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问题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所有这些与课程结构有关的问题,应当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解决——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使传统的数学课本面貌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数学实践活动”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为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一、落实好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是“道德的底线”
现行教材中有现成的实践内容,并且《教师用书》中对此也有一些指导,包括活动的性质、意义、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相应的说明,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明白实践活动的要点,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的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实际情景和材料,学习的方式和活动的方式也要易于操作,并给予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广阔时空,问题解决除要有一般的策略外,还必须具有数学性。既要挖掘学生生活中数学资源的数学思想方法,又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既要让学生自主参与选择、设计和完成数学实践活动,又要注意学习效率,这是将数学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这样的活动,有时也会受环境及条件因素的影响,使之不能如期进行,我在教学“实际测量”这部分内容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临时下起了大雨,室外测量活动只能取消,回到教室,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我便临时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测量课桌对角线的长度。学生的表现精彩纷呈——有的用目测,有的用20厘米的直尺一段一段测量,有的用手掌跨,有的用“标杆”(实际上是笔筒)测量,有的自己制作“长尺”(在透明胶带上画上刻度)测量,还有的用透明胶带拉直测量胶带的长度,方法多种多样,并通过对比,明白各样方法的优劣,知道了如何确定一条直线,原先的活动,教师准备好了需要用到的所有器材,测量方法也应该是呼之欲出,学生按图索骥,经历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而改动后的教学,却要学生自己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加以使用,不仅如期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用标杆测量、目测和步测(用手掌跨相当于此),突出了教学的难点一一如何确定一条直线,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不给学生实践,效果的确不一样。
二、课前干预、课后延伸使数学实践“生命不息”
结合新课内容,在课前安排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调查收集新课所必备的材料,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铺垫,如学习《利息》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到信用社、银行等金融部门调查各种利率、储蓄的种类等,或指导他们学习在网上搜集这些资料,也可以发动学生到社区中开展调查,了解储蓄的相关知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谓一举两得,由于课外时间相对宽裕,课后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把课内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灵活运用,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样的《利息》教学,课后仍然可以延伸,如,购房中的贷款问题,就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利息知识,选择合适的贷款的种类及贷款的期限,这其间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收入情况、物价上涨因素等,这样就要求学生去了解家长的收入与家庭的支出等诸多情况。
三、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是数学实践的必由之路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加强各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把各门学科作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去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一些知识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利用,它独特的思想方法也会对一些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可将各学科教学活动的优势有机渗透到数学实践活动之中,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娱乐性、丰富性;广阔吸取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势,灵活运用于数学实践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数学实践能力,如,数学实践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美术教材中找到轴对称的作品,说说它的好处;在概念教学后安排一个实践活动一创作轴对称的美术作品,美术、数学教师协同作战,分别从概念与艺术两方面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折折、剪剪、拚拚、画画”等一系列活动,轴对称的概念定会牢牢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不用强化记忆,一切水到渠成,这样,学生既习得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学中的实践因素,沟通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多给学生从事数学实践的机会,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谓“数学实践活动”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为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一、落实好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是“道德的底线”
现行教材中有现成的实践内容,并且《教师用书》中对此也有一些指导,包括活动的性质、意义、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相应的说明,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明白实践活动的要点,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的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实际情景和材料,学习的方式和活动的方式也要易于操作,并给予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广阔时空,问题解决除要有一般的策略外,还必须具有数学性。既要挖掘学生生活中数学资源的数学思想方法,又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既要让学生自主参与选择、设计和完成数学实践活动,又要注意学习效率,这是将数学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这样的活动,有时也会受环境及条件因素的影响,使之不能如期进行,我在教学“实际测量”这部分内容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临时下起了大雨,室外测量活动只能取消,回到教室,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我便临时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测量课桌对角线的长度。学生的表现精彩纷呈——有的用目测,有的用20厘米的直尺一段一段测量,有的用手掌跨,有的用“标杆”(实际上是笔筒)测量,有的自己制作“长尺”(在透明胶带上画上刻度)测量,还有的用透明胶带拉直测量胶带的长度,方法多种多样,并通过对比,明白各样方法的优劣,知道了如何确定一条直线,原先的活动,教师准备好了需要用到的所有器材,测量方法也应该是呼之欲出,学生按图索骥,经历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而改动后的教学,却要学生自己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加以使用,不仅如期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用标杆测量、目测和步测(用手掌跨相当于此),突出了教学的难点一一如何确定一条直线,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不给学生实践,效果的确不一样。
二、课前干预、课后延伸使数学实践“生命不息”
结合新课内容,在课前安排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调查收集新课所必备的材料,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铺垫,如学习《利息》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到信用社、银行等金融部门调查各种利率、储蓄的种类等,或指导他们学习在网上搜集这些资料,也可以发动学生到社区中开展调查,了解储蓄的相关知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谓一举两得,由于课外时间相对宽裕,课后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把课内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灵活运用,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样的《利息》教学,课后仍然可以延伸,如,购房中的贷款问题,就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利息知识,选择合适的贷款的种类及贷款的期限,这其间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收入情况、物价上涨因素等,这样就要求学生去了解家长的收入与家庭的支出等诸多情况。
三、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是数学实践的必由之路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加强各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把各门学科作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去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一些知识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利用,它独特的思想方法也会对一些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可将各学科教学活动的优势有机渗透到数学实践活动之中,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娱乐性、丰富性;广阔吸取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势,灵活运用于数学实践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数学实践能力,如,数学实践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美术教材中找到轴对称的作品,说说它的好处;在概念教学后安排一个实践活动一创作轴对称的美术作品,美术、数学教师协同作战,分别从概念与艺术两方面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折折、剪剪、拚拚、画画”等一系列活动,轴对称的概念定会牢牢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不用强化记忆,一切水到渠成,这样,学生既习得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学中的实践因素,沟通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多给学生从事数学实践的机会,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