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话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依托语篇教学思想的对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激活对话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
关键词:对话教学;语篇思想;交际功能;语用功能
一、对话教学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话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就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而言,文本对话在教材中大量出现。每个单元,除了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 grammar, speak up等都有文本对话以外,八个单元中有两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也涉及对话教学。
以《英语》7A 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牛津出版社,下同)一文为例,教学设计前,笔者听取了部分教师的对话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对话教学的处理,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一)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逻辑性,设计意图明显
有些教师在对话教学的设计过程中,仅从教学目标达成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有很强的预设性。不管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都是严格按照课前所设计的环节进行。每个学生所提供的“答案”只是为了教师先前计划好的教学步骤服务。一旦遇到有违教师课前计划好的教学现象,教师就会及时制止或者忽略,并再次将学生引导进入安排好的教学中去。
【课堂实录1】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with you and I’m sure in this class we will have a good time, right? But we don’t know each other before, so at first let’s have a free talk.
接下来教师便以开火车的形式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
T:What’s your name?
S1: My name is...
T: You are in Grade 7, right?
S2: Yes, I am.
T: 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
S3: I often do my homework.
T: What do you like doing after school?
S4: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T: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S5: I like Chinese.
T: Why?
S5: It’s interesting.
T: I like taking pictures. Today, I bring a picture here. Let’s look at it.(展示一张所在学校的全貌照片)
【存在问题】
课堂导入意图过于明显,且缺少一定的逻辑性。尤其是当问完学生“What do you like doing after school”之后,并没有去关注学生的答案,而是急于将学生引入与课文话题相关的图片中去。在进入图片之后,教师再次创设了一个与校园有关的情境。在教学中,每引出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创设一个情景,这样情景太多太散,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整体性,课堂支离破碎
有些课堂将课文中的整篇对话拆分成对话者双方之间简单的一问一答,或者仅仅把对话的教学视为一个又一个的提問和回答的片段,没有关注到对话的整体语境、对话双方的情感态度和对话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
【课堂实录2】
这是某教师在处理对话教学“阅读中”采用的方式。
T:Yesterday is the Open Day at Millie’s school—Sunshine Middle School. Millie shows her mother around her school on that day.Can you guess: What places does Millie show her mother around?
Ss: playground, library, reading room, classroom building, art room……
T:Let’s watch a video and check your answers. (师生观看课本配套教学录像)
T: Let’s talk about these places.
(学生根据录像内容,逐一回忆在对话中出现过的地点,教师板书)
T: Next, we’ll have a group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Before that,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32. please read silently.
(学生翻开书本,默读全文)
T: Ok. Our competition begins. If you know the answer, stand up quickly. Are you ready?
(教师以抢答和男女生竞赛的形式,将教材后的配套练习向学生发问) 【存在问题】
虽然教师在处理对话的“阅读中”环节时进行了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两部分内容,并帮助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相关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对课文的整体处理,学生最终能做到的只是对该句型进行机械单一的重复,很难就一个交际任务展开有意义的、连贯得体的言语交流(张伊娜,2010)。
(三)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创新性,操练机械单一
有些教师将文本教学的结束视作对话教学的结束,不鼓励、启发、引导学生设置新的情境,做出新的尝试。在课堂中只“求同”,不“求异”,只是就课本论课本,一味机械、反复地操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提升。
例如,在该课文的“读后”环节设计中,某教师让学生讨论“What places at our school do you like best? Why?”然后向学生展示一组学生在校园内活动的照片,升华课堂主题:Our school is good, and it will be better because of you.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校园的日记。这样的呈现和作业的布置,无法让学生围绕主题设计新的语境并培养他们创新对话情境的能力,削弱了对话教学中的交际功能。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托语篇教学的思想,是优化对话教学的突围之路。
二、对话教学中突显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
何谓语篇?黄国文教授对语篇做了如下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独白、对话(dialogue),也可以是众人交谈(multiperson interchanges)。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完整的语篇。
