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后一个渔佬儿》是李杭育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福奎是作者用来透视现实与再现现实的镜子。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福奎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复杂的心理冲突,探索李杭育寻根小说的独特魅力,即他沉重的精神探索背后所揭示给我们的——如何来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这一深层含义。
关键词: 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 意识 心理活动 “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寻根文坛上大放光彩。在李杭育的小说中,民族意识与现代观念、民风民俗与新浪潮、历史与现实、悖时遗风与人性美相互激荡着,他的小说便是这一切碰撞与沉淀的产物,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苦涩”之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杭育曾带有几分伤感地说:“假若哪位朋友不从表现手法上来理解,而是深究情绪本身从何而来,归向何处,将这个涩看作是内心的苦涩,我就很坦然了。”[1]由此可见他的小说的沉重感就是来源于这种在精神上的对“根”的探索,而这种沉重的探索之旅也成为了他作品的灵魂所在。细细品读包括《最后一个渔佬儿》在内的李杭育的寻根小说,可以发现他的寻“根”之旅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民族意识进行一番展示,然后批判其落后性。事实上,他更注重于表现在现代意识对民族意识逐步影响的这个过程中人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李杭育立足于民族意识之上,展示了普通民众在现代文化渗透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内心的碰撞与沉淀,并以此来探索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如何来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或者说,在当下社会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抛弃什么,才能从精神的深处来坚守我们的“根”。而这一方面以前并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希望能就此作一些探索。
一
王蒙曾评价李杭育的小说:“注重冷静的客观白描……小说中的现代感不是靠辞藻和道具打扮出来的,不是浮在表面的,他似乎有志于对生活的深的开掘,他似乎在做一部关于‘葛川江文明’的大文章。”[2]《最后一个渔佬儿》无疑就是这部大文章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名叫福奎的渔佬儿形象,当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全面冲击的时候,福奎却固执地坚守着他所崇尚的古老的渔民生活。在他所生活着的小柴村里,以前靠打渔为生的渔佬儿们都已经纷纷改行了,于是就只剩下福奎一人在江里打鱼。事实上,由于葛川江的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江里的鱼已经很少了,但是他仍然并且只愿意靠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着。当用来钓大鱼的滚钓钓上来小鱼的时候,他感到羞耻;而当有了一次意外钓到了大鱼的时候,他又为了不败手气便不再继续收钓,这些都是渔佬们传统心态的真实反映。[3]我们在这里需要思考的是,是什么思想阻止着福奎由水中走向岸上?即使在他的老相好阿七为他联系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正经工作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去做。我们需要分析福奎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正如我们需要理解《沙灶遗风》中画匠耀鑫对他那套营生的执着一样,而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看成是由于他们固执的性格所致。
那么对于福奎来说,岸上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小说中也有清楚的交代:表外甥大贵的公开敲诈,好朋友官法的欺辱背叛,工厂里大量排出的废水,葛川江中所剩无几的鱼儿,照着钟点上班下班、干着憋气活的工人。[4]可见,福奎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强大挤压和摧残,而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以个体的丧失作为代价。于是福奎替自己裹上了一副盔甲,小心地提防着现实对他生活的各种冲击。但是在他拒绝现实的同时,他也被现实抛弃了,他孤独地承担了被时代抛弃的全部后果和悲剧命运,成为葛川江上的“最后一个渔佬儿”。
