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其将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只有学生具备了好的品德和人格,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科学教育的课程是德育教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人生、感受大自然,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德育;小学科学;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具体的实践活动是保证德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教师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和眼界,在学习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把自然融入课堂之中,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所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新课改也对教科书的版本进行了调整,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板块,你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篇文章就德育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来分析问题。
一、德育视野下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自我探究意识缺失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的关键一步,就是要确立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的期间,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容易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对相关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当下的实际教学情况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这种探究意识并没有给予重视,始终才觉得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自我探究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2)积极创新意识不足
自我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所需要新型人才必备核心技能之一,因为社会离不开改革,也离不开创新。而科学教育是最离不开探究和创新的科目,所以应当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的当下,很多的科学教育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授课单调,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自主实践能力匮乏
往往来源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记忆的更加牢固。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真正能够参加实践的机会非常的少,并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并没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在科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时就要求老师在讲授完基础知识之后,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老师讲授的内容,最终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同时也没有得以运用的实践机会,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比较浅显。
二、德育视野下小学科学教育道路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的课程是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结合,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并且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发思考和探究。并且要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去积极解决问题,在探索中获得答案。比如,在讲授“水结冰”这个知识点时,作为老师,应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变化是什么样?”等等这些相关问题,这时,学生会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解除困惑,这样的课堂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加强课外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积极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户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再去学习,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将实践活动和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比如在讲授“磁铁的磁性”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从而总结此磁的运动规律,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满足了德育教育的条件。
三、总结
就以上的分析来说,小学科学教育应当综合各地方的时间特色,分析当地的课程资源,因为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条件状况不同,会影响到学校的课程的实践内容。在注重地域差异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所以说,科学教育并不是生搬硬套,老师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在课程进展中,要学会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通过表面了解本质,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滕国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讨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2):248-248.
[2].徐娟. 浅谈如何把握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契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1):70-71.
[3].张雪忠. 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导师育人途径的探索[J]. 华夏教师, 2016, No.049(01):28-28.
关键词:德育;小学科学;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具体的实践活动是保证德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教师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和眼界,在学习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把自然融入课堂之中,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所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新课改也对教科书的版本进行了调整,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板块,你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篇文章就德育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来分析问题。
一、德育视野下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自我探究意识缺失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的关键一步,就是要确立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的期间,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容易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对相关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当下的实际教学情况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这种探究意识并没有给予重视,始终才觉得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自我探究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2)积极创新意识不足
自我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所需要新型人才必备核心技能之一,因为社会离不开改革,也离不开创新。而科学教育是最离不开探究和创新的科目,所以应当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的当下,很多的科学教育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授课单调,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自主实践能力匮乏
往往来源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记忆的更加牢固。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真正能够参加实践的机会非常的少,并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并没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在科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时就要求老师在讲授完基础知识之后,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老师讲授的内容,最终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同时也没有得以运用的实践机会,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比较浅显。
二、德育视野下小学科学教育道路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的课程是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结合,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并且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发思考和探究。并且要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去积极解决问题,在探索中获得答案。比如,在讲授“水结冰”这个知识点时,作为老师,应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变化是什么样?”等等这些相关问题,这时,学生会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解除困惑,这样的课堂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加强课外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积极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户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再去学习,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将实践活动和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比如在讲授“磁铁的磁性”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从而总结此磁的运动规律,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满足了德育教育的条件。
三、总结
就以上的分析来说,小学科学教育应当综合各地方的时间特色,分析当地的课程资源,因为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条件状况不同,会影响到学校的课程的实践内容。在注重地域差异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所以说,科学教育并不是生搬硬套,老师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在课程进展中,要学会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通过表面了解本质,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滕国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讨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2):248-248.
[2].徐娟. 浅谈如何把握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契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1):70-71.
[3].张雪忠. 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导师育人途径的探索[J]. 华夏教师, 2016, No.049(0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