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一个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都要不断地变换角色,是幼儿的将会成长为成人,是儿女的将会成长为父母,在此处为人师长在别处就可能为人学生……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内涵。
你是怎么理解角色的,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写作之前,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标题“角色”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角色”的解释是:是“社会角色”的简称,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期待。由此来看,“角色”的含义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出出未经排练就登台上演的戏剧,每个人都在这个生活的大舞台上表现着自己。因此“角色”一词就有了其比喻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人”。
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主角和配角,由此可联想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想到主人翁的责任感。社会生活中也有反面角色、小丑,他们是生活中的反面“教材”。在社会生活的角色中又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等。职业角色中有领导和职工,医生和护士,警察与司机等。人们各司其职,都得恪尽职守,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家庭角色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要讲究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社会角色中有观众、顾客、公民等,每个社会成员也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角色又有定位、换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可探讨。职业角色的定位不但要有自知之明,而且要与时俱进,服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中的换位思考又要有利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社会角色的瞬息万变,会使我们联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向世人做出某种角色亮相。角色的变化会使我们想到角色与本色的关系……
如此看来,“角色”这道命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要选择其中最熟悉的某一点切入,就能贴合题意。
构思指路
写作时,如下这些思路就值得同学们借鉴:
①写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个角色,比如写“屈原”,可写“谁来阅读你的浪漫”;写南唐后主李煜,可写他“一江春水向东流”般的愁,写他的“人生长恨水长东”;写王昭君,可写“昭君出塞,这是千年成蝶的历史飞翔”,写她的“人生失意无南北”,等等。
②可就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两个或多个角色展开对比来写。比如可写“晶莹雪•寂寞林”——“黛玉与宝钗”的对比;可就宁可惶惶如“丧家之犬”也要积极入世的孔子,与宁肯曳尾于涂也不为楚相的庄子进行对比;可就《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刚与柔进行对比;可就岳飞与袁崇焕的忠心报国进行对比;可结合李清照的《如梦令》、《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等词作进行其少年与老年生活、心理进行对比,等等。
③可以把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的动作改写成其心理描写。比如根据《屈原列传》和其他写屈原的文章,刻画屈原投江前的心理;描写司马迁接受宫刑后,心情沉痛地挥起如椽巨笔誓著《史记》照晨寰的形象;利用动作、细节等手法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片段,等等。
④评价电影或电视剧中某一个人物、某几个人物,写成影评。比如写《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因为他代表了人类的纯真与至善;写《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与成才的性格对比,由这两个角色看人生成长的类型;对著名演员李幼斌所演的几个脍炙人口的角色进行评论,等等。
⑤写生活中的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角色的故事,由此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亲情、友情等主题,这也是非常好的构思。
打开了思路之后,行文时,我们还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思路要放开,不要局限在本义上思考,还应想想其比喻义、引申义。二是观点要鲜明,不能罗列各种“角色”现象,而忘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三是“火力”要集中,不要搞“多中心”,因为“多中心”等于无中心。
学生佳作
角色
马亮
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折子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选择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
几分淡抹浓妆,数声低吟浅唱,朱唇轻启泪盘罗,歌尽桃花扇底风。戏台上的角色不断变换,听戏的人不断怀想。从中原大地到秦淮河畔,从泛舟碧涛到舳舻千里,哪一个背影似曾相识,哪一个角色名垂青史?至今怀想于心!
