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新发现马克思
MEGA2的最大价值是,它发现了一大部分不为人知的、以前从未发表过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述,其中有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曾发表。在这方面,MEGA2作出过贡献并引起过轰动,它分别在20年代和30年代首次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于1939—1941年首次发表,在当时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MEGA2继续发表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并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著述的看法。相当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和文章是在近几年得以发现,并首次发表出来的。马克思汗牛充栋的经济学手稿都从属于贯彻他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写作规划,它们发表在MEGA2第2部分中,而MEGA2第2部分将于2007年编辑完毕。马克思许多经典著述的原始手稿被再度发掘出来,如马克思1844年撰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82年首次按照马克思实际书写的原始形式发表于MEGA第1部分第2卷。直到2003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手稿的一部分才按照实际写作顺序发表出来,而发表这一未写完与未发表的著作的全部章节,要等到2008年。MEGAMEGA2还开始整理流传下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终生撰写和搜集的大量笔记、摘录和旁注。如今,将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的各种研究与他们亲手编辑的手稿联系起来,学者才刚刚有可能形成有关他们研究过程的清晰观念。尤其是,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未完成的代表作,而直到目前,学者才有可能再现马克思走向它的漫长研究之路。
二、通向《资本论》的漫长道路
有三个重要情况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资本论》的看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迄今尚未发表的马克思手稿被发掘出来了,其效果可以同发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大纲》的效果相提并论。如果说《大纲》以前就被彻底发掘出来了,并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与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认真研究,那么它首次发表(1939—1941年)20多年后,人们对《资本论》的认识已有所改观。只是这一次,反响来得更为迅速。根据MEGA近年来的出版进程,我们已知道,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下的,不是一份草稿,而是四份草稿。我们还知道,他根本未完成自己的研究。他于1883年去世时,《资本论》尚在写作之中,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解之谜”。此时MEGA发表他未完成的手稿,包括那些还要在未来几年中发表出来的手稿,会澄清他通向《资本论》的漫长道路上的各个阶段,更多地告诉我们他的研究过程。
第一个重要情况是,MEGA开始出版马克思自1844年直至他去世所写下的诸多笔记。这些笔记将为我们提供展示马克思在德国、巴黎、布鲁塞尔,最后是自1849年起在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资料。迄今,这些笔记只有少数发表出来了,对它们的研究,今后还要持续几年。马克思于1850年至1853年在大英博物馆写下的伦敦笔记,24个笔记之中的12个发表于MEGA、IV/7、IV/8、IV/9(1983年至1991年出版)。它们足以向我们展示一幅马克思著述的新景观,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许多早期草稿是同上述笔记一同发表的,而且还有更多的要这样发表。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重点研究货币理论以及当时有关货币的讨论。在写于1851年的早期简短提纲《反思》、《金银条块》、《完成的货币体系》中,他是依照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日常市场交易的情况处理货币关系的。在日常市场交易的表面现象下,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这种结构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所要解释和揭示的。但是,仔细看看这一真实的表面现象,就很清楚,并非所有的货币所有者或财富所有者都是真正均等或均等自由地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尽管他们都介入了市场。因此,马克思于1857—1858年将自己这种关注落实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个草稿,它处理的题材正是:按照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即像实际行动者及政治经济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处理交换(或市场)关系、货币关系。还有,早在1850—1851年,马克思就意识到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货币与信用体系,他致力于反驳古典经济学家,说货币不仅是“遮蔽物”,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决不是“中性”的。1854—1855年,马克思就已准备将自己的笔记用于全面批驳当时流行的正统货币理论,即货币与银行学派。他的明确志向是对货币危机提出一种更为理想的解释,因为货币危机是大规模危机的一部分,这场大规模危机自1825年起周期性地震撼着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在1850—1854年的经济学研究中专注于货币与金融,但又超出这一范围之外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的现实世界的原因。
第二个重要情况是,MEGA第2部分第3卷第1至6分册刊登了马克思1861—1863年手稿的完整文本(1976至1982年出版)。实际上,这是马克思继1857—1858年的《大纲》后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撰写的第二个草稿,同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这一创新之作密切相关。i861年,马克思开始写作自己许诺的第三章“资本章”,以便衔接前两章(商品章与货币章)。这前两章已于1859年出版,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的专著系列的第一分册。只是,第二个草稿有一些部分已于1905—1910年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出版了,而全部手稿的绝大部分尚未出版。这是一份规模庞大的研究手稿,马克思在手稿中处理了构成《资本论》第一、二、三卷内容的题材。手稿无论是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是在对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上,都极富新的见地。这里,马克思首次处理了许多以李嘉图学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未解之谜与问题。而像“绝对地租”这样的著名问题,是李嘉图与他的门徒们都无法解决的。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结尾,马克思向读者许诺说,他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格为什么以及如何不可避免地区别于价值,解释并非由人类劳动生产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以及如何能够具有价格。第一个谜团将借助对竞争的分析来解开,第二个谜团将借助对地租的分析来解开。