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这里是指:充分表达情感的绘画形式。众所周知,美术与人类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黑格尔曾经说过“美术是释放心灵的一种力量”,康定斯基也说过“绘画形态中能感受到情绪体验,产生内在共鸣。”美术与情感是双向促进的,通过美术深化情感,而情感的深化又促进美术从形态到内涵的发展。因而,在美术课中增加一些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课是有必要的。
根据H·跟加纳德在《青少年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出的五阶段学说,13-17岁正属于第四阶段: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萌芽期。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再死守各种规则,而是学会了合理的背离规则的灵活性,开始注意形式技巧及其形式表现性,对绘画的风格因素开始敏感起来。而丹尼.伍尔夫的审美认知三大阶段中也提出,14-17岁的青少年已经能理解图象是一种能指,也是一种形式,并对选择强有力的形式表达感受或观念产生兴趣。因而,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课在中学四五年级上比较合适。同时,根据,H·加德纳的审美能力发展的三大倾向:即从具象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我选择了上有意味的绘画形式――抽象画。抽象画不追求在观赏者知觉中重建“纵深感“,不表现三次元物体,是带有强烈情感体验的视觉艺术。对于抽象画,我们通常这样解释:不去表现生活中具体的物象,而是以形状、色彩、线条等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感受。或者可以这样说,抽象画形式是将情感与绘画的关系表现得最直接而又最明显的一种绘画形式。比如一幅兰色基调的画,会立刻使人感到一种平静或忧郁的感受,一个正方形的形式因素,则又带给人一种稳定、正直的印象……这不是说美术活动中的体验,是依助于浅层的形式而构成的。事实上,对图形、色彩、形态等的选择、感受其背后都隐潜着内容丰富而复杂的主体评价、经验。因而,抽象画对学生引起这方面的思索与体验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有意味的形式绘画课,应该重视“创设惊奇、重视体验、积极评价”。《我的感受》这节课就是环绕着三大方面,以事先展示――比较――游戏――创作――评价五个环节来设计的。
一、创设“惊奇”,激发学生尝试兴趣
艾略特·W·艾斯纳曾说过:“寻求知觉惊奇的愿望,可能是有效的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结果,尤其当这种态度发展为从视觉艺术王国拓展到其他人类活动时更是如此。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思考与发明。”
创设“惊奇”的情景能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的渴望与动力。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多次创设了“惊奇”的情景。第一个“惊奇”:课前三天,教师在班级的墙上悄悄挂上一幅抽象画,不做任何解释和介绍,这引起学生急于了解的欲望,他们围拢在画前惊奇万分地议论着各自的想法。第二个“惊奇”:将具象的画与抽象的画做比较,请学生来分析不同形式的画所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初步了解抽象画。第三个“惊奇”:是以让学生听音乐、尝味道、闻气味的游戏方式,激起学生高度的兴趣与表达欲望……一个接一个的惊奇,一环扣一环,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感觉世界。
二、重视体验,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康定斯基曾经直截了当地把美术家厘定为一种具有“秘密的视觉能力的人”。这种秘密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和美术家的知觉能力相伴随的体验状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对事物、现实、感性”不仅要“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且还需“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实上,绘画者总是需要一种体验状态才能进入描绘对象的内里。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因而体验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体验,就是每个学生都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整合自己所有的感觉,达到一种“领悟”,使体验与创造联系了起来。事先的抽象画展示、观察,是学生的一种浅层的体验。进而抽象与具象的比较,则是中学生较理性的体验。而游戏体验,是中学生最愿意经历的。在游戏中,他们完全放开自己,无所顾忌地投入到体验过程中。这种兴奋的刺激会在学生脑中留下鲜活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尝试创作的体验则给予了学生发挥、表达的极大空间。而最后的互相评价,又为学生创设了体验他人感受的机会。
三、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学生的作品无一例外的贴在板上,让所有人欣赏。首先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进而进行评价与分析。每个人都有权利谈对某一幅画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谈自己这幅画想表达的情感;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画提出改进的想法或指出优秀的地方……在热烈的气氛中,同龄人的评价、分析,使学生迅速积累了对自己、对他人的欣赏经验,提高了审美能力。此时,教师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那么多的画中,必定有一些具审美普遍性的作品(即被大家公认成功的作品),也有一些公众评议较低的作品,老师在此时应及时肯定这些作品,引导众人以容纳的态度来接受“异同”,这也是一种积极审美观的培养。
