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进行研究,主要从“管理好纪律差的学生、明确课堂常规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此加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 键 词]课堂纪律 课堂常规 尊重学生
[正文部分]在一堂作文讨论课进行中,让学生讨论如何让体育活动写得更具体,规定讨论的时间为十分钟(可能时间有点长,好多同学都从写作讨论到了其它话题上面了),于是我:“请安静,请安静!”我一连喊了几声,学生们似乎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各个小组还在面对面讨论着,我又喊了几声,学生们依然大肆喧哗。“太不象话了!”我顿时火冒三尺,“啪”的一声,我重重地把教学指挥棒摔在讲台上。学生们被我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呆了,教室里立时安静了下来。开始讲课了,我提出问题,问同学们的讨论成果,但环顾四周,没有人举手。显然,学生是被我刚才的举动吓怕了……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可能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诸如此类的情况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引导好日常教学活动呢?参加工作这些年来来,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自制力差等,都可能产生一时或长期的不守纪律。这些原因在学生身上也许几种并存,但必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对待这些学生,不能嫌弃、疏远,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我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多给他们提问。有时候,我会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让这部分同学朗读,既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如果朗读得好,就给他们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另外我还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才能转化这些学生。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要结合本班情况制定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把课堂常规纪律要求分几个环节。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表扬是课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设计纪律评比的大表格,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的红花或红星,及时贴上去,评选遵纪之星、礼貌之星、学习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劲头。记住,千万别使用罚站作为惩罚。
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四、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
提問,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肯定要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上如果纪律出现问题,也可随机提问。对于爱走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利用好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巩固课堂纪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但要暗示其专心听讲。对于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确的,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否则达不到警告或惩罚的目的。对策是可以循循善诱,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或是给予提示,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学生都要开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离题的情况,离题万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教师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教学进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马上将学生引回主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得好能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还能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纪律。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关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我提问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学生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童工。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进而再抛砖引玉提出应如何解决童工现象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言,教育效果显著,课堂纪律也优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应扎实,讲课精彩,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铁先得自身硬。
[关 键 词]课堂纪律 课堂常规 尊重学生
[正文部分]在一堂作文讨论课进行中,让学生讨论如何让体育活动写得更具体,规定讨论的时间为十分钟(可能时间有点长,好多同学都从写作讨论到了其它话题上面了),于是我:“请安静,请安静!”我一连喊了几声,学生们似乎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各个小组还在面对面讨论着,我又喊了几声,学生们依然大肆喧哗。“太不象话了!”我顿时火冒三尺,“啪”的一声,我重重地把教学指挥棒摔在讲台上。学生们被我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呆了,教室里立时安静了下来。开始讲课了,我提出问题,问同学们的讨论成果,但环顾四周,没有人举手。显然,学生是被我刚才的举动吓怕了……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可能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诸如此类的情况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引导好日常教学活动呢?参加工作这些年来来,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自制力差等,都可能产生一时或长期的不守纪律。这些原因在学生身上也许几种并存,但必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对待这些学生,不能嫌弃、疏远,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我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多给他们提问。有时候,我会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让这部分同学朗读,既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如果朗读得好,就给他们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另外我还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才能转化这些学生。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要结合本班情况制定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把课堂常规纪律要求分几个环节。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表扬是课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设计纪律评比的大表格,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的红花或红星,及时贴上去,评选遵纪之星、礼貌之星、学习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劲头。记住,千万别使用罚站作为惩罚。
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四、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
提問,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肯定要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上如果纪律出现问题,也可随机提问。对于爱走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利用好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巩固课堂纪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但要暗示其专心听讲。对于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确的,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否则达不到警告或惩罚的目的。对策是可以循循善诱,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或是给予提示,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学生都要开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离题的情况,离题万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教师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教学进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马上将学生引回主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得好能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还能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纪律。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关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我提问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学生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童工。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进而再抛砖引玉提出应如何解决童工现象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言,教育效果显著,课堂纪律也优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应扎实,讲课精彩,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铁先得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