1861年夏,马克思开始认真地处理这些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谜团。在这一过程中,他构造了新概念和方案,如“成本价格”、“生产价格”,他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竞争过程的分析细分为彼此平行的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进而带来不同的价格调节形式(“市场价值”与“生产价格”)。最初,他认真地尝试着分析商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特殊形式及其“价值化”的特殊模式,同时考虑到, 剩余价值首先要在“工业资本”领域中生产出来,还要分摊给“52业资本”。他解释了长期平均利润率会趋于降低,还解释利润与地租作为特殊的形式来自于同一源头,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尽管马克思在1861年准备像他两年前预想的那样撰写下一章即资本章,但他却停留在广博与长久的研究过程中。他的1861—1863年手稿为我们认识他的思想建树提供了难得的角度。它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简短地分析了这种转化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最后成果是论述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关系“整体性”的最初草稿。
完整发表1861—1863年手稿,改变了我们对已然为人们所了解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由于我们此时阅读这一部分时,可以对照马克思相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文本,显然这一部分不是作为政治经济学史(或后来被称为《资本论》第4卷)的最初草稿来撰写的,而是作为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组成部分来撰写的。在这些论述、讨论、分析中,马克思仔细审查了政治经济学迄今的未解之谜,他提出自己的理论,既对立于古典学派的教条,也对立于一些社会主义者,因为前者试图掩盖自己所发现的矛盾,后者提出了这些矛盾,却没有能力将它们解释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特征。这使得我们始终意识到,马克思的志向不仅在于批判各种范畴、普遍的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现代科学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而同样在于反驳和推翻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的错误理论,即“专业经济学家”的通行观点,甚至为他(与恩格斯)自1844--1845年以来提出的社会科学新构想赢得“科学的荣耀”。为了反驳“斯密的教条”,马克思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尤其是资本积累过程。在分析和批判魁奈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自己关于再生产体系的看法,指明了以后很久(在20世纪50年代)才再度提出的增长理论。他认为有义务说明,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
自从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来,很清楚,马克思最晚在着手写作《资本论》之前改变了原初的计划。马克思学者研究1857—1858年手稿为的是发现,到底是什么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是什么影响他改变了彻底而系统地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这一原初方案。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为这样一种想法所困扰,即马克思作出了太多的牺牲,或者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事实上,马克思起步于六册写作计划(从资本到世界市场),可能是在1866年改变为四册写作计划,这样做显然是要将自己限定于原初计划中第1分册的话题:资本。这一点,他在众所周知的《资本论》第1、2、3卷中多多少少有所意识。1858年的六册写作计划变更于60年代早期,我们如今掌握了马克思这一时期写下的一系列手稿,能够更好地判断原初计划实际上经历了哪些变化。显然,这不是一夜之间改变的,而是随着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一步步改变的。正在制订之中的新计划的许多草稿散见于手稿中。既然我们可以在1857—1858年《大纲》手稿中以及各封信件中(马克思致恩格斯、拉萨尔、库格曼)找出这一计划,如今便能够认真地判定,马克思为何、如何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地改变了原初计划。如果我们看到1863年他最后且极其详细的计划,就可以看出正在制订之中的《资本论》的结构。显然,马克思将原初的六册计划的很大部分(像工资理论、地租理论、竞争法则、对信用与银行的分析)纳入了新的结构。
第三个显著情况是写于1863—1865年的《资本论》的第三个草稿发表出来了。首先,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第1卷的一个完整文本,它分为6章,还是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接下来的3章分别处理的应当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及工资问题。第5章处理的,应当是资本积累。只有处理“生产的直接过程的结果”的手稿最后一章,即第6章,留存下来了。在1988年出版的MEGA II/4.1中,它同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的第一个手稿编排在一起。它处理资本的循环过程,是在1865年上半年写下的。从某些方面说,它比马克思后来自1870年开始为第2卷写下的各份草稿更为完整。例如,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分析货币的流通过程卷入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显然,他仍在遵循1863年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对货币流通的分析要在第3卷结尾处起到一个重要作用。MEGA II/4.2刊登了马克思于1864—1865年为《资本论》第3卷写下的第一个而且实际上是惟一完整的草稿,它出版于1992年,属首次发表。这样,1865年,马克思才刚刚有了《资本论》较为完整的草稿——像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那样,第l卷手稿遗失的五章除外。1866年2月13日,马克思致信恩格斯,告诉后者手稿已“完成”,只是“极其凌乱”,“除了我自己,谁也不能编辑它,包括你也不行”。
我们一直在等待MEGA II/4.3的出版,它包括马克思主要是在1867—1868年紧随《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写下的所有小篇幅手稿。所有这些小篇幅草稿与片段都属于《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有些覆盖了这些卷次某一章节的主题。它们表明,马克思仍在继续研究。尤其是1864—1865年为第3卷写下的巨幅手稿,它向我们展示出马克思为第3卷进行的研究在何种程度上尚未完成的诸多细节:论述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但许多或大或小的细节问题尚未处理,论述的总体结构尚在制订之中,作者尚在尝试各种思路,试图找出论述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理论”的恰当方法与形式。马克思在写作这一手稿时,展示出一条在政治经济学中极富争议的思路:工资普遍与巨幅上涨是否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工人阶级状况造成不利?马克思没有发表这些内容,因为这样就会提前发表过多涉及《资本论》第3卷主题的内容。实际上,马克思有关内容的第2部分,尤其是处理工资普遍增长所带来的总体影响的那些内容,超出了第3卷手稿的主题,在第3卷手稿中,这一问题仅在第2部分第5章中有所触及。尽管马克思没有发表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从中推测出,较之他在1864—1865年手稿中所写的来说,他原准备在第3卷中论述更多关于工资率总体趋势与行业联盟作用的内容。
