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校实行高效课堂模式,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选择有效性的教学行为和引领行为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自身条件和学生状况,介绍了在课堂中的一些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目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有些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有些学生方法认识不当,陷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和方法在社会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用途;数学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确实的脑力的艺术。有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外,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并有效促进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同时教师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当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把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其它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它来思考生活和以数学的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
目前的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去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本学期也在不断地探索各种教学行为,下面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有效的常规养成,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
针对所在班级学生基础较差,习惯不是很好的现状,我坚持从小处着手。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把课本、笔记本、演算纸准备好;每周都对本周内容作一次整理;都备好错题本,将每次测验中的错误都整理上去且作出分析;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分层导学案,充分做好预习工作。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通常我们都会非常细致地制定知识目标而且很好地落实它们,但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我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如精心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动机;通过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构建有效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兴趣;课堂教学提问有层次,不一味拔高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取得成功的愉悦感。提问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对他来说恰当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差别,采取差异教学策略
学生差异有几大特征:(1)普遍性:学生在学习的速度、认识的方式和学习的风格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有的学生则习惯形象的直观解释;(2)发展性:学生的个中智力一直都处于发展变化中,这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随时调整教学;(3)可塑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一方面要重视不同的差异存在设计不同的教学,另一方面要重视潜能的开发,因为学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且复杂多样的。我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尽量灵活多变,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的一些策略。
制定差异性、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挑选不同程度的内容,使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得深一点、多一点,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学,有所发展。实行“弹性学习小组”,按智力、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在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考虑到差异中的共性,把学生分为A、B、C三层。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每个学习小组由一个优秀、三个中等级、两个较差的人组成。学生在这种小组中讨论交流,优秀的学生可通过把自己的思维方法教给其他同学,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并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概括本小组的活动成果而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中等学生在交流中,可通过借鉴优秀生的方法,学会思考方法、通过对比可找到自身的差距;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搞懂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使得以后学习、听课的效率都能得到提高。对学生制定分层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当然目标分层不是对号入座,而是动态的,任何学生都可从低到高地攀登。最后分层应具有“保密性”,只要老师心里有数,方便对小组学习进行干预和调控即可,至于如何分成这样的小组一定要对学生“保密”。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的策略
教师要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益,绝不能只顾眼前或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培养。要让学生重视领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思想、观念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深刻、稳定、持久的影响。
虽然在平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目标中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课堂实施中未抓住渗透数学思想的机会;在小结中不重视从数学思想方法上归纳概括;对思想方法的教学缺乏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实施。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加以改善。
1.把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是知识原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思想方法是对概念原理的本质认识,是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所采用数学具体方法的指导原则。它的掌握与运用不是靠临时突击,而是靠反复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定理、性质中逐步形成的。为此努力挖掘蕴含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结合知识有意渗透才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最佳途径。比如数形结合在高中有两个地方是培养的绝好时机:三角和解析几何,在三角中抓住单位圆、三角函数的图像与三角函数的定义不断地进行数与形的互化;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研究中,结合常见的四大曲线的研究反复渗透:曲线的方程是什么?怎么求?从方程可研究出曲线的哪些性质?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系统性和有序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从整体上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对各章节的内容要求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各单元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和训练序列。把握每种数学思想方法明确讲授时机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目标和序列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本单元知识的特点出发,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恰当的难度。如在函数关系的建立这一单元要明目标是确培养建模的思想,但起点要恰当,题目难度要适中,可以先选一次模型、二次模型及简单的分段模型中的较典型例题,关键是培养他们建模的思想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课堂组织采取对话的策略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新的世界相遇,与新的自我相遇。他们必须同新的世界、新的自我、新的其他人对话。鉴于此我们设计的教学环境一定是一种“对话”的环境。
教学中的对话是以教师的指导为特征,对应教学过程的阶段而设计和展开的活动,具有引导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师不要搞“假对话”,即只让学生回答是或否,或让他们只想老师所想,讲老师所讲,要多研究对话的设计策略。教师要做很好的引路人,不能用绳子牵着学生走,这要求教师把一些概念、方法设计成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自己学会它。总之就是一句话: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如在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课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请同学们算一算log4和log16,并求log(16×4)。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log(16×4)与log4和log16的关系。
(3)这一关系推广到一般应表达为什么形式?这个关系式恒成立吗?
(4)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用更一般的数值验算,这能说明该式恒成立吗?应怎么办?
