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关于教什么与怎样教的讨论还在继续。毋庸讳言,新课改下的课堂,技术化让语文教学进入了另一个拐点。“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让语文教学“回家”,成为课改10年反思大多数同仁的呼声。回家,回归到汉语文教学的轨道中去。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触摸文字的温度,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应然状态。笔者以为,要实现这样的追求,需要我们教者多一些儿童的视角。
一.教会孩子常用的阅读方法
方法指导是多了还是少了?现实的情形是方法的确不少,缺的是真正属于阅读的方法,多的是那些为应试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也是阅读的传统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学会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边读边圈点批注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进入文本进入文字,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孩子在学完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在自读中圈点批注。具体要求:1.结构。在文章结构上明显起到总领全文或总结全文的段落;在段与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段落中的中心句。2.内容。突显文章主旨的抒情议论句、段;文章中直接体现主旨的重点的段落。3.语言。好词好句,关注修辞;对人物、场面作细节性描写的好段。
根据要求,学生放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一位学生阅读后的圈画摘录:
1.第(1)小节: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2.第(2)小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周围短短的你(改为“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3.第(3)小节: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4.第(6)小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打开一块雪,露出地面……便罩住了。5.第(7)小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6.第8小节全段。7.第9小节: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8.第10小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质朴,博学的人。9.第13小节:“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10.第16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11.第22小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2.第23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这孩子一下子就画出了十二处之多。为什么要圈画出这些句子呢?这位学生这样解说:
第(1)小节“但那是却是我的乐园”是第二到第八小节的总领句。
第(2)小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管住了第(2)小节。(有同学补充,“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概写,“单是……”下面是围绕着“无限趣味”来写的)还有第(3)小节“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第六(6)小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第(7)小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第(9)小节“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第(16)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第(23)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几个句子都是所在段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第(8)小节是过渡段,写出心中的困惑和对百草园的依恋。第(6)小节的“扫开一块雪”这段描写用了大量的动词,细节性地描写了捕鸟。第(10)小节是对先生肖像的描写和对先生的评论。第(13)小节是写老师发怒的神态。第(22)小节是描写了先生读书的样子,很传神。
如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意识地做这样的圈画和批注,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对一些精彩段落稍加关注,也就能清楚地把握作者的笔法特点。
属于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通过充分朗读,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使之学会披文入情,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处,才能品悟出语言的味道。
二.教会孩子读出文中的“我”
阅读教学,我们教者常常抛开了学生,一厢情愿地解读文本,强拉死拽地把孩子引入教者自以为完美的教学框架中,以教参或者我们教者的解读代替了孩子的阅读体验,使得富有情味的语文,失去了原有的鲜美滋味,人为地拉开了文本与孩子的距离。无论是课本中的经典文本,还是我们日常阅读的文章,大多表达的是一种人之常情。文章中不仅有作者这个“我”,读者也能从中读出“我”来。引导孩子读出文中的“我”,也许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这个“我”。
和孩子们一起读鲁迅,研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孩子们在文字之间穿行,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我”。
读“百草园”,读出文字背后的“我”,描述“我”的心情:
肥胖的黄蜂,真想用手去摸一摸,一定软软的吧;油蛉和蟋蟀的叫声,不再烦人,唱歌般动听;云雀的高飞,那样的惊喜,用羡慕的眼神追着云雀飞;按一按斑蝥,意外地冒出一阵烟雾;拔何首乌,始终不相信没有像人样的,终于弄坏了泥墙根;覆盆子,好可爱,好馋人,真想再吃一颗,酸酸的,甜甜的……
听长妈妈讲故事,带着一种期待,还有紧张,真为书生的命运担心;老和尚真高明,一眼就看出了机关。那小盒子有那么大的魔力啊,真是神奇!后来呢,后来呢?真想弄个水落石出……
雪地捕鸟,是多么的兴奋啊,满眼的洁白。安顿好一切,静静地等待,屏住呼吸,看鸟雀跑到竹筛底下了,好欣喜啊。快拉,快拉!那么地着急!跑过去一看,一只都没有或者只有三四只啊,怎么不像闰土的父亲捕的那样多呢!好失望呢!
这样的阅读,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立刻鲜活起来,好像就在眼前,与孩子们的生活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与孩子们的情感有那么多的相通之点。这样的阅读,让孩子们兴味盎然,充满着一种发现“我”之存在的情趣。
三.站在孩子的立场预设教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教”的作为和学生“学”的作为,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我们在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人地位的同时,不应该否定教师作用的发挥。“以学定教”,教者必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组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设问要帮助孩子找到走进文本深处的路径,为孩子打开看到文本美丽风景的窗户。
和孩子们理解三味书屋的生活,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孩子们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迂回在文字里,体会、发现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和情感。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句话中“称为”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到依据。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这个环节,孩子们了解了寿镜吾先生,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先生的态度。
2.“三味书屋”有趣吗?
小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课堂上,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还可以玩游戏、画绣像。
追问:一样是玩,在三味书屋中,与在“百草园”中玩,有差别吗?
3.“三味书屋”无味吗?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单调呢!
“到园里的人”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不爽啊!
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类的问题不能问先生,否则先生就“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郁闷!
读的那书,真的别扭,比现在学的文言文难多了。——不懂!