将这一手稿当作一个整体,则论述的全部线索便一目了然了,但马克思在心目中做的大部分分析尚未具备,它们留给读者的问题多于答案。举两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在论述商业资本的第4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里有确实需要探究的问题:商业利润、竞争、商业资本的变化、商业领域工人的工资、商业资本的剥削模式。马克思实际上两度处理商业资本问题。在这一部分,他要解释,当商业资本成其为商业资本时,它都有哪些特殊作用。但大部分问题都没有答案。处理利润与信用的第五部分无非是将一些摘录和最初的草稿收录在一起,加上许多笔记。无疑,马克思尚未完成他于1865年进行的研究。 他尚在寻找解决主要理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找表述研究结论的理想形式。
现在,我们来说说一种类似的情况,即第四个情况:发表马克思1868—1882年写下却从未发表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的问题。马克思是在1867—1868年冬季开始重新致力于《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紧接着第1卷发表之后。在2004年,马克思写于1881—1882年的研究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的最早手稿系列,即八个不同的完整文本,首次发表出来了(MEGA II/14)。2006年又出版另外两卷NEGA卷次,随之MEGA第2部分将出版完毕,它将首次让我们接触到流传下来的马克思写于1868年与1881年、但未发表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MEGA II/4.3与MEGA II/11)。这一系列为《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撰写的手稿以及马克思为《资本论》第1卷从一版到下一版而一再撰写和组织的大段文字,使得我们可以来讨论《资本论》第四草稿,即马克思于1883年去世时未完成的最后一个草稿。
我们期望将来看到MEGA2即MECA IV发表愈来愈多的马克思笔记和摘录。它们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思路,来理解马克思实际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在通向《资本论》的道路上还计划做什么。例如,当他写作第一个草稿时,不仅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还从一部专门论述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危机即1857—1858年危机的著作中搜集了各种摘录和材料。这些摘录和材料可以在他论述危机的著作中找到,这部著作以前从未出版过,它将刊登于MEGA IV/14。它向我们展示出,马克思首先是个侧重经验的研究人员,他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危机,即1857—1858年危机的过程。这一过程侵袭了所有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还侵袭了它们的殖民地。马克思研究了这一危机在所有相关国家的发展,尤其极其细致地研究了货币与信用危机的发展,他实际上计划撰写一部有关著作。他于1862年撰写第二草稿时,再次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作了摘录。同时,他研读了斯密、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研究了从工厂立法到银行与信用规章的各种问题的大量议会报告。他写作第2草稿和第3草稿时,研究了欧洲经济史,但也研究了像北美、主要欧洲强权海外殖民地这些其他地区的历史。他于1867年写作《资本论》第l卷最后一个文本时,研究了日本改良,为的是提供一个明显的实例。70年代,他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但选择性更强,重点研究货币与信用史,包括银行史,甚至包括银行运作手段。马克思生平的最后一个时期,自1870年起,他的笔记更为重要,因为他以前同恩格斯保持的通信此时已中断,恩格斯已搬到伦敦来住,同马克思几乎每天见面。恩格斯保留了他截止1870年收到的马克思写的信件,在编辑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时使用了其中一些信件,尤其是1868年作为某种写作准备而写下的信件。马克思的有些构想留在手稿中,除了这些手稿外,恩格斯要依靠自己仔细研读的那些笔记,搜寻马克思倾向于做哪些修改、如何做修改的迹象。
三、重读《资本论》
借助MEGA2,我们同样认识到马克思改写、重新组织和润色《资本论》时付出的艰苦努力。从1867年开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始终认为第1卷是未完成的工作,筹划着修改任何地方,甚至等到接下来的第2卷和第3卷发表后,重写第l卷整部著作。1881年12月,他在准备《资本论》第3版时,还对这一结果不满意。他更喜欢自己于1872—1875年亲自加工的法文版,这一版是对德文第1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德文第2版——的修订与改写。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翻译之作,而是第1卷经修订和扩充的版本。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版本有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后来,由于他一直希望按期出版第2卷和第3卷,他计划对第1卷的整个文本作更大规模的改写(马克思1881年12月13日致丹尼尔逊的信)。涉及到马克思正处于改写《资本论》第1卷的未完成过程中,所有迄今不为人知的补充性材料都首次发表在MEGA中:为重新组织文本而做的亲笔记录(MEGA II/6、MEGA II/8)、1871年12月至1872年1月写下的篇幅庞大的手稿“《资本论》第1卷增补与改动”和他亲笔写下的许多(增补性)注释(MEGA IU6、MEGA 11/8)、还有——最后却并非最为次要——马克思写进自己的《资本论》德文第l版和第2版样书的旁注(MEGA 1I/6、MEGA II/8)。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修缮《资本论》第1卷第l部分的文本,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人士,也不容易理解他在这里试图说些什么。因此,马克思以自我批评式的坦诚态度断定,自己的论述方式有时是错误的。就1873年出版的德文第2版(MEGA II/6)、翻译与出版于1872—1875年的法文版(MEGA II/7)而言,他修订和增添了许多段落,更为严谨地论述了论据。例如,他省略了第1章的双重结构与一个有关价值形式发展过程的附录,代之以经过大幅度修订的第1章,在这新的第1章里,他将自己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扩展为结尾处的整个一段。在法文版中,他扩展了机器与大工业一章(第15章)中的论据,提出了“资本的有机竞争”的概念,加上了有关所谓“竞争理论”的论述,改写了资本积累章的大部分文字,并在这一章中首次对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区别作出了分析。他还扩充了“工资的国家性差别”(第22章),而它在第1版中本来只是很短的一段。显然,马克思在70年代还在计划处理世界市场问题与国家间的竞争问题。这样,较之他在这一章中所展示的情况(MECA II/7第484页),“价值规律”还要经历更为深远的“变化”。
MEGA刊登了马克思亲自编辑的《资本论》第l卷的所有文本,包括出版于1867年的德文版第1版(MEGA II/5)、出版于1872年的德文第2版(MEGA II/6)、马克思同译者密切合作的1872—1875年法文版(MEGA II/7)、马克思做出文字准备和口头提示的1884年德文第3版——在他于1877年写下一大段索引以及在他的《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样书中,他注明这一段文字要纳入新的德文版。恩格斯1890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4版(MEGA II/10)也做了修订。恩格斯留意了马克思的许多提示,但未始终遵从这些提示,尤其没有遵从马克思在法文版中对有关段落的提示。因此,MEGA II/10再现了恩格斯1890年的第l卷文本,加上了一个附录(共占文本60页),它汇集了马克思认为适于编入下一个德文版、但恩格斯由于各种原因未纳入这一版的各段文字。这样, MEGA就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文本基础,而不仅是充裕的文字证明,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使是《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平生也未写作完毕,关于第1卷的主题,他并未下最终定论。
四、马克思晚年与《资本论》