(5)(在学生提出要证明时)问证明是什么意思?(用已知的真理来推导它)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哪块内容与对数有密切联系,从而引导证明策略:化对为指。
(6)鼓励同学类比猜想log=?摇?摇?摇?摇?logM=?摇?摇?摇?摇?并加以说明猜想的理由,并尝试证明。
经过这些实践,我所教的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有趣、有用,而且都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从不布置超过一小时的作业,但学生的成绩在同一层面班级一直位于中上游水平。总之,教师要领会新的课改精神,更新学习观念,全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一味搞题海战,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落在实处,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目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有些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有些学生方法认识不当,陷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和方法在社会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用途;数学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确实的脑力的艺术。有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外,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并有效促进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同时教师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当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把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其它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它来思考生活和以数学的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
目前的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去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本学期也在不断地探索各种教学行为,下面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有效的常规养成,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
针对所在班级学生基础较差,习惯不是很好的现状,我坚持从小处着手。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把课本、笔记本、演算纸准备好;每周都对本周内容作一次整理;都备好错题本,将每次测验中的错误都整理上去且作出分析;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分层导学案,充分做好预习工作。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通常我们都会非常细致地制定知识目标而且很好地落实它们,但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我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如精心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动机;通过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构建有效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兴趣;课堂教学提问有层次,不一味拔高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取得成功的愉悦感。提问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对他来说恰当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差别,采取差异教学策略
学生差异有几大特征:(1)普遍性:学生在学习的速度、认识的方式和学习的风格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有的学生则习惯形象的直观解释;(2)发展性:学生的个中智力一直都处于发展变化中,这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随时调整教学;(3)可塑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一方面要重视不同的差异存在设计不同的教学,另一方面要重视潜能的开发,因为学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且复杂多样的。我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尽量灵活多变,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的一些策略。
制定差异性、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挑选不同程度的内容,使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得深一点、多一点,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学,有所发展。实行“弹性学习小组”,按智力、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在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考虑到差异中的共性,把学生分为A、B、C三层。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每个学习小组由一个优秀、三个中等级、两个较差的人组成。学生在这种小组中讨论交流,优秀的学生可通过把自己的思维方法教给其他同学,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并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概括本小组的活动成果而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中等学生在交流中,可通过借鉴优秀生的方法,学会思考方法、通过对比可找到自身的差距;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搞懂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使得以后学习、听课的效率都能得到提高。对学生制定分层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当然目标分层不是对号入座,而是动态的,任何学生都可从低到高地攀登。最后分层应具有“保密性”,只要老师心里有数,方便对小组学习进行干预和调控即可,至于如何分成这样的小组一定要对学生“保密”。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的策略
教师要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益,绝不能只顾眼前或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培养。要让学生重视领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思想、观念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深刻、稳定、持久的影响。
虽然在平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目标中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课堂实施中未抓住渗透数学思想的机会;在小结中不重视从数学思想方法上归纳概括;对思想方法的教学缺乏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实施。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加以改善。
1.把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是知识原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思想方法是对概念原理的本质认识,是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所采用数学具体方法的指导原则。它的掌握与运用不是靠临时突击,而是靠反复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定理、性质中逐步形成的。为此努力挖掘蕴含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结合知识有意渗透才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最佳途径。比如数形结合在高中有两个地方是培养的绝好时机:三角和解析几何,在三角中抓住单位圆、三角函数的图像与三角函数的定义不断地进行数与形的互化;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研究中,结合常见的四大曲线的研究反复渗透:曲线的方程是什么?怎么求?从方程可研究出曲线的哪些性质?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系统性和有序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从整体上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对各章节的内容要求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各单元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和训练序列。把握每种数学思想方法明确讲授时机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目标和序列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本单元知识的特点出发,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恰当的难度。如在函数关系的建立这一单元要明目标是确培养建模的思想,但起点要恰当,题目难度要适中,可以先选一次模型、二次模型及简单的分段模型中的较典型例题,关键是培养他们建模的思想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课堂组织采取对话的策略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新的世界相遇,与新的自我相遇。他们必须同新的世界、新的自我、新的其他人对话。鉴于此我们设计的教学环境一定是一种“对话”的环境。
教学中的对话是以教师的指导为特征,对应教学过程的阶段而设计和展开的活动,具有引导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师不要搞“假对话”,即只让学生回答是或否,或让他们只想老师所想,讲老师所讲,要多研究对话的设计策略。教师要做很好的引路人,不能用绳子牵着学生走,这要求教师把一些概念、方法设计成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自己学会它。总之就是一句话: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如在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课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请同学们算一算log4和log16,并求log(16×4)。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log(16×4)与log4和log16的关系。
(3)这一关系推广到一般应表达为什么形式?这个关系式恒成立吗?
(4)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用更一般的数值验算,这能说明该式恒成立吗?应怎么办?
(5)(在学生提出要证明时)问证明是什么意思?(用已知的真理来推导它)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哪块内容与对数有密切联系,从而引导证明策略:化对为指。
(6)鼓励同学类比猜想log=?摇?摇?摇?摇?logM=?摇?摇?摇?摇?并加以说明猜想的理由,并尝试证明。
经过这些实践,我所教的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有趣、有用,而且都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从不布置超过一小时的作业,但学生的成绩在同一层面班级一直位于中上游水平。总之,教师要领会新的课改精神,更新学习观念,全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一味搞题海战,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落在实处,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