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美育历史悠久。学校课程中,美育应占较大比重,例如游戏、唱歌、舞蹈、泥工、纸工、图画、讲故事、演童话剧等,都要通过各种审美的形式发展运动觉、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及把握整体结构、领悟情感意蕴的统摄力,学校在各门课程中,象品德、语文、数学、常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等课程中,也都应渗透审美教育的因素。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 我们应该怎样在小学语文课中向学生渗透美誉教育呢?
  一、要创设美的氛围
  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课堂需要美。”教育应努力让学生长期处在“美”的氛围之中,在具体独特,意境空间中打动学生的灵魂,激荡学生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一堂语文课,要想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十分重要。它取决于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氛围中最有价值、 最活跃的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0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课文《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教师可播放配乐的朗读音响;中间穿插关于趵突泉、大泉鲜活、小泉清澈的图片。这些方法,都能创造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
  二、挖掘美的内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教材中的古诗、散文等都是语言的精华,文章语句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感知语言的无限魅力。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 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文章内容之美。如课文《灯光》,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通过挖掘文章内容,是学生们体会到作者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们感受文章内容带给我们的美!
  三、训练想象,进行美的创造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深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因此,想象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 读者必须调动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艺术想象力, 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象。因个体不同因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同一片文章,就会产生多个想象的结果。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在讲完课文后提出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活在当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们通过想象得出结论:小女孩会得到救助生活的很好。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加深的 同学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也为自己生活在新社会里感到幸福。如在学完《荔枝蜜》这篇课文后, 可引导学生重温另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可以这样对学生说: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可以启发我们。像这一课里的蜜蜂, 就启发我们懂得一个很深的道理,蜜蜂对人无所求,而给人呢, 却是极好的东西。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讲体面而无用的。我们学了这些以后, 也来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东西,也可以发人深省 ”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说要做形状虽小,但作用大的螺丝钉,有的说要做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牛;有的说做春蚕,做粉笔,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思索, 在寻求答案,尽管这些回答还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学生对美的纯真的向往。
  语文教学中透析着浓郁的 时代气息,深挚的 情感色彩,丰富的 思想内涵,广博的文史知识,深奥的 人生哲理但是,这些蕴含着作品的人文美,学生能否深刻的体验,还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独具匠心的诱导,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穿针引线,煽风点火,画龙点睛;或点评,引导审美;或感慨,激发情感;或点拨,启示主旨。在语文教学中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美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时也需要教师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能力,从而在一定基础上懂得美、懂得审美意识、并将美育真正地贯穿于教学中。
其他文献
一、知识结构、逻辑推理及相互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乌辛斯基早就指出:“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因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而获得逻辑意义。数学中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遵循科学的逻辑性构成的。  “数学作为一种演绎系统,它的重要特点是,除了它的基本概念以外,其余一切概念都是通过定义引入的
摘 要: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作业;对策;批改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尤为重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对我深有体会的是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策略,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
摘 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的身体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健康态势不利于人们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长此以往,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正因如此,广大民众应当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选择适当的身体锻炼形式,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本文以终身体育的涵义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终身体育教育实施的方略,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终身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小组中通过讨论、交流、游戏、表演、共同调查或实验等形式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能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充分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机会,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除了要在优化小组成员结构;精心备课,优选
摘 要:信息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每一个学生面对与日俱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在校总学时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会学习,主要是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处理;传递媒介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心设计生动的、富有情趣吸引力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活动;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运用英语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