因此,对话的形式是语篇的一种体现方式。它强调人们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应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的目的。语篇式的对话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并应用语言。
语篇式的对话教学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整体感知。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孤立地学习语言成分时,获得的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构件,且这些构件基本上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这样一种状态既容易遗忘,又不利于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陈力,2006)。而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可促进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文本。不仅如此,语篇式的对话教学还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文本信息不是简单的句与句的堆砌,而是集文化、语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语篇式的对话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更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空间和保障。
目前,国内对于语篇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上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研究室陈力曾指出,在欧美的语言教学中,语篇语言学早已进入了大学的课堂,而在中国,许多语言学“圈内人士”对语篇语言学的发展也不甚了解,语篇教学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有经验的语言教学者不知道如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会创造和理解自然语言,这多半是由于他们对语篇语言学家通过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理论观点不够了解(陈力,2006)。而语篇教学意识的缺失,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会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对所学语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使用语言获取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最终无法有效实现EFL教学的课程目标(胡壮麟,1994)。
三、依托语篇思想的对话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语篇思想融入对话教学方可起到对话教学的优化。为了避免对话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笔者就《英语》7A 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一文,面向全市开设一节研讨课。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课堂实录3】
(一)课堂导入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for the first time! I am a teacher from ** Middle School. Now I want to show you around my school. (展示學校的教学楼照片)
T: Look! This is our classroom building. There is a garden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Our classroom is on the ground floor.(一边介绍一边讲黑体字板书,为课文的学习梳理生词和词组)
教师在展示了部分校园建筑之后,继续鼓励学生讨论。
T:Then, can you tell me what else you can see in our school?
(受到教师的前期铺垫,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S1: I can see a library.
S2: I can see a beautiful playground in my school.
S3: I can see a swimming pool.
……
【反思】
Nunan(1999)主张,英语教学中不能把语言看作孤立的句子来教学,而应该在语境中教学。语篇教学思想下的英语课,需要以真实的情境为背景应用语言。所创设的真实情境应有意义,并能承载完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语言,且最终实现语言交际的任务。
本课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引入了介绍校园的大语境中,巧妙地将旧知识的复习、语言的操练和新知识的引入都以大背景为依托,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中的校园介绍和学生自己开展校园介绍做好铺垫。这样,对话的学习、巩固可以流畅进行。 笔者提问的第二个问题“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your school”,鼓励学生谈论在校园中他们看见的、关注的、感兴趣的地点,而不是教师限制学生去谈论那几个课文中出现的固定的地点,而应给学生留足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回答多一些自主性、主动性。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避免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过分关注形式上的对话,而切割了语言间的逻辑性。
(二)语篇分析
T: Millie is showing her mother around her school.Now let’s watch the video of their dialogue. (师生观看课本配套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下PPT:
T: Now, who can tick the correct answer according to their dialogue?
(学生回答不同地点的不同特征)
T: You did a good job! Today I want to teach you a new way to read —— fishbone. Every article has a main idea, it is like the main bone of a fish. Then we can divide the article into some parts. Every part has its summary, then we can design some questions for them, they are like small bones of the fish. (教师向学生解释鱼骨理论后,向学生展示鱼骨图)
T: Now, please skim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学生快速阅读对话)
T: Now,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S1: Mille tells her mother about her school.
T: That’s good. Yes,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is Millie introduces her school to her mother.
(鱼骨图的主干部分显示出对话的主旨大意)
T:Please read the dialogue carefully. While reading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places Millie introduces to her mother.