南阳草庐,年轻多才的诸葛亮隐居于此。秀口一吐,尽显风度,羽扇轻摇,门庭若市。更有躬耕陇亩、戴月而归的情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他最初的平凡角色。然而,当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之后,他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应当是一个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大丈夫。于是有了三气周瑜的机敏,有了七擒孟获的仁义,当然也有了六出祁山的劳困,有了五丈原托志的悲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浪花淘去的是时间,但却留下了他的一颗老臣之心。诸葛亮放下了安逸的隐居生活去扮演一个让他一生劳苦困顿的角色,这是他的抉择。选择天下而放开自我,并且在血雨腥风的戏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当然是英雄本色。
依稀感觉到易水之寒,似乎听到了那悲凉的筑声。秦王的宫殿里烛火晃动,帘幕密遮。他扮演的是一个刺客的角色,步履从容,目光坚定穿过密戈相拔的甲士,迈向暴戾的秦王。在与自己的对话中,他只道出两个字:“天下!”秦王绕柱而走,荆轲血溅七尺。臣子之恨犹未灭:“吾得归,天下何归?”荆轲能够为天下苍生扮演刺客的角色,坚贞不渝,不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吗?在自己的角色中心怀天下,为了大局情愿变换角色,不也是一场人生的好戏么?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戏台上依旧唱着,听戏的人如梦初醒。原来自己也一直在演戏,都在一座戏台上演着自己的角色。“世事尽皆空,何必以空当真事;人生多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听戏的人笑着点头,抚掌而喜。戏还唱着,听戏的却慢慢踱去。
听戏的人是你,也是我,是每一个跳动的灵魂。你的角色,是鲜明还是暗淡,是正义还是奸邪,都由你来决定。人生不能失去脂粉的美丽,它也许是善意的谎言,是真情的流露,哪怕是心计的深藏不露,都只是一场戏。而你要做的,是演一个好的角色,在生命的戏台上,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戏依旧在唱着。
[简评]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理深刻、启人深思。文章在开头首先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选择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起笔便落笔不凡,耐人寻味。文章的立意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二是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章在开头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中间的大部分以诸葛亮、荆轲的事例来佐证,然后又以总结之笔写道:而你要做的,是演一个好的角色,在生命的戏台上,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这样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名家走笔
角色
文/周国平
“成为你自己!”——这句话如同一切道德格言一样知易行难。我甚至无法判断,我究竟是否已经成为了我自己。角色在何处结束,真实的自我在何处开始,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
有些角色仅是服饰,有些角色却已经和我们的躯体生长在一起,如果把它们一层层剥去,其结果比剥葱头好不了多少。
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却生生死死都离不开社会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视下,甚至隐居和自杀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种角色。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
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免要担任各种角色。但是,倘若角色意识过于强烈,我敢断言一定出了问题。一个人把他所担任的角色看得比他的本来面目更重要,无论如何暴露了一种内在的空虚。我不喜欢和一切角色意识太强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识强烈的名流,权威意识强烈的学者,长官意识强烈的上司等等,那会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们自己不累,因为这类人往往也摆脱不掉别的角色感,在儿女面前会端起父亲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现下属的谦恭,就像永不卸妆的演员一样。
人之所以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也许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妆时且卸妆,要尽可能自然地生活。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员还忙,退场的时间更少。例如,我整天坐在这桌子前,不停地写,为出版物写,按照编辑、读者的需要写。我暗暗怀着一个愿望,有一天能抽出空来,写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写我心中的那个声音。可是,总抽不出时间。到真空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写什么,我心中的那个声音沉寂了,不知去向了。
人不易摆脱角色。有时候,着意摆脱所习惯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种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种角色。
一种人不自觉地要显得真诚,以他的真诚去打动人并且打动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动了。一种人故意地要显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并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怀疑起自己来了。
对于有的人来说,真诚始终只是他所喜欢扮演的一种角色。他极其真诚地进入角色,以至于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诚的表演所感动了。
如果真诚为一个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为方式,他就决不会动辄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犹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觉察,谁会对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顾影自怜呢?