按照通常的看法,马克思晚年陷入绝望。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他甩手不干了,失去了信心与思路,再没有准备为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而完成最终文本。马克思的传记作者无所不知地说,他常常为疾病所折磨,后来则承受了家庭悲剧。在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传记作者眼中,晚年的马克思成了一位业余研究人员,为了个人兴趣与消遣而从事研究。幸亏MEGA2的编辑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了,我们可以勾画马克思从1867年到1883年他去世前实际上都做了什么。这一时期,他实质上未发表任何属于他未完成的庞大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东西。他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写了一章,批判杜林对政治经济学史的态度,除了这篇相当短的文章和《资本论》第1卷的两个文本外,他似乎放弃了政治经济学的写作。
现在,我们更清楚了:早在1867—1868年冬,马克思就在准备《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从1870年开始,尽管他常常或长或短地为疾病所困扰和妨碍,他为第2卷和第3卷写下了一系列手稿,修订和改写了自己以前在60年代写下的手稿,至少部分地修订和改写了它们。他于1880年开始为《资本论》第2卷撰写最后一个长篇手稿(公认为手稿VIII),于1881年夏完成了写作。他于1882年夏为《资本论》第3卷撰写了最后一个手稿,处理利润率、资本的变化、利息问题。还有,马克思在70年代从事的各种研究表明,他从未脱离自己的计划。他研究自己需要研究的东西,以便把握《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未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他始终感兴趣于工业与农业技术史、货币史、信用与银行的运作和发展史,另一方面,他在理论论证的思路上有一个重大欠缺:信用理论、对银行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分析、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按计划完成第3卷前要克服的主要障碍,这两方面显然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里有相当多的问题涉及到马克思始终要掌握的恰当陈述方式。例如,早在1870年,在未发表的第2卷第2手稿中,马克思为自己论述政治经济学而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数学演绎方式,它可取代也优胜于魁奈的天才直觉。他寻找恰当的数学形式,来处理极富变化的资本积累过程。而这是他直至最后的手稿(1881年写下的手稿VIII)都未能完成的一个部分。这肯定是他在70年代晚期研究微积分的一个原因。马克思极其细致地研究俄国与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不是偶然的。他看到,在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正在形成,如俄国由国家引导的工业化、美国农业的工业化。他的研究紧密联系着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理论,因为就他在60年代首次阐发的绝对地租问题来说,他对自己解答得正确与否确实抱有疑虑。为了修正自己的理论,他要研究世界各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农业的发展,因为农业的工业化或许会降低他的绝对地租理论的意义,即使之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因而他需要一个不同的、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自1868年起,马克思以同样的热情总结了他对货币与信用的研究。实际上,他在1868年就开始撰写另外一部论述信用与货币理论与历史的笔记。1878年,他重复了这一工作,修缮了另外一部论述近期货币史与世界货币从刚出现到古典“金本位”体制的笔记。在重新研究现代货币与信用体系的过程中,他将研究重点从英国与伦敦以及国际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与纽约上来。在许多地方,他都表明自己准备更为广泛地处理现代信用体系与资本市场,并更为侧重美国,因为美国的信用和股份市场的发展已经超过英国的经验。早在1872—1875年的法文版中,马克思就将自己理论的有效性限定于西欧国家,他没有声称要预见资本主义在俄国或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坚信不同“历史环境”的重要性,明确反对将他的理论当作普遍历史哲学的这样一种误解。在80年代晚期,当他更为密切地研究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时,他将英国当作资本主义发展的古典模式,再度对它加以思考。他意识到通向资本主义的不同道路,意识到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中的多样性,意识到资本主义并未衰退,而是完全占据着支配地位。自1873年起,大萧条扭曲了商业循环的“规则性”进程,马克思对这一现象的看法清楚地表明,他是多么密切地联系经验研究来进行理论分析的。1879年,他致信丹尼尔逊说,对当时的危机这一新现象进行细致研究,无论是对于经验研究者来说,还是对专业理论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封信中,他提到现代资本主义正在改变结构。而这就是他解释《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延迟出版的方式。
五、结论
随着MEGA公开发表了新的资料,几十年来支配“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的诸多对马克思著作的解释被证明是错误的。例如,阿尔都塞学派几十年来一直支配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它的主要信条完全为MEGA提供的证据所证伪。在“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并没有什么“认识论上的断层”,马克思从未否认历史,他批判了当年的“历史学派”,但坚持对历史发展过程加以理论总结,用“历史的理性”来描述这种发展的基本逻辑,以此作为理论论述的基石。他多次批判黑格尔派及其对辩证法的运用,但未拒绝黑格尔的遗产。他阐发了自己对于极富诡辩性的辩证性论证的看法(这是他著名的“阐述方法”),这种看法蕴涵着对辩证推论的运用以及对它的有意识限定,因而他从未依赖概念的纯逻辑本身。所有这些都是对阿尔都塞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教条的致命打击,尽管阿尔都塞学派是对斯大林主义(马列主义教条)的反叛,它们都有此前已发表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马克思著述提供的纯文本证据作依据。尽管MEGA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它最终也会消解我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哪一个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据说说了什么或有意说什么的神话能够胜过他们著作的出版,没有哪个今天仍大行其道的传闻能够胜过基于明确证据的学术讨论。这就是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书写的原始形式刊登他们实际书写的情况。一旦我们意识到,在过去与现在,参与讨论都要援引作者写下的文本,而作者并不认为这是最终定论,它只是对尚未充分阐述出来的理论构想的初步阐述,那么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讨论,即关于所谓“转型问题”的无休止的讨论,看起来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转变为政治宣传性口号,是马克思、恩格斯深恶痛绝的职业政客的恶习。它们等到MEGA编辑完毕,顷刻间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对立面,即目前仍流行于英语世界的庸俗“反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也会一样。而社会科学中异端思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超越传统学科界限并激励当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那条传统,将摆脱神化与虚假托词而持续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文 慧]
