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美的语文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o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为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所接受的是李泽厚先生所主张的“自然的人化”。美是只有在主观实践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意义上才可实现的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都认为: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
  什么是自由?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任性和偏见就是个人主观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上。对于这种意识,纯粹形式不可能成为它的本质,特别是就这种纯粹形式是被认作弥漫于一切个体的普遍的陶冶事物的力量和绝对理念而言,不可能成为它的本质。
  这就是说,自由不是任性。那么,自由是什么?从主体性实践哲学看,自由是由于对必然的支配,使人具有普遍形式(规律)的力量。真正的自由必须是具有客观有效性的伟大行动力量。这种力量之所以自由,正在于它符合或掌握了客观规律。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艺术讲究“无法而法,是为至法”,实际都在说明无论现实生活还是艺术实践中,这种在客观行动上驾驭普遍规律的主体实践所达到的自由形式,才是美的创造或美的境界。人的主观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完全交融在一起,有法表现为无法,目的表现为无目的。所以自由(人的本质)与自由的形式(美的本质)并不是天赐的,也不是自然存在的,更不是某种主观象征,它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一、什么是“美的语文课堂”
  
  理解了“美”是什么,理解了美的根源与美的形式,我们才可能比较清晰地对语文课堂进行恰当的描述。
  符合美的规律的语文课堂,一定是“美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具有丰富的审美客体(审美素材):教材(课文中的人、景、事物、文字表达……)、教师和学生。语文课堂的审美主体毫无疑问: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具有很大程度的重叠。美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对作为审美客体的教材的自由实践活动,主客观高度融合统一使本是审美主体的师生在自由实践的状态中也成为审美对象。
  美的语文课堂一定是能够发展儿童的母语情感和能力,让儿童的语言素质从潜在可能变为实践中的现实;让语文承载的人类文明真正营养儿童的人性,让文化催生儿童的人格成长。美的语文课堂中,伴着语言学习的道德与审美的因素渗入到儿童的心田。人们的性情在文学作品意境的甘泉中得到养育,这种如鱼得水似的欢乐为师生共同拥有。
  美的课堂一定表现为:儿童灵性的舒展;师生与作品的水乳交融;师生对话的和谐氤氲;师生因共沐母语精神所显现的文化气质。走向美的语文课堂不是浅显地展示教学形式的浅显的美,而是以更自由的态势让儿童主体学习得以更好地实现,使语文课堂成为儿童愉悦的精神之旅,使语文学科教学走向审美的理想。
  
  二、为什么要让语文课堂走向审美
  
  1.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可涉及人的素质诸多方面,为实现人的全面素质提供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美育是以各种审美现象为媒介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共同参与和运作的教育活动。美育的施教媒介的范围很广泛,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审美现象,都可成为施教媒介。美育以其独特的超越性的审美自由功能,融合其他的素质,有效地实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养身的功能,美化生活实践和自然环境,从审美层面培养人自由地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从精神层面培养人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不断超越实利意识,提升人生境界,逐步获得人生的自由,从而完善人性建构,使人的各种素质得到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
  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机器人的智能也不能代替人的素质和才能。机器人的智能也是人给予的,它们无论发展到何时,也不过是人类使用的工具而已,也不会具有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那么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和深邃超前的智慧。所以决定21世纪精神文明走向的不是机器、工具,而是人类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构建。
  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真)、意志结构(善)、审美结构(美),它们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变化,它们的形式却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普遍性。正因为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具有共同性、普遍性,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人们,在追求真、善、美时才有共识,才有比较近似的看法。正因为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国家、民族、阶层在追求真、善、美时才有差异,才有不同的见识和看法。文化心理结构作为人类心理的普遍形式,落实在个体心理上,构成创造新内阁的心理机能,智力结构可走向自由直观;意志结构可走向自由选择;审美结构可走向自由快意。有了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机能,人类个体才能有高超的全面素质和非凡的创造能力,人类群体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才能自由地生存。工具的异化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使用工具的人偏离了人文精神,在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异化,从而才出现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负面效应。作为“真”的智力结构,它包括知识、科学、技术;作为“善”的意志结构,它包括思想、信念、道德;作为“美”的审美结构,它包括情感、审美、艺术,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交融,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状的动态结构。在这里,审美结构起着中介、桥梁或高层次的沟通作用,连接着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使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从而形成人类完整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个体的完整人性。
