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作文爱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要解决学生怕作文的问题,就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独特而出众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作文 情感 感受能力 认识能力 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综合体。要写好文章,核心是“意”,唯有努力把“炼意”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写作过程作为锤炼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妙笔生花”这一系列的成语,道出了写作成功者的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但这个境界,似乎高不可攀。就小学生来说,往往对自己写的东西不知所措,是否可以这样写?这样写好吗?老师会欣赏吗?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习作缺乏自信心。让学生爱上习作,这在语文教学中是一大难题,学生最怕作文,让最害怕的事变成最有信心的事,极富挑战意味。我在这里重点研究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
  要培养学生喜爱作文的情感,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相信并尊重学生,努力发现学生作文实践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和进步。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生动,写了与众不同的内容,错别字很少,等等,都应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作文中有了毛病,不仅不能指责,反而要以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话语,跟他们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哪些地方写得好,并送上几句期待的话,学生就会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习作情趣不断提高。
  二、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呢?“生活即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求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感受体味。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了丰富的生活,大脑里贮存诸多新的信息,才会有丰富的形象思维,不断产生新感受、新见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之不尽。”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用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一)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今天的小学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在家中很少干活、做事,没有经历,故谈不上感受。著名作家孙犁说:“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
  (二)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让活动过程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和遐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组织学雷锋、植树活动,组织春游、秋游,组织野炊。在老师指导下,筹划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及时抽查读书新得,提出修改意见,公布优秀的课外习作,培养写作尖子,并让他们带动全体。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内心感受,怎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
  三、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无疑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的任务。其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实现心灵的自我开放。
  作文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就要激励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实现心灵的自我开放。要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尽情地书写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入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教师便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使其不断提高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从表象中悟出深刻的哲理。
  习作不是原封不动地把生活推给读者,而是对生活表象的挖掘、提炼。这就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滤出事物的本质,有独到的发现,鼓励学生多方面阅读以扩大信息量。各种文学作品叠彩纷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深深沉浸于审美的愉悦体验中,这对发展健康个性,提供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四、培养学生独特而出众的创新能力
  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做法如下
  (一)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目前,小学生作文缺乏新意,例如:写“青松”必须想到“先烈”,写“春雨”想到“党的温暖”,写“铺路石”想到“默默无闻者”,“春蚕、蜡烛”似乎成了老师的代名词,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大都反映“助人为乐”的主题,等等。为了克服学生作文思想内容上的思维定势,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对作文思想内容进行逆向或多向思维,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促使学生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保持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三)要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总之,作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抒发自己情感的空间。这样,一定能让学生像“卫星”一样,在“火箭”的推动下,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创作的宇宙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正确进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旨在推动小学语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多教育者开始重视语文教学方法,但诗歌教学仍然被大部分教育者忽视。诗歌注重对意境的体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部分
摘 要: 留白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留白艺术更能够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留白作用,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留白艺术 教学运用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书法创作中有留白,在绘画过程中有留白,
摘 要: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每个教师都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语文课堂。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其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习惯养成阶段,其教学有效性对每个学生都有深远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地担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开阔眼界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在的教学中,小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知识、能力与情感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当前知识型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有效贯彻,但是在能力培养上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开放性的,教师应当是教语文,而非教课文,课堂应当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学,而不是单方面地将书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其次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积累 运用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升初中采取就近
摘 要: 学龄初期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喜欢动,老师要顺应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趣”味弥漫课堂,用“趣”激活汉语拼音教学。  关键词: 汉语拼音教学 情境 游戏 趣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的入门课,是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字最基础的知识,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让孩子们接受,并快乐学习呢?我认为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即使离开了教师和课堂,也能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背景: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病因不详、成年期发病、进行性累及多个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样症状、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