由此我获得了一个鉴定真诚的可靠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一感动,就难免包含演戏和做作的成分了。
偶尔真诚一下、进入了真诚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诚感动。
做作者的灵魂往往分裂成一个戏子和一个观众。当戏子和观众彼此厌倦时,做作者的灵魂便得救了。
(选自2009年第7期《意林》)
[简评]
本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精品。文中作者由“角色”这个问题剖析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表达了“要尽可能自然地生活”的愿望。作者的感受是敏锐的,对自己的剖析是深刻的,更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由进一步剖析社会,提出了“做人要真诚”的主题。无论是“自然”的真诚还是“做作”的真诚,作者都是紧紧围绕“角色”这个话题展开的,所以在该文中,“角色”这个词就像放风筝的线,既放得很开让风筝飞得高远,又收得很紧,让风筝无论飞得多么高远都必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一个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都要不断地变换角色,是幼儿的将会成长为成人,是儿女的将会成长为父母,在此处为人师长在别处就可能为人学生……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内涵。
你是怎么理解角色的,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写作之前,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标题“角色”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角色”的解释是:是“社会角色”的简称,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期待。由此来看,“角色”的含义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出出未经排练就登台上演的戏剧,每个人都在这个生活的大舞台上表现着自己。因此“角色”一词就有了其比喻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人”。
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主角和配角,由此可联想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想到主人翁的责任感。社会生活中也有反面角色、小丑,他们是生活中的反面“教材”。在社会生活的角色中又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等。职业角色中有领导和职工,医生和护士,警察与司机等。人们各司其职,都得恪尽职守,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家庭角色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要讲究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社会角色中有观众、顾客、公民等,每个社会成员也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角色又有定位、换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可探讨。职业角色的定位不但要有自知之明,而且要与时俱进,服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中的换位思考又要有利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社会角色的瞬息万变,会使我们联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向世人做出某种角色亮相。角色的变化会使我们想到角色与本色的关系……
如此看来,“角色”这道命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要选择其中最熟悉的某一点切入,就能贴合题意。
构思指路
写作时,如下这些思路就值得同学们借鉴:
①写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个角色,比如写“屈原”,可写“谁来阅读你的浪漫”;写南唐后主李煜,可写他“一江春水向东流”般的愁,写他的“人生长恨水长东”;写王昭君,可写“昭君出塞,这是千年成蝶的历史飞翔”,写她的“人生失意无南北”,等等。
②可就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两个或多个角色展开对比来写。比如可写“晶莹雪•寂寞林”——“黛玉与宝钗”的对比;可就宁可惶惶如“丧家之犬”也要积极入世的孔子,与宁肯曳尾于涂也不为楚相的庄子进行对比;可就《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刚与柔进行对比;可就岳飞与袁崇焕的忠心报国进行对比;可结合李清照的《如梦令》、《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等词作进行其少年与老年生活、心理进行对比,等等。
③可以把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的动作改写成其心理描写。比如根据《屈原列传》和其他写屈原的文章,刻画屈原投江前的心理;描写司马迁接受宫刑后,心情沉痛地挥起如椽巨笔誓著《史记》照晨寰的形象;利用动作、细节等手法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片段,等等。
④评价电影或电视剧中某一个人物、某几个人物,写成影评。比如写《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因为他代表了人类的纯真与至善;写《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与成才的性格对比,由这两个角色看人生成长的类型;对著名演员李幼斌所演的几个脍炙人口的角色进行评论,等等。
⑤写生活中的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角色的故事,由此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亲情、友情等主题,这也是非常好的构思。
打开了思路之后,行文时,我们还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思路要放开,不要局限在本义上思考,还应想想其比喻义、引申义。二是观点要鲜明,不能罗列各种“角色”现象,而忘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三是“火力”要集中,不要搞“多中心”,因为“多中心”等于无中心。
学生佳作
角色
马亮
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折子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选择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
几分淡抹浓妆,数声低吟浅唱,朱唇轻启泪盘罗,歌尽桃花扇底风。戏台上的角色不断变换,听戏的人不断怀想。从中原大地到秦淮河畔,从泛舟碧涛到舳舻千里,哪一个背影似曾相识,哪一个角色名垂青史?至今怀想于心!
