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我认为,“徽因情结” 贯穿在《再别康桥》的始终。
胡适尝言:“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徐志摩出身望族,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承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读书时,林徽因就住在国王学院,他们每天都会走过拜伦桥。1996年出版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林杉著)书里描写徐、林两人在拜伦桥相会的一段情景:“当他们踩着泼洒下来的月光和雾,静静地在康河岸边漫步时,徽因耳边响起了波浪一样的话语:‘徽因,在这样的时候,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语,伸手摘下一片柳叶,轻轻地衔在在嘴上。”
剑桥大学东方学系教授、汉学家里查德在他的《徐志摩英伦趣事》一书中写道:“在剑桥的日子里,徐志摩整天幻想着和林徽因的美丽生活。他与她常在叹息桥上散步,他对林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河才是美的。而在林回国后,徐竟一天都呆不下去了,据说这也是他在剑桥只旁听了一年的缘故……”
有徐志摩研究“老黄牛”之称的海宁籍作家顾永棣在《徐志摩传奇》一书中认为,似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与林徽因分手失恋后的一声叹息。只有在这座桥(叹息桥)上,徐志摩才会抒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失意,由此而生出怅然的忧伤心结,诗句里才会蕴藏着对林徽因的无奈的不舍情缘。
徐志摩爱林徽因。他爱屋及乌,自然地爱上了剑桥大学的一切。康桥对于徐志摩而言,不只是风光宜人,景物清新的求学之地,更是徐志摩精神的家园,“康桥”被他称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的依恋之乡”。因此,他在故地重游时,眼前怎么不会浮现林徽因的美丽形象呢?所以,我们在赏析这首诗时,就不能不考虑到诗中的“徽因情结”了。
诗中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正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浅回低吟,正因为来时的惊喜欢畅,让诗人走时充满了对徽因的眷恋与失去徽因的惆怅。所以轻轻的走时不可能正如轻轻的来,话不正谈,偏反差说,在反差中,恰恰流露了难以抑制的真情。
诗的第二节,转入了对康桥自然风光的描写,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夕阳西下,却又彩乡辉煌。真让人目眩神迷。“新娘”既娇羞默默,又光彩照人,诗人眼中的康河,就像是他心中的新娘,神秘、华美,撩拨着诗人的情感,吸引着诗人渐渐的走进康河,走进自然。金柳、新娘、艳影、不正是徽因形象的再现吗?
诗的第三节写道:“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他曾对林徽因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河才是美的。”所以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彩虹似的梦不正是他幻想的与徽因的美丽生活吗?
诗歌的第四节,陡然一转,由梦境回到了现实(与徽因分手失恋),现实的自己已经不能放歌了。笙箫是可以吹奏的,可诗人的笙箫只能是悄悄的了。康桥也为诗人沉默了,也体察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失去徽因的惆怅)。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徽因情结”贯穿了《再别康桥》的始终。我们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赏析《再别康桥》就会更容易。
胡适尝言:“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徐志摩出身望族,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承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读书时,林徽因就住在国王学院,他们每天都会走过拜伦桥。1996年出版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林杉著)书里描写徐、林两人在拜伦桥相会的一段情景:“当他们踩着泼洒下来的月光和雾,静静地在康河岸边漫步时,徽因耳边响起了波浪一样的话语:‘徽因,在这样的时候,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语,伸手摘下一片柳叶,轻轻地衔在在嘴上。”
剑桥大学东方学系教授、汉学家里查德在他的《徐志摩英伦趣事》一书中写道:“在剑桥的日子里,徐志摩整天幻想着和林徽因的美丽生活。他与她常在叹息桥上散步,他对林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河才是美的。而在林回国后,徐竟一天都呆不下去了,据说这也是他在剑桥只旁听了一年的缘故……”
有徐志摩研究“老黄牛”之称的海宁籍作家顾永棣在《徐志摩传奇》一书中认为,似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与林徽因分手失恋后的一声叹息。只有在这座桥(叹息桥)上,徐志摩才会抒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失意,由此而生出怅然的忧伤心结,诗句里才会蕴藏着对林徽因的无奈的不舍情缘。
徐志摩爱林徽因。他爱屋及乌,自然地爱上了剑桥大学的一切。康桥对于徐志摩而言,不只是风光宜人,景物清新的求学之地,更是徐志摩精神的家园,“康桥”被他称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的依恋之乡”。因此,他在故地重游时,眼前怎么不会浮现林徽因的美丽形象呢?所以,我们在赏析这首诗时,就不能不考虑到诗中的“徽因情结”了。
诗中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正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浅回低吟,正因为来时的惊喜欢畅,让诗人走时充满了对徽因的眷恋与失去徽因的惆怅。所以轻轻的走时不可能正如轻轻的来,话不正谈,偏反差说,在反差中,恰恰流露了难以抑制的真情。
诗的第二节,转入了对康桥自然风光的描写,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夕阳西下,却又彩乡辉煌。真让人目眩神迷。“新娘”既娇羞默默,又光彩照人,诗人眼中的康河,就像是他心中的新娘,神秘、华美,撩拨着诗人的情感,吸引着诗人渐渐的走进康河,走进自然。金柳、新娘、艳影、不正是徽因形象的再现吗?
诗的第三节写道:“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他曾对林徽因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河才是美的。”所以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彩虹似的梦不正是他幻想的与徽因的美丽生活吗?
诗歌的第四节,陡然一转,由梦境回到了现实(与徽因分手失恋),现实的自己已经不能放歌了。笙箫是可以吹奏的,可诗人的笙箫只能是悄悄的了。康桥也为诗人沉默了,也体察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失去徽因的惆怅)。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徽因情结”贯穿了《再别康桥》的始终。我们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赏析《再别康桥》就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