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共同想法,也是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这是因为复习课没有了新授课的“新鲜感”,也没有练习课的“成功感”。有效教学是当下数学教学的理念,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复习课是每个老师必须掌握的一种课型。事实上,我们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往往忽略了几个细节,才导致了数学复习课更加枯燥,更加难上。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复习课。经过多年的积累,我认为我们的复习课可以通过梳理、建构、应用和延伸这四个步骤进行复习课的教学,笔者把这四个步骤称之为复习课教学的“四部曲”。笔者结合自己从教经验,认为上好复习课可以通过梳理、建构、应用和延伸四个步骤进行,可以把它称之为复习课的“四部曲”。
一、梳理
“梳理”就是要帮助学生厘清一个单元、一个学期里的知识要点,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梳理,为学生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打好必要的基础。怎样梳理才是合理有效的呢?笔者认为: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合理有效的。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共有9个单元,其中8个单元教学新知识,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在期末进行复习时,首先向学生提供了几个问题:⑴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内容一共有几个单元,分别学习了什么知识?⑵你能根据不同单元的知识要点把8个单元分一分类吗?(3)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起初学生们的分类比较杂乱,有的学生分类就是把单元名称中出现的“(一)”分成一类、“(二)”分成一类。这样的分类方法是不能很好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的。我让学生从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最后,学生们把涉及计算的分成了一类,图形的分成了一类,既没有计算也不属于图形的分成了第三类。
二、建构
数学认知结构来源于数学知识结构,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探索规律、建立概念间的联系,使得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数学知识结构,再转化成为学生为主体的认知结构。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简便计算的复习”。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组既有简便又有不简便的口算题唤醒学生的记忆,为下面复习简便计算的运算律和相关规律做好了铺垫,再引导学生复习交流了简便计算应用的运算律和规律,重点复习乘法分配律。因为,这一条运算律的使用在简便计算中出现次数相对比较多,也容易和乘法结合律相混淆。通过这样的复习整理,使学生明确了简便计算不是为了计算简便才要学习一些运算律,而是为了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才去学习运算律,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
数学的学习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然后又从面到线再到点升华。复习课中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延伸、拓展,同时准确把握一个度。整理和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整理和复习课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想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慢慢地浓了,自然也就尝到了创造思维带来的乐趣。那么,学生就会乐此不疲,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比较多,既有概念,又有简单的换算。当教学了整个单元后,我们的复习可以这样进行:⑴梳理单元中的概念——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意义、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意义,通过梳理以上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关的概念,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约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⑵梳理知识后,让学生说一说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对难以理解的地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突破单元知识难点,达到建构知识的目标。⑶开展有效的练习,教师设置一些以填空题和判断题这类形式的基本练习,通过练习着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概念。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后,教师再设置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以及求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
四、延伸
所谓延伸就是在学生梳理知识、建构起知识体系以及进行了必要的应用练习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延伸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能盲从。
例如,复习整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先引导学生初步回顾面积的含义和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学生認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移拼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化归”思想方法。这样的复习整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建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不能变成“新授课”,也不能变成单纯的“练习课”,而是要让学生有所经历。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复习课才不会枯燥乏味,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一、梳理
“梳理”就是要帮助学生厘清一个单元、一个学期里的知识要点,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梳理,为学生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打好必要的基础。怎样梳理才是合理有效的呢?笔者认为: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合理有效的。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共有9个单元,其中8个单元教学新知识,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在期末进行复习时,首先向学生提供了几个问题:⑴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内容一共有几个单元,分别学习了什么知识?⑵你能根据不同单元的知识要点把8个单元分一分类吗?(3)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起初学生们的分类比较杂乱,有的学生分类就是把单元名称中出现的“(一)”分成一类、“(二)”分成一类。这样的分类方法是不能很好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的。我让学生从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最后,学生们把涉及计算的分成了一类,图形的分成了一类,既没有计算也不属于图形的分成了第三类。
二、建构
数学认知结构来源于数学知识结构,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探索规律、建立概念间的联系,使得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数学知识结构,再转化成为学生为主体的认知结构。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简便计算的复习”。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组既有简便又有不简便的口算题唤醒学生的记忆,为下面复习简便计算的运算律和相关规律做好了铺垫,再引导学生复习交流了简便计算应用的运算律和规律,重点复习乘法分配律。因为,这一条运算律的使用在简便计算中出现次数相对比较多,也容易和乘法结合律相混淆。通过这样的复习整理,使学生明确了简便计算不是为了计算简便才要学习一些运算律,而是为了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才去学习运算律,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
数学的学习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然后又从面到线再到点升华。复习课中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延伸、拓展,同时准确把握一个度。整理和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整理和复习课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想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慢慢地浓了,自然也就尝到了创造思维带来的乐趣。那么,学生就会乐此不疲,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比较多,既有概念,又有简单的换算。当教学了整个单元后,我们的复习可以这样进行:⑴梳理单元中的概念——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意义、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意义,通过梳理以上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关的概念,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约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⑵梳理知识后,让学生说一说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对难以理解的地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突破单元知识难点,达到建构知识的目标。⑶开展有效的练习,教师设置一些以填空题和判断题这类形式的基本练习,通过练习着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概念。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后,教师再设置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以及求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
四、延伸
所谓延伸就是在学生梳理知识、建构起知识体系以及进行了必要的应用练习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延伸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能盲从。
例如,复习整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先引导学生初步回顾面积的含义和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学生認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移拼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化归”思想方法。这样的复习整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建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不能变成“新授课”,也不能变成单纯的“练习课”,而是要让学生有所经历。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复习课才不会枯燥乏味,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