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教材编写意图,突出中年段阅读教学旨意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刺的朋友》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适合中年段学生阅读、学习。两位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之后,體会统编本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中年段阅读教学旨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比较集中,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可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一、整合生字教学方法,形成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课标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包括“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等要点。两位教师针对识字、写字教学分别做了精心的设计。向桂辛老师先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然后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字理识字、联系生活识字、联系熟字识记等多种方法指导难读、难写的字。识字教学环节,向老师结合字理出示汉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写字教学环节,运用比较教学法,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书写“枣、刺”“匆、忽”两组生字,教学中强调相似部件的不同之处。汪玲玲老师则重点教学了“刺”与“枣”两个生字。这两个字都有“朿”偏旁,课始教师由甲骨文溯源,提问你觉得它像什么,接着展示“刺”字的演变经过,并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带刺的东西,再指导书写“刺”;随后,由“朿”这个部件引出甲骨文,再用“枣”组词、书写,指导学生朗读文中描写“枣”字的文句。溯源汉字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字及物,让汉字背后的故事成为画面,课堂妙趣横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13个要求会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几个,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二、借助课后习题设计,达成有效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标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习题是教材显性地体现教材编者编写意图的教学资源,语文要素的达成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的教学得以落实。两位教师都关注到课后习题与教学重难点设计的融合。比如,向老师结合课后1、2两题,将阅读教学的重点落实在两次指导学生复述“刺猬偷枣”的内容上,第一次引导学生通过初读,借助学习单用自己的话大致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主要内容;第二次指导在精读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刺猬偷枣”的动词后,师生共同交流课文描写“刺猬偷枣”的生动词语,学生在朗读、体会之后对文中活泼、有趣的语言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高明”一词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汪老师的方法另辟蹊径,同样是关注“刺猬偷枣”的内容,却通过乱句组段、编儿歌、配插图、补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推进式练习,为有条理地讲故事搭桥铺路。两位老师均以不同形式引领学生关注“刺猬偷枣”过程中动作描写的细致之处,品味生动的语言,学生在积极、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之处,教学重点得以突破。
  教学难点的突破,两位教师的教学都指向了课后习题第3题的落实。尽管两位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显著。其中,汪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走进人物内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表达愿望,阅读中的情感共鸣得到了升华。
  对两篇教学设计我有一点建议,“我”对刺猬的情感变化是贯穿在“我”观察“刺猬偷枣”过程之中的,在第一课时学生阅读“刺猬偷枣”的内容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写“我”情感变化的词句,课后第3题提及的“看看‘我’对刺猬称呼的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而并非唯一的着眼点。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小学生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课程目标规划的各学段语文能力素养,相应的听力训练也要分阶段、有重点、有系统地整体排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倾听训练,常常采用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倾听能力的单项练习  构成小学语文倾听能力的要素既有生理方面,又有心理方面,还有知识水平和智力因素等,主要有注意力、语言记忆能力、辨音识义能力、语义理解能力与话语品评能力等。倾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本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导语中都写清了语文要素,给了教学一个方向、一个要求、一个目标。大家都明白要落实语文要素,但明白并不等于行动,更不等同于落实。  如何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落实?我以自己执教的统编本三上第七单元《带刺的朋友》一课为例,谈谈个人的实践和思考。  一、定位:明确关键点  统编本三上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话耳熟
我的外孙女旺旺,特别乖巧,今年9岁,上小学3年级。她爱读书,喜欢写日记,在班上,学习成绩数一数二。  上周六她来到我家。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说:“姥爷,昨天我在全校作文竞赛活动中得了99分。”我接过她的卷子,可不是吗,两个红红的“9”字并排出现在卷子的右上角,特别夺人眼球。  旺旺习作的题目是《我的爷爷》。开头写道:  60多岁的爷爷,家住农村。他两bìn斑白,满脸皱纹,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
第一次看到茹茉莉老师的名字,是2002年在一本杂志上,当时茹老师的文章《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听”的能力》吸引了我的眼球。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来说,茹老师的文章让常常忽视学生“听”的习惯的我茅塞顿开。原来课堂的“听”还有那么多学问。于是,从那时起,“茹茉莉”这三个字便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开始关注她了。  后来,我先后在《福建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上读到茹茉莉老师的文章,她的文字朴实
(一)   安小梅正在读高三,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安小梅这天突然把书都收在书包里,她说她星期一要去上班。同学们惊讶地望着她,她像树林里一棵树,突然被人拔走。安小梅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接替父亲去上班,这样更安妥些,因为机会是不等人的,那年月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   安小梅工作了,分配在杂货店上班,虽然杂货店有点杂乱无章,但并不妨碍安小梅甜美的微笑。能在杂货店上班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因为这毕竟是公家的
统编教材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独立的课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重交际。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变换语境、适恰评价,从而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听”与“说”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发展其表达、倾听、应对的能力。  一、情境“多形式”,表达兴趣日益浓  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而应努
最好的语文课  “秦老师,这节课是您上过的最好的语文课!”刚刚学完汪曾祺的《下大雨》,诗雅便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俏皮地托着腮,大声表扬我。  “真的吗?”  “嗯!”小姑娘一个劲儿地点着头,“您能把这本《生活是很好玩的》借给我看看吗?”  我拿起书,轻轻递给她。她迫不及待地接过书,跑回座位去了,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身后立刻多了一排小尾巴。于是,教室里那群凑在一起的小脑袋便成了最美的风景。  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和兴趣。  2.借助本次练习,懂得请别人帮忙时要会用礼貌用语。  3.在交际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生活中互助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1.创设情境。  上课前,老师抱着批改过的作业本走上讲台,然后左右寻找,呈焦虑状。  (1)引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师:糟糕,我的眼镜呢?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
语言文字虽是抽象的符号,但却来自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一个个词语在生活的情境中,在大千世界里闪动着,它们蕴含着形象意义和情感色彩。孩子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离不开他们的经验,更离不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但是,当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封闭的:黑板上识字,课本上阅读,作文本上习作;课复一课,孩子就被关在小小的教室里。这种从符号到符号,从概念到概念的封闭课堂远离了多彩的生活,切断了认识的源头,符号与生活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复习:小魔方,大魔力。  同学们,自从在拼音王国历险以来,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字母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它们就藏在这个小小的魔方里,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同桌合作轮流投掷并大声读出来。  3.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拼音王国,我们又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利用情境,正确认读  1.火眼金睛认朋友。(出示课本46页情境图)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