福奎拒绝接受“先进文明”,那么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最后一个渔佬儿”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只有贫困和孤独,当别人都盖起了大瓦房、买了拖拉机的时候,他还住在草窝里,甚至身上的裤衩还是阿七给他的。他很孤独,所有的渔佬儿都上岸转行了,没有人给他做伴,连那个苦苦等了他10年的阿七也嫌他穷,而选择跟了别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福奎的内心很复杂,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他不想改变他的生活现状,他不想住好房子,不想娶阿七,我们只能说他很无奈,他很矛盾,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他选择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是因为他精神深处的传统观念告诉他,他以前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从十四五岁起就干这门营生了,叫一个老头改变他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一定很不情愿。对这生活,他习惯了,习惯得彷佛他天生就是个渔佬儿,在他娘的肚子里就学会撒网、放钓了。”[5]那么他的选择是否正确,他的渔佬儿生活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呢?作者在小说的标题中其实就有所暗示。在这个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葛川江里的鱼会越来越少,那么福奎将面临着无鱼可打的尴尬局面,甚至连他使用的钓钩,现在也已经没有人生产了。所以可以说,福奎所代表的古老的生存方式将要面对的困境不是一人一事,而是整个的现代工业文明,而在这个对立的过程中,福奎始终在痛苦挣扎着。他的痛苦来自于传统观念对他的束缚,传统的思想阻碍着他追求新生活的脚步。
这种阻碍也同样体现在李杭育的另一部小说《沙灶遗风》中,小说的主人公画师耀鑫也同样经历着复杂的内心挣扎,耀鑫不愿意放弃他的老营生,虽然他最终退掉了徒弟,默认了儿子盖的洋房,表面上看来似乎他内心的失望、不解和抵触都已经渐渐地转化为了默认。然而小说的结尾处笔锋一转,写到了耀鑫固执的思想非但没有转化,反而立了更大的决心要去完成他那个一生的梦想,那就是盖一幢老屋,再用尽所有的本事把自己的老屋画得最漂亮、最考究。耀鑫的这一举动是他对于自己最初梦想的执着,但作者在这里是想向我们暗示:不能盲目地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首先辩证地分析自己的理想是否科学,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梦想去牺牲自己的价值。通过福奎对于面临崩溃的捕鱼业的固守,以及耀鑫对于迷信的画屋习俗的坚持,我们可以看出腐朽的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类精神的腐化程度是可怕的。因为它从精神深处将一个人彻底地摧毁与瓦解,并以此来达到阻止人们追求新生活的目的。所以只有科学地分析出对于传统应该坚守什么,抛弃什么,才能从精神的深处来坚守我们的“根”。
二
李杭育的“寻根小说”通过分析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人们在时代发生变化时迷茫的状态,展开对生活的深度挖掘,探讨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如何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李杭育这一创作特点的形成,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他曾解释自己小说中“涩”的味道其实是“内心的苦涩”,这一“苦涩感”更多的是来源于作者本身。杭州大学毕业的李杭育,由于在校期间有点“不老实”,于是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富阳县,这在当时有着“被贬”的意思,由天之骄子的骄傲到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李杭育的内心是苦闷的,他认为自己很不走运,失意一度笼罩着他,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丢弃感。从以前在大学里编织的美好的梦幻中被逐出,他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开始的他是孤寂无援的。慢慢地他发现了,他是因祸得福,因为富阳的生活向他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人物,这里有山野海滩,摸鱼捉虾,民风民俗,这里还有船夫、渔佬儿、画匠……这所有的一切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往昔的经历,也唤醒了他创作的自我意识。他觉得自己的气质、性格、情致和这一片天地十分契合,二者交融为一体。于是,他找到了自己创作中特有的题材和反映人生的角度,也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根”。[6]
独特的自我体验使得李杭育理解了当人们迷茫的时候,所经历的内心的挣扎、精神的痛苦,以及解脱后的重生。于是他在小说中关照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对其内心体验的关照,来探讨在新时期里我们如何来坚守自己的“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和超越时代。
三
从以上论述,我们得知李杭育“寻根小说”的独特魅力在于:他客观冷静地再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他们在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的剧烈冲击时内心的矛盾与冲撞。作者通过塑造福奎、耀鑫等人物形象,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冲突,反映历史与现实交替的复杂性,达到对生活、对现实作出更深层次的挖掘。
李杭育在小说中,选择将笔触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内心冲突,以及阻碍人们前进的原因,并得出结论:只有摈弃迂腐的、落后的传统思想和观念,我们才能摆脱束缚,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当时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最后一个……”。
参考文献:
[1][6]黄书泉.他造就了自己——与李杭育一席谈.当代文坛,1986,(2).