MEGA2的最大价值是,它发现了一大部分不为人知的、以前从未发表过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述,其中有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曾发表。在这方面,MEGA2作出过贡献并引起过轰动,它分别在20年代和30年代首次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于1939—1941年首次发表,在当时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MEGA2继续发表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并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著述的看法。相当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和文章是在近几年得以发现,并首次发表出来的。马克思汗牛充栋的经济学手稿都从属于贯彻他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写作规划,它们发表在MEGA2第2部分中,而MEGA2第2部分将于2007年编辑完毕。马克思许多经典著述的原始手稿被再度发掘出来,如马克思1844年撰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82年首次按照马克思实际书写的原始形式发表于MEGA第1部分第2卷。直到2003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手稿的一部分才按照实际写作顺序发表出来,而发表这一未写完与未发表的著作的全部章节,要等到2008年。MEGAMEGA2还开始整理流传下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终生撰写和搜集的大量笔记、摘录和旁注。如今,将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的各种研究与他们亲手编辑的手稿联系起来,学者才刚刚有可能形成有关他们研究过程的清晰观念。尤其是,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未完成的代表作,而直到目前,学者才有可能再现马克思走向它的漫长研究之路。
二、通向《资本论》的漫长道路
有三个重要情况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资本论》的看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迄今尚未发表的马克思手稿被发掘出来了,其效果可以同发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大纲》的效果相提并论。如果说《大纲》以前就被彻底发掘出来了,并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与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认真研究,那么它首次发表(1939—1941年)20多年后,人们对《资本论》的认识已有所改观。只是这一次,反响来得更为迅速。根据MEGA近年来的出版进程,我们已知道,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下的,不是一份草稿,而是四份草稿。我们还知道,他根本未完成自己的研究。他于1883年去世时,《资本论》尚在写作之中,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解之谜”。此时MEGA发表他未完成的手稿,包括那些还要在未来几年中发表出来的手稿,会澄清他通向《资本论》的漫长道路上的各个阶段,更多地告诉我们他的研究过程。
第一个重要情况是,MEGA开始出版马克思自1844年直至他去世所写下的诸多笔记。这些笔记将为我们提供展示马克思在德国、巴黎、布鲁塞尔,最后是自1849年起在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资料。迄今,这些笔记只有少数发表出来了,对它们的研究,今后还要持续几年。马克思于1850年至1853年在大英博物馆写下的伦敦笔记,24个笔记之中的12个发表于MEGA、IV/7、IV/8、IV/9(1983年至1991年出版)。它们足以向我们展示一幅马克思著述的新景观,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许多早期草稿是同上述笔记一同发表的,而且还有更多的要这样发表。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重点研究货币理论以及当时有关货币的讨论。在写于1851年的早期简短提纲《反思》、《金银条块》、《完成的货币体系》中,他是依照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日常市场交易的情况处理货币关系的。在日常市场交易的表面现象下,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这种结构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所要解释和揭示的。但是,仔细看看这一真实的表面现象,就很清楚,并非所有的货币所有者或财富所有者都是真正均等或均等自由地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尽管他们都介入了市场。因此,马克思于1857—1858年将自己这种关注落实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个草稿,它处理的题材正是:按照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即像实际行动者及政治经济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处理交换(或市场)关系、货币关系。还有,早在1850—1851年,马克思就意识到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货币与信用体系,他致力于反驳古典经济学家,说货币不仅是“遮蔽物”,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决不是“中性”的。1854—1855年,马克思就已准备将自己的笔记用于全面批驳当时流行的正统货币理论,即货币与银行学派。他的明确志向是对货币危机提出一种更为理想的解释,因为货币危机是大规模危机的一部分,这场大规模危机自1825年起周期性地震撼着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在1850—1854年的经济学研究中专注于货币与金融,但又超出这一范围之外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的现实世界的原因。
第二个重要情况是,MEGA第2部分第3卷第1至6分册刊登了马克思1861—1863年手稿的完整文本(1976至1982年出版)。实际上,这是马克思继1857—1858年的《大纲》后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撰写的第二个草稿,同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这一创新之作密切相关。i861年,马克思开始写作自己许诺的第三章“资本章”,以便衔接前两章(商品章与货币章)。这前两章已于1859年出版,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的专著系列的第一分册。只是,第二个草稿有一些部分已于1905—1910年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出版了,而全部手稿的绝大部分尚未出版。这是一份规模庞大的研究手稿,马克思在手稿中处理了构成《资本论》第一、二、三卷内容的题材。手稿无论是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是在对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上,都极富新的见地。这里,马克思首次处理了许多以李嘉图学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未解之谜与问题。而像“绝对地租”这样的著名问题,是李嘉图与他的门徒们都无法解决的。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结尾,马克思向读者许诺说,他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格为什么以及如何不可避免地区别于价值,解释并非由人类劳动生产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以及如何能够具有价格。第一个谜团将借助对竞争的分析来解开,第二个谜团将借助对地租的分析来解开。1861年夏,马克思开始认真地处理这些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谜团。