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发生并发展起来的。
(一)借助图文并茂的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本身也注意到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主题图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的这些特色。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l~9的字形,在教学时,可以编成顺口溜:“l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锄头,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游戏恰恰符合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能把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乘法口诀时,常用的有对口令、开火车、比一比等。又如,在学习数的整除时,可以设计“猜数字卡片”游戏,猜猜哪些是质数、合数、奇数或偶数等。通过这些富有乐趣的游戏,课堂气氛会更加热烈,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注意每节课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呢?2.拼成的长方行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3.怎样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叙述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领悟类比迁移的思维方法。
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授予学生能接受的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终生受益。在数学教学中,不同年级的教学,学习方法也会各有不同。例如: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形,按图意要求操作学具、填写作答等;高年级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画线段图,制作简单的单式或复式统计图表等。在这些训练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边做边教方法。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巧和能力。第三步,放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学习方法进行独立操作。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日本心理学家田崎仁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就业、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如果教师及家长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则会形成许多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写作业时边写边玩;不能独立学习;学习用品随意乱放。
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1.课前预习。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
2.课后复习。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复习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就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学会听课,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要由会听到听会,促使学生养成善思、勤思、深思的习惯。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此外,认真完成作业和检验、改错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责编侯艳星)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发生并发展起来的。
(一)借助图文并茂的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本身也注意到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主题图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的这些特色。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l~9的字形,在教学时,可以编成顺口溜:“l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锄头,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游戏恰恰符合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能把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乘法口诀时,常用的有对口令、开火车、比一比等。又如,在学习数的整除时,可以设计“猜数字卡片”游戏,猜猜哪些是质数、合数、奇数或偶数等。通过这些富有乐趣的游戏,课堂气氛会更加热烈,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备课时,教师必须注意每节课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呢?2.拼成的长方行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3.怎样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叙述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领悟类比迁移的思维方法。
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授予学生能接受的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终生受益。在数学教学中,不同年级的教学,学习方法也会各有不同。例如: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形,按图意要求操作学具、填写作答等;高年级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画线段图,制作简单的单式或复式统计图表等。在这些训练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边做边教方法。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巧和能力。第三步,放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学习方法进行独立操作。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日本心理学家田崎仁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就业、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如果教师及家长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则会形成许多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写作业时边写边玩;不能独立学习;学习用品随意乱放。
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1.课前预习。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
2.课后复习。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复习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就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学会听课,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要由会听到听会,促使学生养成善思、勤思、深思的习惯。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此外,认真完成作业和检验、改错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