[2]王蒙.葛川江的魅力.最后一个渔佬儿(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
[3]董炳月.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小说月报,1983,(6).
[4][5]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33,34.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09级研究生)
关键词: 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 意识 心理活动 “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寻根文坛上大放光彩。在李杭育的小说中,民族意识与现代观念、民风民俗与新浪潮、历史与现实、悖时遗风与人性美相互激荡着,他的小说便是这一切碰撞与沉淀的产物,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苦涩”之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杭育曾带有几分伤感地说:“假若哪位朋友不从表现手法上来理解,而是深究情绪本身从何而来,归向何处,将这个涩看作是内心的苦涩,我就很坦然了。”[1]由此可见他的小说的沉重感就是来源于这种在精神上的对“根”的探索,而这种沉重的探索之旅也成为了他作品的灵魂所在。细细品读包括《最后一个渔佬儿》在内的李杭育的寻根小说,可以发现他的寻“根”之旅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民族意识进行一番展示,然后批判其落后性。事实上,他更注重于表现在现代意识对民族意识逐步影响的这个过程中人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李杭育立足于民族意识之上,展示了普通民众在现代文化渗透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内心的碰撞与沉淀,并以此来探索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如何来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或者说,在当下社会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抛弃什么,才能从精神的深处来坚守我们的“根”。而这一方面以前并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希望能就此作一些探索。
一
王蒙曾评价李杭育的小说:“注重冷静的客观白描……小说中的现代感不是靠辞藻和道具打扮出来的,不是浮在表面的,他似乎有志于对生活的深的开掘,他似乎在做一部关于‘葛川江文明’的大文章。”[2]《最后一个渔佬儿》无疑就是这部大文章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名叫福奎的渔佬儿形象,当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全面冲击的时候,福奎却固执地坚守着他所崇尚的古老的渔民生活。在他所生活着的小柴村里,以前靠打渔为生的渔佬儿们都已经纷纷改行了,于是就只剩下福奎一人在江里打鱼。事实上,由于葛川江的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江里的鱼已经很少了,但是他仍然并且只愿意靠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着。当用来钓大鱼的滚钓钓上来小鱼的时候,他感到羞耻;而当有了一次意外钓到了大鱼的时候,他又为了不败手气便不再继续收钓,这些都是渔佬们传统心态的真实反映。[3]我们在这里需要思考的是,是什么思想阻止着福奎由水中走向岸上?即使在他的老相好阿七为他联系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正经工作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去做。我们需要分析福奎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正如我们需要理解《沙灶遗风》中画匠耀鑫对他那套营生的执着一样,而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看成是由于他们固执的性格所致。
那么对于福奎来说,岸上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小说中也有清楚的交代:表外甥大贵的公开敲诈,好朋友官法的欺辱背叛,工厂里大量排出的废水,葛川江中所剩无几的鱼儿,照着钟点上班下班、干着憋气活的工人。[4]可见,福奎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强大挤压和摧残,而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以个体的丧失作为代价。于是福奎替自己裹上了一副盔甲,小心地提防着现实对他生活的各种冲击。但是在他拒绝现实的同时,他也被现实抛弃了,他孤独地承担了被时代抛弃的全部后果和悲剧命运,成为葛川江上的“最后一个渔佬儿”。
福奎拒绝接受“先进文明”,那么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最后一个渔佬儿”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只有贫困和孤独,当别人都盖起了大瓦房、买了拖拉机的时候,他还住在草窝里,甚至身上的裤衩还是阿七给他的。他很孤独,所有的渔佬儿都上岸转行了,没有人给他做伴,连那个苦苦等了他10年的阿七也嫌他穷,而选择跟了别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福奎的内心很复杂,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他不想改变他的生活现状,他不想住好房子,不想娶阿七,我们只能说他很无奈,他很矛盾,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他选择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是因为他精神深处的传统观念告诉他,他以前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从十四五岁起就干这门营生了,叫一个老头改变他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一定很不情愿。对这生活,他习惯了,习惯得彷佛他天生就是个渔佬儿,在他娘的肚子里就学会撒网、放钓了。”[5]那么他的选择是否正确,他的渔佬儿生活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呢?作者在小说的标题中其实就有所暗示。在这个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葛川江里的鱼会越来越少,那么福奎将面临着无鱼可打的尴尬局面,甚至连他使用的钓钩,现在也已经没有人生产了。所以可以说,福奎所代表的古老的生存方式将要面对的困境不是一人一事,而是整个的现代工业文明,而在这个对立的过程中,福奎始终在痛苦挣扎着。他的痛苦来自于传统观念对他的束缚,传统的思想阻碍着他追求新生活的脚步。