在这一过程中,他构造了新概念和方案,如“成本价格”、“生产价格”,他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竞争过程的分析细分为彼此平行的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进而带来不同的价格调节形式(“市场价值”与“生产价格”)。最初,他认真地尝试着分析商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特殊形式及其“价值化”的特殊模式,同时考虑到, 剩余价值首先要在“工业资本”领域中生产出来,还要分摊给“52业资本”。他解释了长期平均利润率会趋于降低,还解释利润与地租作为特殊的形式来自于同一源头,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尽管马克思在1861年准备像他两年前预想的那样撰写下一章即资本章,但他却停留在广博与长久的研究过程中。他的1861—1863年手稿为我们认识他的思想建树提供了难得的角度。它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简短地分析了这种转化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最后成果是论述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关系“整体性”的最初草稿。
完整发表1861—1863年手稿,改变了我们对已然为人们所了解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由于我们此时阅读这一部分时,可以对照马克思相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文本,显然这一部分不是作为政治经济学史(或后来被称为《资本论》第4卷)的最初草稿来撰写的,而是作为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组成部分来撰写的。在这些论述、讨论、分析中,马克思仔细审查了政治经济学迄今的未解之谜,他提出自己的理论,既对立于古典学派的教条,也对立于一些社会主义者,因为前者试图掩盖自己所发现的矛盾,后者提出了这些矛盾,却没有能力将它们解释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特征。这使得我们始终意识到,马克思的志向不仅在于批判各种范畴、普遍的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现代科学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而同样在于反驳和推翻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的错误理论,即“专业经济学家”的通行观点,甚至为他(与恩格斯)自1844--1845年以来提出的社会科学新构想赢得“科学的荣耀”。为了反驳“斯密的教条”,马克思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尤其是资本积累过程。在分析和批判魁奈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自己关于再生产体系的看法,指明了以后很久(在20世纪50年代)才再度提出的增长理论。他认为有义务说明,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
自从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来,很清楚,马克思最晚在着手写作《资本论》之前改变了原初的计划。马克思学者研究1857—1858年手稿为的是发现,到底是什么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是什么影响他改变了彻底而系统地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这一原初方案。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为这样一种想法所困扰,即马克思作出了太多的牺牲,或者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事实上,马克思起步于六册写作计划(从资本到世界市场),可能是在1866年改变为四册写作计划,这样做显然是要将自己限定于原初计划中第1分册的话题:资本。这一点,他在众所周知的《资本论》第1、2、3卷中多多少少有所意识。1858年的六册写作计划变更于60年代早期,我们如今掌握了马克思这一时期写下的一系列手稿,能够更好地判断原初计划实际上经历了哪些变化。显然,这不是一夜之间改变的,而是随着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一步步改变的。正在制订之中的新计划的许多草稿散见于手稿中。既然我们可以在1857—1858年《大纲》手稿中以及各封信件中(马克思致恩格斯、拉萨尔、库格曼)找出这一计划,如今便能够认真地判定,马克思为何、如何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地改变了原初计划。如果我们看到1863年他最后且极其详细的计划,就可以看出正在制订之中的《资本论》的结构。显然,马克思将原初的六册计划的很大部分(像工资理论、地租理论、竞争法则、对信用与银行的分析)纳入了新的结构。
第三个显著情况是写于1863—1865年的《资本论》的第三个草稿发表出来了。首先,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第1卷的一个完整文本,它分为6章,还是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接下来的3章分别处理的应当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及工资问题。第5章处理的,应当是资本积累。只有处理“生产的直接过程的结果”的手稿最后一章,即第6章,留存下来了。在1988年出版的MEGA II/4.1中,它同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的第一个手稿编排在一起。它处理资本的循环过程,是在1865年上半年写下的。从某些方面说,它比马克思后来自1870年开始为第2卷写下的各份草稿更为完整。例如,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分析货币的流通过程卷入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显然,他仍在遵循1863年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对货币流通的分析要在第3卷结尾处起到一个重要作用。MEGA II/4.2刊登了马克思于1864—1865年为《资本论》第3卷写下的第一个而且实际上是惟一完整的草稿,它出版于1992年,属首次发表。这样,1865年,马克思才刚刚有了《资本论》较为完整的草稿——像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那样,第l卷手稿遗失的五章除外。1866年2月13日,马克思致信恩格斯,告诉后者手稿已“完成”,只是“极其凌乱”,“除了我自己,谁也不能编辑它,包括你也不行”。
我们一直在等待MEGA II/4.3的出版,它包括马克思主要是在1867—1868年紧随《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写下的所有小篇幅手稿。所有这些小篇幅草稿与片段都属于《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有些覆盖了这些卷次某一章节的主题。它们表明,马克思仍在继续研究。尤其是1864—1865年为第3卷写下的巨幅手稿,它向我们展示出马克思为第3卷进行的研究在何种程度上尚未完成的诸多细节:论述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但许多或大或小的细节问题尚未处理,论述的总体结构尚在制订之中,作者尚在尝试各种思路,试图找出论述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理论”的恰当方法与形式。马克思在写作这一手稿时,展示出一条在政治经济学中极富争议的思路:工资普遍与巨幅上涨是否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工人阶级状况造成不利?马克思没有发表这些内容,因为这样就会提前发表过多涉及《资本论》第3卷主题的内容。实际上,马克思有关内容的第2部分,尤其是处理工资普遍增长所带来的总体影响的那些内容,超出了第3卷手稿的主题,在第3卷手稿中,这一问题仅在第2部分第5章中有所触及。尽管马克思没有发表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从中推测出,较之他在1864—1865年手稿中所写的来说,他原准备在第3卷中论述更多关于工资率总体趋势与行业联盟作用的内容。