(学生进入careful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结束以后,教师仍然借助鱼骨图,将全文拆分成操场、教学楼、教室、教师四大部分,并针对四个不同的问题,向鱼骨的支架部位继续延伸,通过完善鱼骨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篇章)
最后呈现的鱼骨如下图所示:
【反思】
笔者首先通过快速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之后,更多地关注文章的整体处理,不再将一篇对话的文章拆分成支离破碎的若干个小对话。“鱼骨理论”的巧妙应用,对启发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起到很大的作用。相比其他的阅读课文而言,对话课文的篇章逻辑性相对有些弱,而用鱼骨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将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个体,借助“鱼刺”的形式,用鱼身体连在一起,化零为整。
陈力指出,当学习者孤立地学习语言成分时,获得的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构件,且这些构件基本上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容易遗忘,又不利于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当学习者获得比较系统的语篇知识后,语言学习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等零散构件就有了一个可以依附的“坐标系”,各成分不但有自己的顺序定位,同时也形成了相互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共同组成一个网络系统,信息不易遗忘又便于快速提取。而鱼骨图,恰恰为这些“零散构件”提供了一个“坐标系”。学生可以轻松地将对话中出现的school equipments挂到鱼骨中去,体现对话的完整性。
依据对话的一般模式“开启话题→交换信息→结束对话”,除了“鱼身”部分,“鱼头”和“鱼尾”也可以分别作为“开启对话”和“结束对话”的示意图,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引起话题、接住話题、有礼貌地插话、转换话题、结束谈话等语篇技能(张伊娜,2010)。
(三)课后生成及作业布置
笔者首先假设学生是Millie的朋友,对Millie的学校想了解更多。要求学生呈现Millie和她的朋友的新对话,并鼓励学生的对话越多越好。
然后加大训练难度,通过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有关校园的问题,男生发问女生回答,或是女生发问男生回答,看看谁设计的问题好,谁回答得精彩。学生问答完毕之后,展示一组校园图片,让学生感受校园之美,并点到单元主题——欢迎这些初来这所学校才一个多月的学生们!祝福他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过上快乐的校园生活。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介绍学校。
【反思】
笔者认为,对话教学必须体现其交际功能,因此,口语化是本堂课的交际特征。设计新的主题,创设新的对话情境,是本堂对话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对话课堂的生成应该是让学生继续操练新的对话,鼓励他们在原有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新的对话。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对话教学中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构轻功能、重形式轻意义的情况。
在对话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话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衔接,注意话语的并存、转换和交互,使得对话更丰富,更接近于真实的对话。
四、结束语
依托语篇教学思想的对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激活对话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在对话教学中渗透语篇教学的思想,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和不足,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参 考 文 献]
[1]陈力.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2]韩礼德.功能语法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6]刘辰诞.教学语篇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张伊娜.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0(3).
(责任编辑:符 洁)
关键词:对话教学;语篇思想;交际功能;语用功能
一、对话教学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话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就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而言,文本对话在教材中大量出现。每个单元,除了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 grammar, speak up等都有文本对话以外,八个单元中有两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也涉及对话教学。
以《英语》7A 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牛津出版社,下同)一文为例,教学设计前,笔者听取了部分教师的对话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对话教学的处理,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一)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逻辑性,设计意图明显
有些教师在对话教学的设计过程中,仅从教学目标达成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有很强的预设性。不管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都是严格按照课前所设计的环节进行。每个学生所提供的“答案”只是为了教师先前计划好的教学步骤服务。一旦遇到有违教师课前计划好的教学现象,教师就会及时制止或者忽略,并再次将学生引导进入安排好的教学中去。
【课堂实录1】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with you and I’m sure in this class we will have a good time, right? But we don’t know each other before, so at first let’s have a free talk.
接下来教师便以开火车的形式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
T:What’s your name?
S1: My name is...
T: You are in Grade 7, right?
S2: Yes, I am.
T: 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
S3: I often do my homework.
T: What do you like doing after school?
S4: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T: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S5: I like Chinese.
T: Why?
S5: It’s interesting.
T: I like taking pictures. Today, I bring a picture here. Let’s look at it.(展示一张所在学校的全貌照片)
【存在问题】
课堂导入意图过于明显,且缺少一定的逻辑性。尤其是当问完学生“What do you like doing after school”之后,并没有去关注学生的答案,而是急于将学生引入与课文话题相关的图片中去。在进入图片之后,教师再次创设了一个与校园有关的情境。在教学中,每引出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创设一个情景,这样情景太多太散,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整体性,课堂支离破碎
有些课堂将课文中的整篇对话拆分成对话者双方之间简单的一问一答,或者仅仅把对话的教学视为一个又一个的提問和回答的片段,没有关注到对话的整体语境、对话双方的情感态度和对话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
【课堂实录2】
这是某教师在处理对话教学“阅读中”采用的方式。
T:Yesterday is the Open Day at Millie’s school—Sunshine Middle School. Millie shows her mother around her school on that day.Can you guess: What places does Millie show her mother around?