  21世纪人类普遍关注“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和要义。在审美的过程中,智力结构走向自由直观,科学由形式美可以渗透对宇宙普遍形式的沉思和把握。科技里可以渗透人世间的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文精神。人可以通过直觉、美感等非逻辑性思维的引导而发现真理,这就是以美启真。意志结构走向自由选择,由于它不脱离感性存在的人类,可以渗入经验和感情,与美感联结,净化行为中感性冲动的盲目性,走向理性融合而自由自觉,使道德他律变为自律,成为自由意志,走向超道德本体的境界,这就是以美储善。在这里自由审美成为开启自由直观和自由选择的钥匙,它处于文化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使得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已不是理性支配、压抑、主宰感性,而是走向感性与理性的交融统一,通往审美心理结构所构建的审美享受,使人不会沦为权力、机器、语言的奴隶,而成为理性与多种心理功能因素,如感知、想象、情感、欲望以及深层无意识相渗透交织所形成的充分开放的个体的全面素质,成为具有审美自由的个体存在,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自由、创造与超越。
  2.语文教学承载着审美的责任。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着语文教学的使命,我们来看《语文课程标准》的阐释。“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本身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是合适的审美教育的载体和途径。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承载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中必须运用美学的原理和方法。
  3.语文教材是可供挖掘的“美”的富矿。《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人文性发展的新里程,对于课程设置的人文性、教材编排的人文性、教学的人文性有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和规定。人文性与我们的语文教育自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语文教育使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既成为文化的承载者,又成为文化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实现自我的成长,体验生命的真谛。教母语也就是在教民族的文化,在传递民族的思想、民族的情感。这种传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而一个民族的后代他们必将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继承和发扬中前进,这是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于是教材在教师、学生、文化多元的传承中成为最重要的介质。今天的教材以极其饱满的姿态体现着真正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什么?语文课程到底承载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一篇篇洋溢着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选文正默默地告诉我们,接纳我们,让我们得以牵着学生走进“秦时明月”,聆听“盛唐之音”,一同徜徉在母语的河流……
  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历史美”无一不流淌在今天的语文教材中。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引领儿童触摸到“美”。为什么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美的?为什么人们愿意去观赏它?因为它记录了实践的艰辛历史,凝冻了过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受。青铜器为什么不擦光才显得“美”,因为它身上的斑斑绿苔记录了历史的沉埋,使它的社会美增添了更深沉的力量。教材看似如此薄薄几本,殊不知她是如此浩渺的美学长卷,如此深邃的智慧积淀。
  教材语言是被隔离的情境符号,让学生走向自由精神享受的语文教学,必须经过教师的引领,包括对文本的解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关注语文习得过程中的儿童学习状态和方式等等,努力使语文学习成为自由的形式。
  
  三、怎样激活语文课堂审美因素
  
  1.对母语诗性的把握——对教材的审美策略。语文教师教语文,当然不可能脱离汉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老师都能毫无阻隔地走进汉语,不能说他每次都能深入到汉语的内部,体会到她的博大精深,丰富美丽,体会到她所传达出的来自远古的人文精神,更不要说与汉语和谐相处,并将她介绍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共沐母语的神光。在当今这个图像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做到这些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我们必须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真正地扣住汉语的本来进行教学,将文体作为一个生气灌注的整体,努力寻找它的心跳与气息,进而找到与它生命共舞的节律,与它对话交流的频率。所以,面对不同的文本,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为了建立并守住自己的所谓教学模式、教学风格而削足适履地以不变应万变地去伤害文本,或将文本格式化。我们要寻找与文本贴近、呼应的方式。有时是点到为止的写意,有时是反复徜徉的细究,有时可以和文本走得很近,与文本了无罅隙,有时又走得很远,与文本遥遥相望。只有这样的灵活多变,才能让学生领悟到母语的摇曳多姿与无穷魅力。
  比如说,当作品远远高于孩子认知理解的能力范围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首先极尽可能地亲近作品,然后寻找与她内在节律相似或吻合的系列作品进行阅读铺垫,当然这些作品应当是明显低于所教作品的高度。再比如说,当作品就是孩子们生活的反映时,我们应与学生走进作品内部,尽情徜徉然后欣然走出,走出作品的深处达到明显高于作品的另一个高度。
  对母语诗性的把握,是需要通过艺术审美的手段来达到的。通过想象、移情、对话、意会、补白等有效的途径,达到作品“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审美作用。“悦耳悦目”——诉诸感官的愉快体验;“悦心悦意”——审美经验中最常见、最大量、最普遍的形态,几乎全部文学作品和绝大部分艺术作品都呈现、服务、创造着这种审美形态。通过耳目愉悦走向内在心灵;“悦神悦志”——这大概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是在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