根据H·跟加纳德在《青少年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出的五阶段学说,13-17岁正属于第四阶段: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萌芽期。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再死守各种规则,而是学会了合理的背离规则的灵活性,开始注意形式技巧及其形式表现性,对绘画的风格因素开始敏感起来。而丹尼.伍尔夫的审美认知三大阶段中也提出,14-17岁的青少年已经能理解图象是一种能指,也是一种形式,并对选择强有力的形式表达感受或观念产生兴趣。因而,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课在中学四五年级上比较合适。同时,根据,H·加德纳的审美能力发展的三大倾向:即从具象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我选择了上有意味的绘画形式――抽象画。抽象画不追求在观赏者知觉中重建“纵深感“,不表现三次元物体,是带有强烈情感体验的视觉艺术。对于抽象画,我们通常这样解释:不去表现生活中具体的物象,而是以形状、色彩、线条等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感受。或者可以这样说,抽象画形式是将情感与绘画的关系表现得最直接而又最明显的一种绘画形式。比如一幅兰色基调的画,会立刻使人感到一种平静或忧郁的感受,一个正方形的形式因素,则又带给人一种稳定、正直的印象……这不是说美术活动中的体验,是依助于浅层的形式而构成的。事实上,对图形、色彩、形态等的选择、感受其背后都隐潜着内容丰富而复杂的主体评价、经验。因而,抽象画对学生引起这方面的思索与体验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有意味的形式绘画课,应该重视“创设惊奇、重视体验、积极评价”。《我的感受》这节课就是环绕着三大方面,以事先展示――比较――游戏――创作――评价五个环节来设计的。
一、创设“惊奇”,激发学生尝试兴趣
艾略特·W·艾斯纳曾说过:“寻求知觉惊奇的愿望,可能是有效的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结果,尤其当这种态度发展为从视觉艺术王国拓展到其他人类活动时更是如此。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思考与发明。”
创设“惊奇”的情景能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的渴望与动力。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多次创设了“惊奇”的情景。第一个“惊奇”:课前三天,教师在班级的墙上悄悄挂上一幅抽象画,不做任何解释和介绍,这引起学生急于了解的欲望,他们围拢在画前惊奇万分地议论着各自的想法。第二个“惊奇”:将具象的画与抽象的画做比较,请学生来分析不同形式的画所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初步了解抽象画。第三个“惊奇”:是以让学生听音乐、尝味道、闻气味的游戏方式,激起学生高度的兴趣与表达欲望……一个接一个的惊奇,一环扣一环,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感觉世界。
二、重视体验,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康定斯基曾经直截了当地把美术家厘定为一种具有“秘密的视觉能力的人”。这种秘密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和美术家的知觉能力相伴随的体验状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对事物、现实、感性”不仅要“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且还需“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实上,绘画者总是需要一种体验状态才能进入描绘对象的内里。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因而体验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体验,就是每个学生都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整合自己所有的感觉,达到一种“领悟”,使体验与创造联系了起来。事先的抽象画展示、观察,是学生的一种浅层的体验。进而抽象与具象的比较,则是中学生较理性的体验。而游戏体验,是中学生最愿意经历的。在游戏中,他们完全放开自己,无所顾忌地投入到体验过程中。这种兴奋的刺激会在学生脑中留下鲜活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尝试创作的体验则给予了学生发挥、表达的极大空间。而最后的互相评价,又为学生创设了体验他人感受的机会。
三、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学生的作品无一例外的贴在板上,让所有人欣赏。首先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进而进行评价与分析。每个人都有权利谈对某一幅画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谈自己这幅画想表达的情感;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画提出改进的想法或指出优秀的地方……在热烈的气氛中,同龄人的评价、分析,使学生迅速积累了对自己、对他人的欣赏经验,提高了审美能力。此时,教师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那么多的画中,必定有一些具审美普遍性的作品(即被大家公认成功的作品),也有一些公众评议较低的作品,老师在此时应及时肯定这些作品,引导众人以容纳的态度来接受“异同”,这也是一种积极审美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