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能够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要能够认识到初中生在初三首次接触到化学这一科目的学习,要能够抓住学生对化学这一科目的求知心理,进而开展趣味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初中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实验;有效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100-02
初中化学教师要能够根据化学教材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能够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的推理能力,通过对化学知识点本质的学习和认识,来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设计趣味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还要能够积极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开展更为生动、想象、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能够在初中化学实验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进而引导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
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内容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这一实验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初中生回顾旧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温故,如教师提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氢气和空气的密度谁大?”等.紧接着,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说“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要求能够总结该化学实验的步骤、实验现象”,教师带领初中生一起认真观看视频.有的学生回答“老师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而且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猜测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水”等回答.教师继续问“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猜想的吗?请同学们积极回答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的化学实验的展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简单地观察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化学实验的本质.
二、习题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习题课被各个阶段的各科教师所青睐,不仅仅是因为习题课能够帮助学习温故而知新,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演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讨论的活动中来.习题课的开展有利于初中生“趁热打铁”巩固新学的知识点,也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中,来发现学生对哪部分的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熟练.
例如,教师带领初中生复习“氧气的制作”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开展课堂随堂练习的习题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如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了几种制作氧气的化学实验?同学们能够说出每种方法对应的实验物品和化学方程式吗?”在有的初中生回答“老师,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式来制作氧气,还可以通过在过氧化氢中加入
二氧化锰的方式来制作氧气”等,紧接着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些细节没有描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上所展示的题目,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完成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相关的填空,完成后同学们可以举手示意”.教师通过习题课来引导初中生认识到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化学反应的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重点.这样的习题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初中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的细节,是影响化学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培养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学习能力,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都要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探究中来的意识和行为.教师要能够针对化学这一科目的教学特点,引导初中生在对实验探究的活动中,提高初中生的自主探究化学实验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这一化学实验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针对化学反应的产物、反应条件,大胆提出猜想,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以及产物等.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知道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同学们知道碳主要是和空气中的哪个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吗?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播放的两个视频,根据视频中化学实验的化学现象提出猜想:碳主要和空气中的哪个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产物可能有哪些?”有的初中生提出“老师根据这两个视频,我认为碳主要是要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反应,产物是二氧化碳,因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还有的初中生回答说“从第一个视频,碳在空气中燃烧,我认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还可以能产生一氧化碳,因为该视频中的实验没有对反应物的量进行说明”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初中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自主探究,能够引导初中生客观认识化学实验的反应,能够培养初中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探究化学反应,开拓了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样重要,初中化学教师要能够创设引导全班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学习课堂的活动.在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和讨论,能够引导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初中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还能够引导小组同学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化学实验,学生间协作完成化学实验的操作以及分析过程,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导初中生学习“铁生锈的条件”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初中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这一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家应该都有铁制用品把,你们有观察到铁是会生锈的吗?请同学们以前后位为一个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现象”.
有的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我们组讨论出铁的花架在室外时间久了会生锈,颜色类似于黄褐色的,还会有铁锈渣渣出现”等回答,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请同学们猜想铁生锈主要原因是什么?铁生锈这个现象存在怎样的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生锈产物主要是什么?如何证明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积极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并能够设计相应的化学实验步骤来验证猜想”.最后,教师带领初中生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小组学生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过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分工明确,操作规范等.
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通过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以及开展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初中生对化学这一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能够通过适当的化学实验,来锻炼学生动手做实验来验证猜想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来了解化学实验的本质和化学物质的本质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长青.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探讨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7(29):23-24.
[2]梁添辉.在改进实验的对比教学中培养血神的创新精神[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12-14.
[3]杨磊.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育,2019(08):29-31.
[4]郑美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8(10):91-92.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关键词:实验;有效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100-02
初中化学教师要能够根据化学教材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能够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的推理能力,通过对化学知识点本质的学习和认识,来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设计趣味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还要能够积极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开展更为生动、想象、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能够在初中化学实验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进而引导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
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内容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这一实验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初中生回顾旧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温故,如教师提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氢气和空气的密度谁大?”等.紧接着,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说“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要求能够总结该化学实验的步骤、实验现象”,教师带领初中生一起认真观看视频.有的学生回答“老师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而且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猜测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水”等回答.教师继续问“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猜想的吗?请同学们积极回答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的化学实验的展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简单地观察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化学实验的本质.
二、习题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习题课被各个阶段的各科教师所青睐,不仅仅是因为习题课能够帮助学习温故而知新,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演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讨论的活动中来.习题课的开展有利于初中生“趁热打铁”巩固新学的知识点,也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中,来发现学生对哪部分的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熟练.
例如,教师带领初中生复习“氧气的制作”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开展课堂随堂练习的习题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如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了几种制作氧气的化学实验?同学们能够说出每种方法对应的实验物品和化学方程式吗?”在有的初中生回答“老师,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式来制作氧气,还可以通过在过氧化氢中加入
二氧化锰的方式来制作氧气”等,紧接着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些细节没有描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上所展示的题目,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完成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相关的填空,完成后同学们可以举手示意”.教师通过习题课来引导初中生认识到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化学反应的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重点.这样的习题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初中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的细节,是影响化学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培养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学习能力,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都要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探究中来的意识和行为.教师要能够针对化学这一科目的教学特点,引导初中生在对实验探究的活动中,提高初中生的自主探究化学实验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这一化学实验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针对化学反应的产物、反应条件,大胆提出猜想,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以及产物等.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知道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同学们知道碳主要是和空气中的哪个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吗?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播放的两个视频,根据视频中化学实验的化学现象提出猜想:碳主要和空气中的哪个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产物可能有哪些?”有的初中生提出“老师根据这两个视频,我认为碳主要是要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反应,产物是二氧化碳,因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还有的初中生回答说“从第一个视频,碳在空气中燃烧,我认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还可以能产生一氧化碳,因为该视频中的实验没有对反应物的量进行说明”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初中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自主探究,能够引导初中生客观认识化学实验的反应,能够培养初中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探究化学反应,开拓了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样重要,初中化学教师要能够创设引导全班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学习课堂的活动.在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和讨论,能够引导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初中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还能够引导小组同学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化学实验,学生间协作完成化学实验的操作以及分析过程,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导初中生学习“铁生锈的条件”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初中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这一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家应该都有铁制用品把,你们有观察到铁是会生锈的吗?请同学们以前后位为一个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现象”.
有的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我们组讨论出铁的花架在室外时间久了会生锈,颜色类似于黄褐色的,还会有铁锈渣渣出现”等回答,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请同学们猜想铁生锈主要原因是什么?铁生锈这个现象存在怎样的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生锈产物主要是什么?如何证明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积极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并能够设计相应的化学实验步骤来验证猜想”.最后,教师带领初中生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小组学生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过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分工明确,操作规范等.
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通过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以及开展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初中生对化学这一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能够通过适当的化学实验,来锻炼学生动手做实验来验证猜想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来了解化学实验的本质和化学物质的本质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长青.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探讨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7(29):23-24.
[2]梁添辉.在改进实验的对比教学中培养血神的创新精神[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12-14.
[3]杨磊.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育,2019(08):29-31.
[4]郑美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8(10):91-92.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