Ss: playground, library, reading room, classroom building, art room……
T:Let’s watch a video and check your answers. (师生观看课本配套教学录像)
T: Let’s talk about these places.
(学生根据录像内容,逐一回忆在对话中出现过的地点,教师板书)
T: Next, we’ll have a group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Before that,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32. please read silently.
(学生翻开书本,默读全文)
T: Ok. Our competition begins. If you know the answer, stand up quickly. Are you ready?
(教师以抢答和男女生竞赛的形式,将教材后的配套练习向学生发问) 【存在问题】
虽然教师在处理对话的“阅读中”环节时进行了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两部分内容,并帮助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相关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对课文的整体处理,学生最终能做到的只是对该句型进行机械单一的重复,很难就一个交际任务展开有意义的、连贯得体的言语交流(张伊娜,2010)。
(三)对话教学的设计缺少创新性,操练机械单一
有些教师将文本教学的结束视作对话教学的结束,不鼓励、启发、引导学生设置新的情境,做出新的尝试。在课堂中只“求同”,不“求异”,只是就课本论课本,一味机械、反复地操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提升。
例如,在该课文的“读后”环节设计中,某教师让学生讨论“What places at our school do you like best? Why?”然后向学生展示一组学生在校园内活动的照片,升华课堂主题:Our school is good, and it will be better because of you.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校园的日记。这样的呈现和作业的布置,无法让学生围绕主题设计新的语境并培养他们创新对话情境的能力,削弱了对话教学中的交际功能。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托语篇教学的思想,是优化对话教学的突围之路。
二、对话教学中突显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
何谓语篇?黄国文教授对语篇做了如下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独白、对话(dialogue),也可以是众人交谈(multiperson interchanges)。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完整的语篇。
因此,对话的形式是语篇的一种体现方式。它强调人们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应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的目的。语篇式的对话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并应用语言。
语篇式的对话教学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整体感知。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孤立地学习语言成分时,获得的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构件,且这些构件基本上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这样一种状态既容易遗忘,又不利于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陈力,2006)。而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可促进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文本。不仅如此,语篇式的对话教学还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文本信息不是简单的句与句的堆砌,而是集文化、语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语篇式的对话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更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空间和保障。
目前,国内对于语篇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上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研究室陈力曾指出,在欧美的语言教学中,语篇语言学早已进入了大学的课堂,而在中国,许多语言学“圈内人士”对语篇语言学的发展也不甚了解,语篇教学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有经验的语言教学者不知道如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会创造和理解自然语言,这多半是由于他们对语篇语言学家通过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理论观点不够了解(陈力,2006)。而语篇教学意识的缺失,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会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对所学语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使用语言获取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最终无法有效实现EFL教学的课程目标(胡壮麟,1994)。
三、依托语篇思想的对话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语篇思想融入对话教学方可起到对话教学的优化。为了避免对话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笔者就《英语》7A Unit3 Welcome to our school一文,面向全市开设一节研讨课。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课堂实录3】
(一)课堂导入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for the first time! I am a teacher from ** Middle School. Now I want to show you around my school. (展示學校的教学楼照片)
T: Look! This is our classroom building. There is a garden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Our classroom is on the ground floor.(一边介绍一边讲黑体字板书,为课文的学习梳理生词和词组)
教师在展示了部分校园建筑之后,继续鼓励学生讨论。
T:Then, can you tell me what else you can see in our school?
(受到教师的前期铺垫,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S1: I can see a library.
S2: I can see a beautiful playground in my school.
S3: I can see a swimming pool.