将这一手稿当作一个整体,则论述的全部线索便一目了然了,但马克思在心目中做的大部分分析尚未具备,它们留给读者的问题多于答案。举两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在论述商业资本的第4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里有确实需要探究的问题:商业利润、竞争、商业资本的变化、商业领域工人的工资、商业资本的剥削模式。马克思实际上两度处理商业资本问题。在这一部分,他要解释,当商业资本成其为商业资本时,它都有哪些特殊作用。但大部分问题都没有答案。处理利润与信用的第五部分无非是将一些摘录和最初的草稿收录在一起,加上许多笔记。无疑,马克思尚未完成他于1865年进行的研究。 他尚在寻找解决主要理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找表述研究结论的理想形式。
现在,我们来说说一种类似的情况,即第四个情况:发表马克思1868—1882年写下却从未发表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的问题。马克思是在1867—1868年冬季开始重新致力于《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紧接着第1卷发表之后。在2004年,马克思写于1881—1882年的研究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的最早手稿系列,即八个不同的完整文本,首次发表出来了(MEGA II/14)。2006年又出版另外两卷NEGA卷次,随之MEGA第2部分将出版完毕,它将首次让我们接触到流传下来的马克思写于1868年与1881年、但未发表的《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MEGA II/4.3与MEGA II/11)。这一系列为《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撰写的手稿以及马克思为《资本论》第1卷从一版到下一版而一再撰写和组织的大段文字,使得我们可以来讨论《资本论》第四草稿,即马克思于1883年去世时未完成的最后一个草稿。
我们期望将来看到MEGA2即MECA IV发表愈来愈多的马克思笔记和摘录。它们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思路,来理解马克思实际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在通向《资本论》的道路上还计划做什么。例如,当他写作第一个草稿时,不仅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还从一部专门论述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危机即1857—1858年危机的著作中搜集了各种摘录和材料。这些摘录和材料可以在他论述危机的著作中找到,这部著作以前从未出版过,它将刊登于MEGA IV/14。它向我们展示出,马克思首先是个侧重经验的研究人员,他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危机,即1857—1858年危机的过程。这一过程侵袭了所有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还侵袭了它们的殖民地。马克思研究了这一危机在所有相关国家的发展,尤其极其细致地研究了货币与信用危机的发展,他实际上计划撰写一部有关著作。他于1862年撰写第二草稿时,再次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作了摘录。同时,他研读了斯密、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研究了从工厂立法到银行与信用规章的各种问题的大量议会报告。他写作第2草稿和第3草稿时,研究了欧洲经济史,但也研究了像北美、主要欧洲强权海外殖民地这些其他地区的历史。他于1867年写作《资本论》第l卷最后一个文本时,研究了日本改良,为的是提供一个明显的实例。70年代,他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但选择性更强,重点研究货币与信用史,包括银行史,甚至包括银行运作手段。马克思生平的最后一个时期,自1870年起,他的笔记更为重要,因为他以前同恩格斯保持的通信此时已中断,恩格斯已搬到伦敦来住,同马克思几乎每天见面。恩格斯保留了他截止1870年收到的马克思写的信件,在编辑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手稿时使用了其中一些信件,尤其是1868年作为某种写作准备而写下的信件。马克思的有些构想留在手稿中,除了这些手稿外,恩格斯要依靠自己仔细研读的那些笔记,搜寻马克思倾向于做哪些修改、如何做修改的迹象。
三、重读《资本论》
借助MEGA2,我们同样认识到马克思改写、重新组织和润色《资本论》时付出的艰苦努力。从1867年开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始终认为第1卷是未完成的工作,筹划着修改任何地方,甚至等到接下来的第2卷和第3卷发表后,重写第l卷整部著作。1881年12月,他在准备《资本论》第3版时,还对这一结果不满意。他更喜欢自己于1872—1875年亲自加工的法文版,这一版是对德文第1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德文第2版——的修订与改写。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翻译之作,而是第1卷经修订和扩充的版本。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版本有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后来,由于他一直希望按期出版第2卷和第3卷,他计划对第1卷的整个文本作更大规模的改写(马克思1881年12月13日致丹尼尔逊的信)。涉及到马克思正处于改写《资本论》第1卷的未完成过程中,所有迄今不为人知的补充性材料都首次发表在MEGA中:为重新组织文本而做的亲笔记录(MEGA II/6、MEGA II/8)、1871年12月至1872年1月写下的篇幅庞大的手稿“《资本论》第1卷增补与改动”和他亲笔写下的许多(增补性)注释(MEGA IU6、MEGA 11/8)、还有——最后却并非最为次要——马克思写进自己的《资本论》德文第l版和第2版样书的旁注(MEGA 1I/6、MEGA II/8)。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修缮《资本论》第1卷第l部分的文本,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人士,也不容易理解他在这里试图说些什么。因此,马克思以自我批评式的坦诚态度断定,自己的论述方式有时是错误的。就1873年出版的德文第2版(MEGA II/6)、翻译与出版于1872—1875年的法文版(MEGA II/7)而言,他修订和增添了许多段落,更为严谨地论述了论据。例如,他省略了第1章的双重结构与一个有关价值形式发展过程的附录,代之以经过大幅度修订的第1章,在这新的第1章里,他将自己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扩展为结尾处的整个一段。在法文版中,他扩展了机器与大工业一章(第15章)中的论据,提出了“资本的有机竞争”的概念,加上了有关所谓“竞争理论”的论述,改写了资本积累章的大部分文字,并在这一章中首次对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区别作出了分析。他还扩充了“工资的国家性差别”(第22章),而它在第1版中本来只是很短的一段。显然,马克思在70年代还在计划处理世界市场问题与国家间的竞争问题。这样,较之他在这一章中所展示的情况(MECA II/7第484页),“价值规律”还要经历更为深远的“变化”。
MEGA刊登了马克思亲自编辑的《资本论》第l卷的所有文本,包括出版于1867年的德文版第1版(MEGA II/5)、出版于1872年的德文第2版(MEGA II/6)、马克思同译者密切合作的1872—1875年法文版(MEGA II/7)、马克思做出文字准备和口头提示的1884年德文第3版——在他于1877年写下一大段索引以及在他的《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样书中,他注明这一段文字要纳入新的德文版。恩格斯1890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4版(MEGA II/10)也做了修订。恩格斯留意了马克思的许多提示,但未始终遵从这些提示,尤其没有遵从马克思在法文版中对有关段落的提示。因此,MEGA II/10再现了恩格斯1890年的第l卷文本,加上了一个附录(共占文本60页),它汇集了马克思认为适于编入下一个德文版、但恩格斯由于各种原因未纳入这一版的各段文字。这样, MEGA就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文本基础,而不仅是充裕的文字证明,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使是《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平生也未写作完毕,关于第1卷的主题,他并未下最终定论。
四、马克思晚年与《资本论》
