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老师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学习风气的重要前提。但是,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不是不想做课前准备,而是不知道要准备什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比于显性的课堂教学,课前准备则较为隐性。简而言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即是课前准备。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就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以实现有效的數学课堂教学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细心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前准备活动
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课堂学习经验,所以,他们不是不想做课前准备,而是不知道如何准备、该准备些什么。因此,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做课前准备就显得必不可少。比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前,就首先要指导学生做课前准备中的物品摆放工作。对低年级学生,指导内容应尽可能详细。
例如,课前准备的物品包括书本、课堂练习本、两支铅笔、一块橡皮与一把尺子,并规范摆放位置以方便学生取放与书写。待学生按照要求摆放好物品后,老师应马上强调:“刚才我们做的这些事,就是数学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之一,课前准备就是上课铃响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但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光这样说还不够,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在上课铃响之后匆匆忙忙地准备上述物品的。这时,老师可以借势提问:“课前准备是什么时候做的呀?”“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在上课铃响之前准备好呢?”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机灵的学生就能发现“在上一节课下课后马上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最保险”。于是,进行课前准备活动的具体时间也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中得到强调。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丰富课前准备活动内容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即使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上数学课的学习用品,但如果没有老师的监督,一些调皮学生是很难自觉、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我采用的是投其所好的方法。他们不喜欢安静,我就索性让其热热闹闹地等待老师进教室。这时,数学课代表功不可没,因为他要在听到上课预备铃响后,马上走到讲台领唱儿歌“预备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桌上放,静等老师把课上”。念完儿歌,齐声背诵“2~10的分与合”,或背诵“20以内进位加”“20以内退位减”,还可背诵“乘法口诀表”,有时,还可轮流安排学生讲数学小故事或介绍著名数学家。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快速投入即将开始的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又确保了每个学生有事可做,而课前准备活动也在这愉快的氛围中悄悄进行着。
三、教师言传身教,引起学生对课前准备的重视
老师需以身作则,做好课前准备。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的能力又相对较差,所以,教师更应进行正面启发与引导,让其明白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比如,老师可以提前两分钟到教室调试多媒体设备、检查学生的物品摆放情况等,这样,既可起到表率作用,又可督促他们的课前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这为他们快速地进入数学课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在数学课教学中,让课前准备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课前准备不仅是学习状态的准备,有时更是学习能力的准备,其效果在操作课上尤为突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 中的第一课时,学生在练习里会被要求用直尺连线,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的。若老师打算在数学课堂中传授这一技能,将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因此,课前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如,在学习《2~5的分与合》时,例题讲授4的分与合,要求学生利用4根小棒来分一分。老师本想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但如果缺乏课前准备,学生就会在操作过程中乱作一团,有把小棒弄丢的,有不会捆小棒的,更有在老师要求停止后继续摆弄小棒的……这些情况的发生大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有时甚至得不偿失。如果事先让学生做好这些课前准备,效果将大不一样。课前,可让他们先学会用橡皮筋熟练地捆小棒,并指定好摆小棒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醒他们,当老师宣布停止操作时一定要停下手中的动作。我采用的方法是拍两下手,学生听到后马上把小棒放回原来位置,并端正坐好,同时,我表扬动作快的学生以激励大家要遵守课堂规则。这些课前准备使原本容易混乱的数学操作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总之,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我们不仅要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还要把课前准备的空间也交给他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比于显性的课堂教学,课前准备则较为隐性。简而言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即是课前准备。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就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以实现有效的數学课堂教学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细心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前准备活动
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课堂学习经验,所以,他们不是不想做课前准备,而是不知道如何准备、该准备些什么。因此,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做课前准备就显得必不可少。比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前,就首先要指导学生做课前准备中的物品摆放工作。对低年级学生,指导内容应尽可能详细。
例如,课前准备的物品包括书本、课堂练习本、两支铅笔、一块橡皮与一把尺子,并规范摆放位置以方便学生取放与书写。待学生按照要求摆放好物品后,老师应马上强调:“刚才我们做的这些事,就是数学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之一,课前准备就是上课铃响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但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光这样说还不够,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在上课铃响之后匆匆忙忙地准备上述物品的。这时,老师可以借势提问:“课前准备是什么时候做的呀?”“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在上课铃响之前准备好呢?”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机灵的学生就能发现“在上一节课下课后马上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最保险”。于是,进行课前准备活动的具体时间也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中得到强调。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丰富课前准备活动内容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即使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上数学课的学习用品,但如果没有老师的监督,一些调皮学生是很难自觉、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我采用的是投其所好的方法。他们不喜欢安静,我就索性让其热热闹闹地等待老师进教室。这时,数学课代表功不可没,因为他要在听到上课预备铃响后,马上走到讲台领唱儿歌“预备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桌上放,静等老师把课上”。念完儿歌,齐声背诵“2~10的分与合”,或背诵“20以内进位加”“20以内退位减”,还可背诵“乘法口诀表”,有时,还可轮流安排学生讲数学小故事或介绍著名数学家。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快速投入即将开始的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又确保了每个学生有事可做,而课前准备活动也在这愉快的氛围中悄悄进行着。
三、教师言传身教,引起学生对课前准备的重视
老师需以身作则,做好课前准备。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的能力又相对较差,所以,教师更应进行正面启发与引导,让其明白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比如,老师可以提前两分钟到教室调试多媒体设备、检查学生的物品摆放情况等,这样,既可起到表率作用,又可督促他们的课前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这为他们快速地进入数学课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在数学课教学中,让课前准备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课前准备不仅是学习状态的准备,有时更是学习能力的准备,其效果在操作课上尤为突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 中的第一课时,学生在练习里会被要求用直尺连线,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的。若老师打算在数学课堂中传授这一技能,将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因此,课前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如,在学习《2~5的分与合》时,例题讲授4的分与合,要求学生利用4根小棒来分一分。老师本想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但如果缺乏课前准备,学生就会在操作过程中乱作一团,有把小棒弄丢的,有不会捆小棒的,更有在老师要求停止后继续摆弄小棒的……这些情况的发生大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有时甚至得不偿失。如果事先让学生做好这些课前准备,效果将大不一样。课前,可让他们先学会用橡皮筋熟练地捆小棒,并指定好摆小棒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醒他们,当老师宣布停止操作时一定要停下手中的动作。我采用的方法是拍两下手,学生听到后马上把小棒放回原来位置,并端正坐好,同时,我表扬动作快的学生以激励大家要遵守课堂规则。这些课前准备使原本容易混乱的数学操作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总之,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我们不仅要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还要把课前准备的空间也交给他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