南阳草庐,年轻多才的诸葛亮隐居于此。秀口一吐,尽显风度,羽扇轻摇,门庭若市。更有躬耕陇亩、戴月而归的情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他最初的平凡角色。然而,当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之后,他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应当是一个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大丈夫。于是有了三气周瑜的机敏,有了七擒孟获的仁义,当然也有了六出祁山的劳困,有了五丈原托志的悲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浪花淘去的是时间,但却留下了他的一颗老臣之心。诸葛亮放下了安逸的隐居生活去扮演一个让他一生劳苦困顿的角色,这是他的抉择。选择天下而放开自我,并且在血雨腥风的戏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当然是英雄本色。
依稀感觉到易水之寒,似乎听到了那悲凉的筑声。秦王的宫殿里烛火晃动,帘幕密遮。他扮演的是一个刺客的角色,步履从容,目光坚定穿过密戈相拔的甲士,迈向暴戾的秦王。在与自己的对话中,他只道出两个字:“天下!”秦王绕柱而走,荆轲血溅七尺。臣子之恨犹未灭:“吾得归,天下何归?”荆轲能够为天下苍生扮演刺客的角色,坚贞不渝,不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吗?在自己的角色中心怀天下,为了大局情愿变换角色,不也是一场人生的好戏么?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戏台上依旧唱着,听戏的人如梦初醒。原来自己也一直在演戏,都在一座戏台上演着自己的角色。“世事尽皆空,何必以空当真事;人生多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听戏的人笑着点头,抚掌而喜。戏还唱着,听戏的却慢慢踱去。
听戏的人是你,也是我,是每一个跳动的灵魂。你的角色,是鲜明还是暗淡,是正义还是奸邪,都由你来决定。人生不能失去脂粉的美丽,它也许是善意的谎言,是真情的流露,哪怕是心计的深藏不露,都只是一场戏。而你要做的,是演一个好的角色,在生命的戏台上,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戏依旧在唱着。
[简评]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理深刻、启人深思。文章在开头首先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选择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起笔便落笔不凡,耐人寻味。文章的立意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二是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章在开头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中间的大部分以诸葛亮、荆轲的事例来佐证,然后又以总结之笔写道:而你要做的,是演一个好的角色,在生命的戏台上,把最美的情节留在别人的生命里。这样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名家走笔
角色
文/周国平
“成为你自己!”——这句话如同一切道德格言一样知易行难。我甚至无法判断,我究竟是否已经成为了我自己。角色在何处结束,真实的自我在何处开始,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
有些角色仅是服饰,有些角色却已经和我们的躯体生长在一起,如果把它们一层层剥去,其结果比剥葱头好不了多少。
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却生生死死都离不开社会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视下,甚至隐居和自杀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种角色。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
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免要担任各种角色。但是,倘若角色意识过于强烈,我敢断言一定出了问题。一个人把他所担任的角色看得比他的本来面目更重要,无论如何暴露了一种内在的空虚。我不喜欢和一切角色意识太强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识强烈的名流,权威意识强烈的学者,长官意识强烈的上司等等,那会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们自己不累,因为这类人往往也摆脱不掉别的角色感,在儿女面前会端起父亲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现下属的谦恭,就像永不卸妆的演员一样。
人之所以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也许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妆时且卸妆,要尽可能自然地生活。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员还忙,退场的时间更少。例如,我整天坐在这桌子前,不停地写,为出版物写,按照编辑、读者的需要写。我暗暗怀着一个愿望,有一天能抽出空来,写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写我心中的那个声音。可是,总抽不出时间。到真空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写什么,我心中的那个声音沉寂了,不知去向了。
人不易摆脱角色。有时候,着意摆脱所习惯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种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种角色。
一种人不自觉地要显得真诚,以他的真诚去打动人并且打动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动了。一种人故意地要显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并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怀疑起自己来了。
对于有的人来说,真诚始终只是他所喜欢扮演的一种角色。他极其真诚地进入角色,以至于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诚的表演所感动了。
如果真诚为一个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为方式,他就决不会动辄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犹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觉察,谁会对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顾影自怜呢?
由此我获得了一个鉴定真诚的可靠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一感动,就难免包含演戏和做作的成分了。
偶尔真诚一下、进入了真诚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诚感动。
做作者的灵魂往往分裂成一个戏子和一个观众。当戏子和观众彼此厌倦时,做作者的灵魂便得救了。
(选自2009年第7期《意林》)
[简评]
本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精品。文中作者由“角色”这个问题剖析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表达了“要尽可能自然地生活”的愿望。作者的感受是敏锐的,对自己的剖析是深刻的,更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由进一步剖析社会,提出了“做人要真诚”的主题。无论是“自然”的真诚还是“做作”的真诚,作者都是紧紧围绕“角色”这个话题展开的,所以在该文中,“角色”这个词就像放风筝的线,既放得很开让风筝飞得高远,又收得很紧,让风筝无论飞得多么高远都必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