联系“戒尺”、“罚跪”等介绍一下私塾,拓展一下关于那匾那画,拜孔子。适度点评一下旧教育。
这次的教学我没有刻意地把三味书屋的生活联系到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应该更贴近孩子,更容易走进鲁迅的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尝试,让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多一些儿童视角,也许可以看到更广远的天空。多一些儿童的视角教语文,需要回到我们语文学科的原点,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充分吸纳汉语言传统的教学经验,去创新去多元。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更接近语文,更接近孩子,更接近生活的需要。
丁卫军,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通州。本文编校;剑 男
一.教会孩子常用的阅读方法
方法指导是多了还是少了?现实的情形是方法的确不少,缺的是真正属于阅读的方法,多的是那些为应试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也是阅读的传统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学会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边读边圈点批注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进入文本进入文字,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孩子在学完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在自读中圈点批注。具体要求:1.结构。在文章结构上明显起到总领全文或总结全文的段落;在段与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段落中的中心句。2.内容。突显文章主旨的抒情议论句、段;文章中直接体现主旨的重点的段落。3.语言。好词好句,关注修辞;对人物、场面作细节性描写的好段。
根据要求,学生放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一位学生阅读后的圈画摘录:
1.第(1)小节: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2.第(2)小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周围短短的你(改为“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3.第(3)小节: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4.第(6)小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打开一块雪,露出地面……便罩住了。5.第(7)小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6.第8小节全段。7.第9小节: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8.第10小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质朴,博学的人。9.第13小节:“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10.第16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11.第22小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2.第23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这孩子一下子就画出了十二处之多。为什么要圈画出这些句子呢?这位学生这样解说:
第(1)小节“但那是却是我的乐园”是第二到第八小节的总领句。
第(2)小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管住了第(2)小节。(有同学补充,“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概写,“单是……”下面是围绕着“无限趣味”来写的)还有第(3)小节“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第六(6)小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第(7)小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第(9)小节“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第(16)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第(23)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几个句子都是所在段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第(8)小节是过渡段,写出心中的困惑和对百草园的依恋。第(6)小节的“扫开一块雪”这段描写用了大量的动词,细节性地描写了捕鸟。第(10)小节是对先生肖像的描写和对先生的评论。第(13)小节是写老师发怒的神态。第(22)小节是描写了先生读书的样子,很传神。
如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意识地做这样的圈画和批注,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对一些精彩段落稍加关注,也就能清楚地把握作者的笔法特点。
属于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通过充分朗读,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使之学会披文入情,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处,才能品悟出语言的味道。
二.教会孩子读出文中的“我”
阅读教学,我们教者常常抛开了学生,一厢情愿地解读文本,强拉死拽地把孩子引入教者自以为完美的教学框架中,以教参或者我们教者的解读代替了孩子的阅读体验,使得富有情味的语文,失去了原有的鲜美滋味,人为地拉开了文本与孩子的距离。无论是课本中的经典文本,还是我们日常阅读的文章,大多表达的是一种人之常情。文章中不仅有作者这个“我”,读者也能从中读出“我”来。引导孩子读出文中的“我”,也许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这个“我”。
和孩子们一起读鲁迅,研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孩子们在文字之间穿行,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我”。
读“百草园”,读出文字背后的“我”,描述“我”的心情:
肥胖的黄蜂,真想用手去摸一摸,一定软软的吧;油蛉和蟋蟀的叫声,不再烦人,唱歌般动听;云雀的高飞,那样的惊喜,用羡慕的眼神追着云雀飞;按一按斑蝥,意外地冒出一阵烟雾;拔何首乌,始终不相信没有像人样的,终于弄坏了泥墙根;覆盆子,好可爱,好馋人,真想再吃一颗,酸酸的,甜甜的……
听长妈妈讲故事,带着一种期待,还有紧张,真为书生的命运担心;老和尚真高明,一眼就看出了机关。那小盒子有那么大的魔力啊,真是神奇!后来呢,后来呢?真想弄个水落石出……
雪地捕鸟,是多么的兴奋啊,满眼的洁白。安顿好一切,静静地等待,屏住呼吸,看鸟雀跑到竹筛底下了,好欣喜啊。快拉,快拉!那么地着急!跑过去一看,一只都没有或者只有三四只啊,怎么不像闰土的父亲捕的那样多呢!好失望呢!
这样的阅读,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立刻鲜活起来,好像就在眼前,与孩子们的生活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与孩子们的情感有那么多的相通之点。这样的阅读,让孩子们兴味盎然,充满着一种发现“我”之存在的情趣。
三.站在孩子的立场预设教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教”的作为和学生“学”的作为,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我们在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人地位的同时,不应该否定教师作用的发挥。“以学定教”,教者必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组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设问要帮助孩子找到走进文本深处的路径,为孩子打开看到文本美丽风景的窗户。
和孩子们理解三味书屋的生活,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孩子们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迂回在文字里,体会、发现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和情感。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句话中“称为”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到依据。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这个环节,孩子们了解了寿镜吾先生,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先生的态度。
2.“三味书屋”有趣吗?
小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课堂上,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还可以玩游戏、画绣像。
追问:一样是玩,在三味书屋中,与在“百草园”中玩,有差别吗?
3.“三味书屋”无味吗?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单调呢!
“到园里的人”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不爽啊!
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类的问题不能问先生,否则先生就“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郁闷!
读的那书,真的别扭,比现在学的文言文难多了。——不懂!
联系“戒尺”、“罚跪”等介绍一下私塾,拓展一下关于那匾那画,拜孔子。适度点评一下旧教育。
这次的教学我没有刻意地把三味书屋的生活联系到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应该更贴近孩子,更容易走进鲁迅的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尝试,让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多一些儿童视角,也许可以看到更广远的天空。多一些儿童的视角教语文,需要回到我们语文学科的原点,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充分吸纳汉语言传统的教学经验,去创新去多元。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更接近语文,更接近孩子,更接近生活的需要。
丁卫军,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通州。本文编校;剑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