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解读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给树苗浇水的事情,介绍了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由此说明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特点鲜明:通过描写大自然中桃花心木这种植物的特点,抒发作者的真挚情感。表明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远的生活志向和独特的价值取向。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
“文以载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常常通过对某一事、某一物的叙述与描写,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类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1)小学生擅长的是形象思维,对抽象、深奥的道理较难领会;(2)由于人生阅历有限,文中所表之情、之理。有待年幼的孩子用一生的经历去解读。“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教学此类文章,可采取如下操作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领悟哲理:(1)从物入手,把握特点(出发点);(2)还原形象,心理体验(着力点);(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落脚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物,感知特别的“桃花心木”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长成的桃花心木有多高,书上写到了吗?(与屋顶一般高)
[设计意图: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加之地域限制,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桃花心木,大都知之甚少。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悟特别的“种树”
1.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如此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是怎样由一棵仅及膝盖的小树苗渐渐长成的呢?其中需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种树)
2.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
“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同学们,如果此时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11段。要求:想象当时的情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此时,教师通过导读,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有时”,让学生体会到种树的无规律,将学生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合二为一,进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
(三)精读细品,感动于树木生长的“不确定”
1.种树人这样做有道理吗?齐读第十二段,思考:种树人为什么要将种树和种菜、种稻子相比?种树与种菜、种稻子到底有什么不同?再次轻声读第十二段,从文字中寻找答案。(板书:百年)
2.用想象再现形象。
岁月悠悠,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想象一下,在这漫长悠远的成长历程中,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干旱、洪水、虫害……)你又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然后把想到的说给同桌或同组同学听一听。(学生说)而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小树苗事先可以预知的吗?(板书:不确定)
3.口头说话练习。
大家现在一定明白了,种树人用这样特别的方式种树。是因为他太懒吗?是因为太忙?种树人的良苦用心大家真的理解了吗?谁能把这段话换种说法?(课件出示)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不来浇水,每天浇水不定时也不定量,树苗就……”(板书:找水源扎根长成大树)
4.抓关联词语,悟表达方法。
课件出示(隐去括号里的关联词):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不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吗?(说不太清楚)
(出示关联词语)作者就是用这样几个关联词,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层一层表述得清清楚楚。试着把这段话背下来吧!(教师引读提示语,学生背诵相关段落)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部分教学紧紧扣住树木生长的“不确定”。通过抓“百年”一词,在“种树”和“育人”之间建立联系,在“形”与“理”之间搭建“情”的桥梁。]
(四)悟情明理,顿悟人生历程中的“不确定”
课件出示: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联系前文。
文章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作者仅仅是在讲怎样种树吗?(板书:育人)读一读第十四段,想一想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2.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实际经历的事情,结合人的成长过程,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提示: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点评时强调原文中的“很少的养分”、“巨大的能量”、“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板书:经受磨炼独立自主努力成长)
3.齐读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刻性);联系地看待问题(联系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当学生联系生活畅谈体会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回扣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一方面避免学生天马行空,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字的深层意蕴。]
(五)因文悟法,“借物喻人”延伸拓面
1.回顾课题。小结写作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2.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是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推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结“借物喻人”这类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向学生推荐有关“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迁移运用,进一步领悟语言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文悟法”,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语言——思想——语言”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最终领悟到文章在表达上的某些规律和学习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给树苗浇水的事情,介绍了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由此说明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特点鲜明:通过描写大自然中桃花心木这种植物的特点,抒发作者的真挚情感。表明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远的生活志向和独特的价值取向。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
“文以载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常常通过对某一事、某一物的叙述与描写,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类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1)小学生擅长的是形象思维,对抽象、深奥的道理较难领会;(2)由于人生阅历有限,文中所表之情、之理。有待年幼的孩子用一生的经历去解读。“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教学此类文章,可采取如下操作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领悟哲理:(1)从物入手,把握特点(出发点);(2)还原形象,心理体验(着力点);(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落脚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物,感知特别的“桃花心木”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长成的桃花心木有多高,书上写到了吗?(与屋顶一般高)
[设计意图: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加之地域限制,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桃花心木,大都知之甚少。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悟特别的“种树”
1.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如此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是怎样由一棵仅及膝盖的小树苗渐渐长成的呢?其中需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种树)
2.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
“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同学们,如果此时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11段。要求:想象当时的情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此时,教师通过导读,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有时”,让学生体会到种树的无规律,将学生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合二为一,进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
(三)精读细品,感动于树木生长的“不确定”
1.种树人这样做有道理吗?齐读第十二段,思考:种树人为什么要将种树和种菜、种稻子相比?种树与种菜、种稻子到底有什么不同?再次轻声读第十二段,从文字中寻找答案。(板书:百年)
2.用想象再现形象。
岁月悠悠,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想象一下,在这漫长悠远的成长历程中,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干旱、洪水、虫害……)你又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然后把想到的说给同桌或同组同学听一听。(学生说)而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小树苗事先可以预知的吗?(板书:不确定)
3.口头说话练习。
大家现在一定明白了,种树人用这样特别的方式种树。是因为他太懒吗?是因为太忙?种树人的良苦用心大家真的理解了吗?谁能把这段话换种说法?(课件出示)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不来浇水,每天浇水不定时也不定量,树苗就……”(板书:找水源扎根长成大树)
4.抓关联词语,悟表达方法。
课件出示(隐去括号里的关联词):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不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吗?(说不太清楚)
(出示关联词语)作者就是用这样几个关联词,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层一层表述得清清楚楚。试着把这段话背下来吧!(教师引读提示语,学生背诵相关段落)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部分教学紧紧扣住树木生长的“不确定”。通过抓“百年”一词,在“种树”和“育人”之间建立联系,在“形”与“理”之间搭建“情”的桥梁。]
(四)悟情明理,顿悟人生历程中的“不确定”
课件出示: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联系前文。
文章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作者仅仅是在讲怎样种树吗?(板书:育人)读一读第十四段,想一想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2.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实际经历的事情,结合人的成长过程,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提示: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点评时强调原文中的“很少的养分”、“巨大的能量”、“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板书:经受磨炼独立自主努力成长)
3.齐读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刻性);联系地看待问题(联系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当学生联系生活畅谈体会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回扣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一方面避免学生天马行空,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字的深层意蕴。]
(五)因文悟法,“借物喻人”延伸拓面
1.回顾课题。小结写作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2.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是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推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结“借物喻人”这类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向学生推荐有关“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迁移运用,进一步领悟语言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文悟法”,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语言——思想——语言”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最终领悟到文章在表达上的某些规律和学习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