……
【反思】
Nunan(1999)主张,英语教学中不能把语言看作孤立的句子来教学,而应该在语境中教学。语篇教学思想下的英语课,需要以真实的情境为背景应用语言。所创设的真实情境应有意义,并能承载完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语言,且最终实现语言交际的任务。
本课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引入了介绍校园的大语境中,巧妙地将旧知识的复习、语言的操练和新知识的引入都以大背景为依托,为接下来学习课文中的校园介绍和学生自己开展校园介绍做好铺垫。这样,对话的学习、巩固可以流畅进行。 笔者提问的第二个问题“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your school”,鼓励学生谈论在校园中他们看见的、关注的、感兴趣的地点,而不是教师限制学生去谈论那几个课文中出现的固定的地点,而应给学生留足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回答多一些自主性、主动性。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避免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过分关注形式上的对话,而切割了语言间的逻辑性。
(二)语篇分析
T: Millie is showing her mother around her school.Now let’s watch the video of their dialogue. (师生观看课本配套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下PPT:
T: Now, who can tick the correct answer according to their dialogue?
(学生回答不同地点的不同特征)
T: You did a good job! Today I want to teach you a new way to read —— fishbone. Every article has a main idea, it is like the main bone of a fish. Then we can divide the article into some parts. Every part has its summary, then we can design some questions for them, they are like small bones of the fish. (教师向学生解释鱼骨理论后,向学生展示鱼骨图)
T: Now, please skim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学生快速阅读对话)
T: Now,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S1: Mille tells her mother about her school.
T: That’s good. Yes,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is Millie introduces her school to her mother.
(鱼骨图的主干部分显示出对话的主旨大意)
T:Please read the dialogue carefully. While reading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places Millie introduces to her mother.
(学生进入careful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结束以后,教师仍然借助鱼骨图,将全文拆分成操场、教学楼、教室、教师四大部分,并针对四个不同的问题,向鱼骨的支架部位继续延伸,通过完善鱼骨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篇章)
最后呈现的鱼骨如下图所示:
【反思】
笔者首先通过快速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之后,更多地关注文章的整体处理,不再将一篇对话的文章拆分成支离破碎的若干个小对话。“鱼骨理论”的巧妙应用,对启发学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起到很大的作用。相比其他的阅读课文而言,对话课文的篇章逻辑性相对有些弱,而用鱼骨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将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个体,借助“鱼刺”的形式,用鱼身体连在一起,化零为整。
陈力指出,当学习者孤立地学习语言成分时,获得的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构件,且这些构件基本上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容易遗忘,又不利于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当学习者获得比较系统的语篇知识后,语言学习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等零散构件就有了一个可以依附的“坐标系”,各成分不但有自己的顺序定位,同时也形成了相互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共同组成一个网络系统,信息不易遗忘又便于快速提取。而鱼骨图,恰恰为这些“零散构件”提供了一个“坐标系”。学生可以轻松地将对话中出现的school equipments挂到鱼骨中去,体现对话的完整性。
依据对话的一般模式“开启话题→交换信息→结束对话”,除了“鱼身”部分,“鱼头”和“鱼尾”也可以分别作为“开启对话”和“结束对话”的示意图,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引起话题、接住話题、有礼貌地插话、转换话题、结束谈话等语篇技能(张伊娜,2010)。
(三)课后生成及作业布置
笔者首先假设学生是Millie的朋友,对Millie的学校想了解更多。要求学生呈现Millie和她的朋友的新对话,并鼓励学生的对话越多越好。
然后加大训练难度,通过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有关校园的问题,男生发问女生回答,或是女生发问男生回答,看看谁设计的问题好,谁回答得精彩。学生问答完毕之后,展示一组校园图片,让学生感受校园之美,并点到单元主题——欢迎这些初来这所学校才一个多月的学生们!祝福他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过上快乐的校园生活。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介绍学校。
【反思】
笔者认为,对话教学必须体现其交际功能,因此,口语化是本堂课的交际特征。设计新的主题,创设新的对话情境,是本堂对话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对话课堂的生成应该是让学生继续操练新的对话,鼓励他们在原有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新的对话。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对话教学中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构轻功能、重形式轻意义的情况。
在对话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话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衔接,注意话语的并存、转换和交互,使得对话更丰富,更接近于真实的对话。
四、结束语
依托语篇教学思想的对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激活对话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在对话教学中渗透语篇教学的思想,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和不足,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参 考 文 献]
[1]陈力.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2]韩礼德.功能语法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6]刘辰诞.教学语篇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张伊娜.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0(3).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