  语文课堂的审美是母语诗性的最大程度理解和继承。“悦心悦意”的功能尤为突出,教学“美”的旨归也正在于此。“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也正因为这样,你才可能对着这些看来似无意义的草木虫鱼和音响,而低回流连不能去了。”(《意境杂谈》)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如此,总应该是让孩子们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更深远的东西,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样才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心灵的愉悦,并沉淀于一个人成长的全部过程和生命共存的愉悦。
  2.把语言学习引入生活现场——儿童关注策略。要始终把母语与我们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缺乏生气与活力,得不到学生的喜爱,问题就在于我们教的是纸上的文字,课堂中的语言,是与鲜活丰沛的社会生活隔膜的。学生上课时接触到的是一种语言,离开课堂进入的又是另一种语言生活。孩子们无法将前者纳入到他们的心智与日常交往,因而也无法参与到他们的精神成长。我们应要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拓宽教学领域,搭建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平台,更为关键的是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再返回生活,将生活引入语言现场,在这种语言与生活的互动中激发起孩子们的想象与情感活动,强化他们在语言和经验上的双重体验,同时辅助以共时性的当代阅读,使孩子们真正地意识到他们所学习的语言是生动的,有生命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不是将语言作为学习的对象,而是与它共处,他们就生活在语言之中。
  语文教材无疑是美的,但是她已经“格”了,是去情境的符号化,所以把语言学习引入生活现场实质是关注儿童语言习得的终极目标,同时更具有价值的是关注儿童语言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扩大了语文课堂的时空即扩大了儿童语言学习的视界,给予儿童语言学习即愉悦生活的概念和体验,这应该比什么都重要。
  语文学习引入生活现场或使生活现场通过情境复苏的方式进入课堂,学生的对话与交往便多了起来,也活了起来。“世界是人与人的世界”,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构成审美的要素,并分享其带来的愉悦感受,审美的语文课堂就必定是十分重视交往的课堂。(师与生的交往;生与生的交往;师生与教材的交往与对话等)
  3.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学科元素转接策略。艺术学科的课程性质和任务就是进行艺术教育。小学主要包括音乐、美术学科。(当然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还包括文学,这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这一点下文中另行阐述。)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作品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决定于艺术本性。作为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艺术是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精神活动,一种只带有感性的心灵活动,其本性是一种制形构象的创造活动。艺术制形构象之“形”、“象”,并非物质形象,而是心意、意象。意象是情感的形式化和符号化,是艺术主体凭借想象和理解,赋予情感以形式和符号的活动。艺术意象作为观念情感的形式,它已完全脱离了物质性,是一种超越客观形式之上的观念性、经验性、非现实的存在。艺术意象给人创造了一种虚拟的世界,想象中的世界。但是艺术意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教育是审美因素和情欲观念因素的复合体,它既能实现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大部分功能,又有似乎不属于美育任务的教化、认识功能。(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美学家,如李泽厚先生主张的美育亦含有认知和教化的能力)不管怎样,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主要形式。艺术教育是受教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性形式的观照、欣赏、品味,在受教者意识中生成美的意象,一方面通过审美使感性情感得到净化,一方面通过认知、教化使人的理性得到深化与提高。艺术教育的活动实施必须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即要立足于从艺术作品的感性形式本身出发,通过审美走向感悟、解读。
  语文课程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学科似乎是并行的两条道路,但是无论是作为审美对象还是审美功能,在美育的部分是重叠的,在这里它们存在交集。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艺术作品,确切地说是文学艺术作品。唐诗宋词和歌词、旋律、色彩、线条一样是情感本体世界,它们都展示了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不断充实、更新、扩展和成长的历史。
  美的语文课堂必定是追求艺术性、追求文学审美的课堂。文学审美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涵。美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文学的浪漫和文学审美带来的愉悦应该充盈着整个的课堂。用艺术的情感去靠近语言文本,听到作者的心跳也听到自己的脉息,文学审美是语文课堂的艺术性追求,追求“美的意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文学三美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让艺术注入。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实践伊始就明确地提出:“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她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中这样说:“我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的这些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呈现教学画面的;而单纯的符号会使教学索然无味。因此如何使教材蕴含的美再现在孩子面前,显得十分必要。接着我又想,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进行阅读教学,其途径是什么呢?我从孩子们喜欢的喜爱的艺术现象进一步思考——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画画,喜欢唱歌,喜欢舞蹈,喜欢看戏、演戏?