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一:评价语言单调
表现(一):重复学生回答
众所周知,品德教师大多是由语文老师担任,而语文老师上课容易“话多”,所以就导致了品德课教师语言罗嗦,轻率重复学生或自己的话。当然,有的时候重复是必要的,比如要突出某个重点内容或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发言声音较轻导致大家没听清楚等。但是,更多时候,教师的口头重复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如对学生一般性回答和评价的重复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挤占了许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导致课堂节奏迟缓,枯燥乏味,效率不高。
表现(二):语言单调、应付
有些教师课堂调控技巧缺乏,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无奈之下,只好用些语气词“恩”、“哦”来连续应付学生的回答,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刻时,往往只会说“请坐”(手势),来,谁还会回答?或者说:“这样啊,下一位——”或者说:“太棒了,太好了”等等。这几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这类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即使象“好的”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因此,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对策: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深为评价语单调所困,于是就有好心人整理出了“课堂激励性语言四十句”等所谓的经典评价语。老师得到后视为枕中密宝,吟哦背诵,以备课堂上的不时之需。尽管我不反对教师适当积累一些此类语言,但课堂是鲜活的,区区几十句笼统的“精华”语言岂可完全评价学生的表现。要改变以上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
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語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
二、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有位教师上《我就是我》一课的“自画像”环节。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在自画像上写着:我是一个小美女,我爱体育,喜欢练字。简单的几句话却有3个错别字。于是教师评价时说:“小美女可千万不能写错别字,不然别人会说,这个美女有美貌没智慧。”幽默的语言令学生捧腹大笑,课堂的一个小亮点由此诞生。试想,如此生动、丰富、幽默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课堂怎么会不高潮迭起呢?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幽默风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问题二:评价目标随意
表现:评价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鲜有收获
传统的品德教师常对学生说,“你必须努力学习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做的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事实上,这种评价反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这就需要我们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
对策:评价要“到位”“得法”
一、评价要“到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
二、评价要得“法”
评价除了要及时、中肯、到位外,很重要的是要得“法”——要讲究艺术性。仅举出以下几种常用的纠错性评价方法与同行们研究。
1.疏导法
河道淤塞了,我们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知道了要用疏导的办法解决,教学也一样。在一个地方停滞了,怎么办,疏导一下、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了。
2.示范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对学生进行纠错性评价时,老师的示范作用远远胜于说教。如有位教师上《家里来了客人》一课,客人来了该如何有礼貌地接待,与其老师道理说一大通,还不如老师和学生现场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想远比教师先否定他们、再给予方法说教要有效得多。
3.归谬法
归谬法就是明知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但不直接纠正,用他们自己的回答顺推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来,以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
表现: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往往是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结合,以致感觉有些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二是课堂即时评价很多教师就是理解为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
对策:口头语与体态语结合,采用多向立体互动评价。
有经验的老师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尤其是体态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较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使课堂推向高潮。
即时评价,如果仅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话,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就会被局限在老师个人的观点上。因此,在课堂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发挥他们的评价作用,调动其参与性,可以起到教师评价难以企及的作用。所以,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师的课堂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说说看,他说得精彩吗?”“这一组的表现,你觉得怎么样?”“你同意吗?”“说说你自己,在刚才的小组学习中表现积极了吗?”“你的看法和他不同吗?”“你认为谁的广告词最精彩?为什么?”“我的想法和他不一样……”“我不同意他们组的观点……”在这种课中我们看到的是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评价关系不仅建立在师生之间,还建立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这种立体互动的评价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科学性,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辩能力和价值取向。
表现(一):重复学生回答
众所周知,品德教师大多是由语文老师担任,而语文老师上课容易“话多”,所以就导致了品德课教师语言罗嗦,轻率重复学生或自己的话。当然,有的时候重复是必要的,比如要突出某个重点内容或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发言声音较轻导致大家没听清楚等。但是,更多时候,教师的口头重复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如对学生一般性回答和评价的重复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挤占了许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导致课堂节奏迟缓,枯燥乏味,效率不高。
表现(二):语言单调、应付
有些教师课堂调控技巧缺乏,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无奈之下,只好用些语气词“恩”、“哦”来连续应付学生的回答,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刻时,往往只会说“请坐”(手势),来,谁还会回答?或者说:“这样啊,下一位——”或者说:“太棒了,太好了”等等。这几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这类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即使象“好的”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因此,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对策: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深为评价语单调所困,于是就有好心人整理出了“课堂激励性语言四十句”等所谓的经典评价语。老师得到后视为枕中密宝,吟哦背诵,以备课堂上的不时之需。尽管我不反对教师适当积累一些此类语言,但课堂是鲜活的,区区几十句笼统的“精华”语言岂可完全评价学生的表现。要改变以上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
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語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
二、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有位教师上《我就是我》一课的“自画像”环节。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在自画像上写着:我是一个小美女,我爱体育,喜欢练字。简单的几句话却有3个错别字。于是教师评价时说:“小美女可千万不能写错别字,不然别人会说,这个美女有美貌没智慧。”幽默的语言令学生捧腹大笑,课堂的一个小亮点由此诞生。试想,如此生动、丰富、幽默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课堂怎么会不高潮迭起呢?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幽默风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问题二:评价目标随意
表现:评价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鲜有收获
传统的品德教师常对学生说,“你必须努力学习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做的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事实上,这种评价反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这就需要我们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
对策:评价要“到位”“得法”
一、评价要“到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
二、评价要得“法”
评价除了要及时、中肯、到位外,很重要的是要得“法”——要讲究艺术性。仅举出以下几种常用的纠错性评价方法与同行们研究。
1.疏导法
河道淤塞了,我们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知道了要用疏导的办法解决,教学也一样。在一个地方停滞了,怎么办,疏导一下、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了。
2.示范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对学生进行纠错性评价时,老师的示范作用远远胜于说教。如有位教师上《家里来了客人》一课,客人来了该如何有礼貌地接待,与其老师道理说一大通,还不如老师和学生现场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想远比教师先否定他们、再给予方法说教要有效得多。
3.归谬法
归谬法就是明知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但不直接纠正,用他们自己的回答顺推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来,以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
表现: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往往是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结合,以致感觉有些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二是课堂即时评价很多教师就是理解为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
对策:口头语与体态语结合,采用多向立体互动评价。
有经验的老师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尤其是体态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较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使课堂推向高潮。
即时评价,如果仅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话,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就会被局限在老师个人的观点上。因此,在课堂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发挥他们的评价作用,调动其参与性,可以起到教师评价难以企及的作用。所以,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师的课堂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说说看,他说得精彩吗?”“这一组的表现,你觉得怎么样?”“你同意吗?”“说说你自己,在刚才的小组学习中表现积极了吗?”“你的看法和他不同吗?”“你认为谁的广告词最精彩?为什么?”“我的想法和他不一样……”“我不同意他们组的观点……”在这种课中我们看到的是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评价关系不仅建立在师生之间,还建立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这种立体互动的评价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科学性,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辩能力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