按照通常的看法,马克思晚年陷入绝望。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他甩手不干了,失去了信心与思路,再没有准备为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而完成最终文本。马克思的传记作者无所不知地说,他常常为疾病所折磨,后来则承受了家庭悲剧。在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传记作者眼中,晚年的马克思成了一位业余研究人员,为了个人兴趣与消遣而从事研究。幸亏MEGA2的编辑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了,我们可以勾画马克思从1867年到1883年他去世前实际上都做了什么。这一时期,他实质上未发表任何属于他未完成的庞大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东西。他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写了一章,批判杜林对政治经济学史的态度,除了这篇相当短的文章和《资本论》第1卷的两个文本外,他似乎放弃了政治经济学的写作。
现在,我们更清楚了:早在1867—1868年冬,马克思就在准备《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从1870年开始,尽管他常常或长或短地为疾病所困扰和妨碍,他为第2卷和第3卷写下了一系列手稿,修订和改写了自己以前在60年代写下的手稿,至少部分地修订和改写了它们。他于1880年开始为《资本论》第2卷撰写最后一个长篇手稿(公认为手稿VIII),于1881年夏完成了写作。他于1882年夏为《资本论》第3卷撰写了最后一个手稿,处理利润率、资本的变化、利息问题。还有,马克思在70年代从事的各种研究表明,他从未脱离自己的计划。他研究自己需要研究的东西,以便把握《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未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他始终感兴趣于工业与农业技术史、货币史、信用与银行的运作和发展史,另一方面,他在理论论证的思路上有一个重大欠缺:信用理论、对银行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分析、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按计划完成第3卷前要克服的主要障碍,这两方面显然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里有相当多的问题涉及到马克思始终要掌握的恰当陈述方式。例如,早在1870年,在未发表的第2卷第2手稿中,马克思为自己论述政治经济学而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数学演绎方式,它可取代也优胜于魁奈的天才直觉。他寻找恰当的数学形式,来处理极富变化的资本积累过程。而这是他直至最后的手稿(1881年写下的手稿VIII)都未能完成的一个部分。这肯定是他在70年代晚期研究微积分的一个原因。马克思极其细致地研究俄国与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不是偶然的。他看到,在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正在形成,如俄国由国家引导的工业化、美国农业的工业化。他的研究紧密联系着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理论,因为就他在60年代首次阐发的绝对地租问题来说,他对自己解答得正确与否确实抱有疑虑。为了修正自己的理论,他要研究世界各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农业的发展,因为农业的工业化或许会降低他的绝对地租理论的意义,即使之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因而他需要一个不同的、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自1868年起,马克思以同样的热情总结了他对货币与信用的研究。实际上,他在1868年就开始撰写另外一部论述信用与货币理论与历史的笔记。1878年,他重复了这一工作,修缮了另外一部论述近期货币史与世界货币从刚出现到古典“金本位”体制的笔记。在重新研究现代货币与信用体系的过程中,他将研究重点从英国与伦敦以及国际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与纽约上来。在许多地方,他都表明自己准备更为广泛地处理现代信用体系与资本市场,并更为侧重美国,因为美国的信用和股份市场的发展已经超过英国的经验。早在1872—1875年的法文版中,马克思就将自己理论的有效性限定于西欧国家,他没有声称要预见资本主义在俄国或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坚信不同“历史环境”的重要性,明确反对将他的理论当作普遍历史哲学的这样一种误解。在80年代晚期,当他更为密切地研究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时,他将英国当作资本主义发展的古典模式,再度对它加以思考。他意识到通向资本主义的不同道路,意识到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中的多样性,意识到资本主义并未衰退,而是完全占据着支配地位。自1873年起,大萧条扭曲了商业循环的“规则性”进程,马克思对这一现象的看法清楚地表明,他是多么密切地联系经验研究来进行理论分析的。1879年,他致信丹尼尔逊说,对当时的危机这一新现象进行细致研究,无论是对于经验研究者来说,还是对专业理论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封信中,他提到现代资本主义正在改变结构。而这就是他解释《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延迟出版的方式。
五、结论
随着MEGA公开发表了新的资料,几十年来支配“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的诸多对马克思著作的解释被证明是错误的。例如,阿尔都塞学派几十年来一直支配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它的主要信条完全为MEGA提供的证据所证伪。在“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并没有什么“认识论上的断层”,马克思从未否认历史,他批判了当年的“历史学派”,但坚持对历史发展过程加以理论总结,用“历史的理性”来描述这种发展的基本逻辑,以此作为理论论述的基石。他多次批判黑格尔派及其对辩证法的运用,但未拒绝黑格尔的遗产。他阐发了自己对于极富诡辩性的辩证性论证的看法(这是他著名的“阐述方法”),这种看法蕴涵着对辩证推论的运用以及对它的有意识限定,因而他从未依赖概念的纯逻辑本身。所有这些都是对阿尔都塞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教条的致命打击,尽管阿尔都塞学派是对斯大林主义(马列主义教条)的反叛,它们都有此前已发表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马克思著述提供的纯文本证据作依据。尽管MEGA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它最终也会消解我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哪一个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据说说了什么或有意说什么的神话能够胜过他们著作的出版,没有哪个今天仍大行其道的传闻能够胜过基于明确证据的学术讨论。这就是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书写的原始形式刊登他们实际书写的情况。一旦我们意识到,在过去与现在,参与讨论都要援引作者写下的文本,而作者并不认为这是最终定论,它只是对尚未充分阐述出来的理论构想的初步阐述,那么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讨论,即关于所谓“转型问题”的无休止的讨论,看起来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转变为政治宣传性口号,是马克思、恩格斯深恶痛绝的职业政客的恶习。它们等到MEGA编辑完毕,顷刻间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对立面,即目前仍流行于英语世界的庸俗“反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也会一样。而社会科学中异端思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超越传统学科界限并激励当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那条传统,将摆脱神化与虚假托词而持续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文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