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教育六途径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小学校更注重素质教育,各学校已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创新途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做到素质教育与文化课齐头并进?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素质教育进行的六条途径,与同行们共勉。
  
  亦师亦友,营造轻松环境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希望学生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自己的老师;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让很多学生误把老师当成“发号施令、惟命是从”的长辈。
  有些胆小或者害羞的学生一见了老师,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总是躲躲藏藏,表现为不怎么爱说话,或者很担心自己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等等。
  所以,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转变为互相尊敬、互信相知、教学相长的关系。
  互相尊敬,重点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人格上始终是平等的,老师不要因为学生的调皮、考试成绩的落后就对学生有偏见;
  互信相知,重点体现在学校的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再是一味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和道理,而是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去发现、整理、吸收知识;
  教学相长,重点体现在师生间互相学习、引导个性、激发潜能、共建课堂等,进而积极地开展课改,以便总结出更能让学生准确地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方法。
  亦师亦友,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改变了传统长辈与晚辈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间可以是同学关系,学生可以反转来质疑老师,也可以自己走向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与学生间或者是朋友关系,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出去逛街、吃饭、唱歌等;老师与学生间或者是兄弟姐妹关系,可以直接称兄道弟或礼称姐妹,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呼喊对方名字。
  这些改变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学生不会对老师有隐瞒,遇到不懂的就可能会立即询问,有质疑就会立即说出,老师要求回答问题也可能会积极应答。
  整个教学环境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逐渐养成积极好问、自主多思的习惯。
  
  用心传授知识,鼓励多辩与起疑
  
  老师,最基本的职责是要将“课标”的要求认真、全面、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为此,每一位老师应把讲好课、完美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老师唯有用心去传授知识,才能体现负责任的态度,才会反复地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不停充电,努力确保教学内容精确无误、重点难点讲解清楚、深浅有度、层次分明。
  在教学时,除了要积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等以外,老师还应更加提倡“自主-导学-互动”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积极采用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去鼓励学生开展辩论、多提疑问,启迪学生积极地协同学习、探究学习,既而促使学生更准确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
  
  用爱锻造习惯,逐一解惑与释难
  
  老师用心去传授知识,是履行其基本职责的体现。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设法去锻造学生的良好习惯,促使每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奠定好扎实的基础,以便其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或步入社会后能创造性地学习、工作,生活得很美好。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学教师斯霞提出了“母爱教育”,当时轰动全国上下,它和今天教育改革后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异曲同工。
  老师务必要用爱心去锻造学生的良好习惯,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给予理解与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纠正,甚至这种爱心要胜过对自己孩子的付出。
  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向老师提出了疑惑或难题,老师务必要逐一进行解惑与释难。
  对于一些无法准确给予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能随便解答,一定要负责任地咨询其他老师或查阅资料后再答复;对于提出的很奇怪的问题,要正确地引导或合理地回答,千万不能批评学生,否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引导个性思维,勿以分数高低论“英雄”
  
  教师要结合教材,将知识定论的观察、猜想、发现过程向学生给予讲解,重视分享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质疑、探索的意向,启迪其创新思维。
  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也许对部分知识的拓展思维能力不够,不能展开一些寻根问底的思维,为此老师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创建情境,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思考、求知的欲望,尽可能地促使其自我探究、大胆提问。
  在学校,以学生的文化成绩论“英雄”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
  所以,教师应积极创新开展素质教育,要弃择优淘汰法,扬提高培养法;弃选拔学生,扬创造学生;弃“差生”定性观,扬“差异”培养观;弃片面重视智育,扬全面创新教育;弃重考试内容教学,扬启发式教学;弃以分数高低论优劣,扬全面科学评价德智体美劳。
  总之,在教学过程,务必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个性思维,努力激发其潜能发挥,健全科学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机制。
  
  学校考评不排名,为择校高热“降温”
  
  创新素质教育,不只是教与学的方式创新,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考评也要创新。
  对学校的评价,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为培养创造性学生提供可靠保障的条件与能力,重点在于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将学校建设成为创造性学校的科学思路与组织能力。为此,学校要下大力气去抛弃既有的以“排行榜”论英雄的观念。
  一定程度上,学校排名是家长择校的根源。要想使区域均衡教育,学校排行榜公布的意义不是很大。
  如果对学校科学评价后,发现存有不符合评价标准的事项,须限期要求逐一整改;评价后如发现学校领导班子不具有适当的科学思路与组织能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创造性学校,应将学校的领导班子立即给予调整。
  教育工作者今天的努力,要通过学校的学生在明天是不是能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来检验。为此,学校最关心的事情应该是如何创造性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社会各界不能一揽子简单地对学校评价后就公布三六九等排名,避免家长因此择校热情高涨。
  
  信息技术广运用,优秀教师多轮教
  
  倡导素质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避免教学内容“因师而异”,努力实现网上共同编写教案,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促进优秀教师的发掘以及老中青传帮接代。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简单地将讲稿搬到屏幕上“照屏宣科”,要尽可能地将黑板难以生动表达的图形、图表、动画等合理采用多媒体详尽地表达。
  同时,还应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不能使用了多媒体就丢弃黑板,务必要杜绝“讲课”变成多媒体“念课”。
  另外,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运用,不能强调在城区,而是要将农村与城区同步推广使用。
  学生按家庭居住地就近入学,一直以来是家长的期望,更是学生共同的心声。学校教育要努力地发展区域均衡,竭力实现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差距小或无差距。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一种有组织的优秀老师轮换授课或任职的制度,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等创造性教育能力强的老师积极参与校间轮教,尽可能地让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创造性授课水平、教学管理趋于均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域内中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曾这样分析:一个人改变,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的确,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格,它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纽带
新课程倡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文中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做了思考和尝试。
小时候读过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内容是:“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2015年8月30日,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江门教育装备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协同创新,打造中国
我们的家乡汨罗新市镇是一个毗邻市区的大乡镇,是泪罗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园。这里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昔日的新市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阳光明媚。
语感是学习语言的核心。对学英语来说,语感首先表现为对英语和它所蕴含的文化特点的自主感。同时,语感又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先决条件。中学生英语语感差对学习英语影响极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和操作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乡村,乡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更具亲和力,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奉献于家乡建设的情操。    一、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目前,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