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丰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在东高地地区校内外教育机构形成共识、确定目标、打造特色、统筹管理、共同规划、实现共赢的形式下,东高地教育集群运用而生。集群教育对加强地区教育资源整合,扩大航天科技教育品牌效应,推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促进人才全面成长等,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增进业务交流,提升干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提升各成员校校长的管理能力,我们建立了教育集群干部队伍实践研究机制,每年组织区域交流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教育集群的发展建设和各成员单位自主发展的方向,打造了一批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突出的后备干部群体,促进了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提升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集群教师在“共享资源、共创特色、共谋教育、共育英才”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资源,以及学校间的联片教科研活动,通过开展以航天教育为特色的校本研训,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师。《我爱航天》科技实践活动在2011年荣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活动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群搭建的成长平台,离不开集群创造的科教氛围。
借助地区特色和人才优势,共同打造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本地区航天部一院高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我们邀请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以及众多航天专家定期参与集群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题讲座,传承航天精神。
充分挖掘集群师资、管理和品牌潜力,让业务骨干对集群师生进行培训辅导,达到师资互补、教学互补、经验互补,提高教育资源存量的利用率,提升教育集群内科技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成立,不仅为学生感受航天科技铺路搭桥,也为学生学习其他科技类知识搭建了平台。集群成员单位还成立了电子、模型、生物、机器人等兴趣小组,并积极组织科技竞赛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发展鲜明的航天教育品牌为共同目标,同时发展各自专长的科技活动的区域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课程开发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集群成员单位的科技教师们一起研讨校本课程的设置、科技活动的开展及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开发出如《航天人物传》《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等科技活动课程。从航天中学建设航天科普教室“问天阁”,到集群开展科普讲座、体验互动、创意设计、实验探究、科普剧演出、夏(冬)令营,再到“科学在身边、科技进万家” 等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师生达5000人次。教育集群让学生了解了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爱国情怀。
在东高地教育集群阶段性展示活动中,余梦伦院士为首届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小院士颁发证书与奖品,小院士均是多次获得市级一、二等奖或前6名的北京市科技特长生。
加强对外交流,展现教育集群的辐射力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发展使得学校特色突出,办学效益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提升了区域教育知名度。
先后有前苏联宇航员科瓦廖诺克·弗·瓦到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进行参观、考察,并与中国学生面对面交流。东高地教育集群接待了甘肃地区甘南校长来京访问、考察,交流航天科技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东高地教育集群还选派干部教师到西昌发射基地及西昌实验二小进行教育考查,和西昌实验二小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就航天精神的提升及航天科技课程的打造进行了专项研讨,让教育集群的交流从校际扩大到省际,进一步拓宽了工作视野,丰富了工作思路。
实践证明,集群教育对加强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办学优势,推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和衔接,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弘扬航天精神,打造航天科技教育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国内外交流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人才幼苗全面成长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编辑 吴君
增进业务交流,提升干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提升各成员校校长的管理能力,我们建立了教育集群干部队伍实践研究机制,每年组织区域交流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教育集群的发展建设和各成员单位自主发展的方向,打造了一批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突出的后备干部群体,促进了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提升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集群教师在“共享资源、共创特色、共谋教育、共育英才”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资源,以及学校间的联片教科研活动,通过开展以航天教育为特色的校本研训,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师。《我爱航天》科技实践活动在2011年荣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活动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群搭建的成长平台,离不开集群创造的科教氛围。
借助地区特色和人才优势,共同打造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本地区航天部一院高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我们邀请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以及众多航天专家定期参与集群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题讲座,传承航天精神。
充分挖掘集群师资、管理和品牌潜力,让业务骨干对集群师生进行培训辅导,达到师资互补、教学互补、经验互补,提高教育资源存量的利用率,提升教育集群内科技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成立,不仅为学生感受航天科技铺路搭桥,也为学生学习其他科技类知识搭建了平台。集群成员单位还成立了电子、模型、生物、机器人等兴趣小组,并积极组织科技竞赛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发展鲜明的航天教育品牌为共同目标,同时发展各自专长的科技活动的区域科技教育特色。
依托课程开发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集群成员单位的科技教师们一起研讨校本课程的设置、科技活动的开展及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开发出如《航天人物传》《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等科技活动课程。从航天中学建设航天科普教室“问天阁”,到集群开展科普讲座、体验互动、创意设计、实验探究、科普剧演出、夏(冬)令营,再到“科学在身边、科技进万家” 等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师生达5000人次。教育集群让学生了解了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爱国情怀。
在东高地教育集群阶段性展示活动中,余梦伦院士为首届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小院士颁发证书与奖品,小院士均是多次获得市级一、二等奖或前6名的北京市科技特长生。
加强对外交流,展现教育集群的辐射力
东高地教育集群的发展使得学校特色突出,办学效益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提升了区域教育知名度。
先后有前苏联宇航员科瓦廖诺克·弗·瓦到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进行参观、考察,并与中国学生面对面交流。东高地教育集群接待了甘肃地区甘南校长来京访问、考察,交流航天科技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东高地教育集群还选派干部教师到西昌发射基地及西昌实验二小进行教育考查,和西昌实验二小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就航天精神的提升及航天科技课程的打造进行了专项研讨,让教育集群的交流从校际扩大到省际,进一步拓宽了工作视野,丰富了工作思路。
实践证明,集群教育对加强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办学优势,推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和衔接,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弘扬航天精神,打造航天科技教育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国内外交流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人才幼苗全面成长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