿地微生物与鸟类的比例是24:1,湿地现有鸟类52种,微生物有多少种?”这样的学习问题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多方面寻找数学素材,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将大大提高。
三、让数学与生活和谐共生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后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要引导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用方法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运用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到操场上测一测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指什么,该怎么样来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操场上跑一跑,看一看。这样做,既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如,教学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之后,让学生设计自己星期天一天的作息时间。从起床、学习、吃饭游戏、睡觉等几个方面,合理安排时间。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中,逐步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他们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生活化、个性化、社会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