那不正是因为这些艺术活动都蕴含着美,展现着美吗?不正是因为美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吗?艺术总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强烈的爱和憎,让观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受到震动,感受到一种力量。”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的美,人性的美,历史的社会美,有形有情。”“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与艺术就是有着剪不断的渊源。因此,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并不牵强附会。”“艺术是形象的,艺术是美的,艺术是有情的。当然我们的课堂,不是舞台,不是画室。不能把舞台艺术、绘画艺术硬搬进课堂。艺术与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两者却是相通的。教育应该利用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地、乐于参与的活动。”
  所以语文教学无论是作品,还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艺术的气质和表现艺术的能力。这使美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审美的课堂。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无论是校级评优课,还是区级的观摩课,当学生背着手、坐得笔直的时候,他们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随着简洁的课堂导入,顺畅而又不乏精彩的教学流程呈现眼前,赞叹之余,也不免发现其中一些转瞬即逝的微小细节,犹如“美玉上的瑕疵”,观之有些不雅,反复思考,觉得值得一提!  现仅以一年级第二册《汉字真有趣》一课为例,选取其中几个教学片段,进行剖析:    一、老师。您在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吗    
【摘要】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备课环节仍存在“教学目标”散乱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提出“教学点”这一概念,从单元整体教学、“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课型以及学情(生源层次)等角度,精准地确定“教学点”,实现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点”的聚焦和转变,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点,统编教材,备课  长期以来,将语文课程目标错误地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源自课文内容,又是学生校园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只是观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个性风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针对课文中的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这样设计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美国学校推行“冥想教育”    “专注冥想”教育源自佛教“冥想”仪式,是一种静心修炼法。它引导修炼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者一件具体事物上,以放松心情。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卡巴金博士,首次将“精神集中”放松法运用于医学领域,对病人进行慢性疼痛、焦躁及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后,这种方式逐渐被推广到医疗、企业、专业运动及监狱等领域。然而,教育领域运用这种方式的还只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明确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等,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作出如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设计阅读导入,做好题目解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一组或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交流,帮助学生把对文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在五年级上册每组课文的回顾与拓展中都安排了“交流平台”,那么该怎样用好它?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实践一:语感培养的广播台  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比较容易,而要做到入情入境,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感。语感的培养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如:人物怎样刻画、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文本具有潜在价值;阅读之时,文本的价值得到开发;阅读之后,文本留给学生核心价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影响着文本给予学生语文价值的大小。笔者以为,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可以概括为从“读薄”到“读厚”,到“再读薄”的过程。  一、读薄:从相遇、相识到拥抱灵魂  学生阅读一篇文本,就像认识一个有交往价值的陌生人。首先是相遇文本,浅层面触摸语言,大致了解文本内容;在反复
新课程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纯粹的语文生活、数学生活、艺术生活,也没有纯粹的品德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完整的生活,在具体的生
三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起始年级,很多学生在尚未起步之前,就已经从多种渠道耳闻习作艰难,心理上产生了惧怕之心。那么,如何在作文的起始年级,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将这一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呢?  一、巧用日记,呼唤尽情表达  三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情感丰富,乐于表达。很多学生在平时说话时有条有理,头头是道。这正是他们渴求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进行写作兴趣激发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