这种阻碍也同样体现在李杭育的另一部小说《沙灶遗风》中,小说的主人公画师耀鑫也同样经历着复杂的内心挣扎,耀鑫不愿意放弃他的老营生,虽然他最终退掉了徒弟,默认了儿子盖的洋房,表面上看来似乎他内心的失望、不解和抵触都已经渐渐地转化为了默认。然而小说的结尾处笔锋一转,写到了耀鑫固执的思想非但没有转化,反而立了更大的决心要去完成他那个一生的梦想,那就是盖一幢老屋,再用尽所有的本事把自己的老屋画得最漂亮、最考究。耀鑫的这一举动是他对于自己最初梦想的执着,但作者在这里是想向我们暗示:不能盲目地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首先辩证地分析自己的理想是否科学,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梦想去牺牲自己的价值。通过福奎对于面临崩溃的捕鱼业的固守,以及耀鑫对于迷信的画屋习俗的坚持,我们可以看出腐朽的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类精神的腐化程度是可怕的。因为它从精神深处将一个人彻底地摧毁与瓦解,并以此来达到阻止人们追求新生活的目的。所以只有科学地分析出对于传统应该坚守什么,抛弃什么,才能从精神的深处来坚守我们的“根”。
二
李杭育的“寻根小说”通过分析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人们在时代发生变化时迷茫的状态,展开对生活的深度挖掘,探讨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如何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李杭育这一创作特点的形成,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他曾解释自己小说中“涩”的味道其实是“内心的苦涩”,这一“苦涩感”更多的是来源于作者本身。杭州大学毕业的李杭育,由于在校期间有点“不老实”,于是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富阳县,这在当时有着“被贬”的意思,由天之骄子的骄傲到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李杭育的内心是苦闷的,他认为自己很不走运,失意一度笼罩着他,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丢弃感。从以前在大学里编织的美好的梦幻中被逐出,他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开始的他是孤寂无援的。慢慢地他发现了,他是因祸得福,因为富阳的生活向他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人物,这里有山野海滩,摸鱼捉虾,民风民俗,这里还有船夫、渔佬儿、画匠……这所有的一切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往昔的经历,也唤醒了他创作的自我意识。他觉得自己的气质、性格、情致和这一片天地十分契合,二者交融为一体。于是,他找到了自己创作中特有的题材和反映人生的角度,也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根”。[6]
独特的自我体验使得李杭育理解了当人们迷茫的时候,所经历的内心的挣扎、精神的痛苦,以及解脱后的重生。于是他在小说中关照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对其内心体验的关照,来探讨在新时期里我们如何来坚守自己的“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和超越时代。
三
从以上论述,我们得知李杭育“寻根小说”的独特魅力在于:他客观冷静地再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他们在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的剧烈冲击时内心的矛盾与冲撞。作者通过塑造福奎、耀鑫等人物形象,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冲突,反映历史与现实交替的复杂性,达到对生活、对现实作出更深层次的挖掘。
李杭育在小说中,选择将笔触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内心冲突,以及阻碍人们前进的原因,并得出结论:只有摈弃迂腐的、落后的传统思想和观念,我们才能摆脱束缚,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当时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最后一个……”。
参考文献:
[1][6]黄书泉.他造就了自己——与李杭育一席谈.当代文坛,1986,(2).
[2]王蒙.葛川江的魅力.最后一个渔佬儿(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
[3]董炳月.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小说月报,1983,(6).
[4][5]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33,34.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0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