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走马上任后,马不停蹄地着手兴革,为了不想让故宫只是个古文物的展场,台北故宫成立“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多元化经营,成为首要课题,除了创造利润,更殷切期盼培养出优秀人才,创造这个年代出类拔萃的代表作传世。
周院长看到世界各国博物馆多角化经营的蓬勃发展,也兴起筹设“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的使命感,期使博物馆的专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她说:“故宫文物之美举世有名,如何让它活化、变得更有价值,要靠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元素相助。”在“行政院”刘兆玄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她顺利取得台北故宫对面闲置甚久的“卫勤学校”5公顷的地作为育成中心的设立地点。她规划将育成中心分成展场、教室、工坊、数字中心等几大项目,网罗各类人材。
得到充分授权后,她开始积极筹划育成中心的蓝图。该计划是与产业合作,让有创意、有设计才华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在甄选人才后,先培养他对古文物的兴趣,但不是要框限他的创作思想,更不希望他抄袭、复制;而是教他如何将文物的感觉深植入心后再反刍,创造出更有代表性的东西出来。
第二阶段,则筛选出有思想、有创意又兼具美感设计的人加以培训,接受再教育,但以不扼杀其想象力为主,在技术、技巧上给予视觉和感官上的体认。通过这两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设计师及文物创作者。
成为正式设计师之后,可以独立设计成品或者选择与育成中心结合的产业合作,帮他们做产业设计。例如台北故宫已与高科技的计算机厂和电视生产制造商有共识,希望未来做产业结合,将典藏文物的图像用激光打在计算机的外壳上,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身价。目前已有台达电提出申请合作,并且赠送台北故宫一台120吋的高画质电视墙供参考,希望针对他们的产品做些有文化意涵的设计,争取海外市场的订单。
也有家具制造商和成衣商希望能用故宫的某些图腾作为装饰,但故宫都还在考虑中。周院长说:“要撷用故宫的文物做装饰,不是花钱就可以的。很多人都低估古文物的价值,以为出钱就可以合作。这样不啻是糟踏文物之美,也亵渎文物的创作者,这是故宫所不乐见的。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好,才可以推出,就算是仿古品也是丝毫不得马虎。”
在她细心呵护下,“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有了雏型,周院长与东京和奥赛两家博物馆长交流时提出她的构想,对方都颇感钦佩和高度的兴趣,希望能参考台北故宫的蓝图做为借镜。坐而谈不如起而行,在周院长的运筹帷幄下,已展开行动,她曾约见作词人方文山,谈他如何创作出《青花瓷》、《兰亭序》两首歌,并且鼓励他多做这类发扬中华文化之美的歌曲。周院长表示,如果他能继续将典藏文物平易近人地融入歌词中,将更容易引人入胜,这也是属于育成中心创作的一环。
育成中心从生活美学开始,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质量提升,成为创意产业的摇篮,进而为台湾的产业界培养人材。
让典藏艺术发扬光大
保护古物看似简单,其实艰辛;目前台北故宫只开放部份明、清朝代的文物供学术研究之用,只有少数的文史学家可在院内图书馆阅览;育成中心的设计者可没这个福气,为了维护古文物的安全,未来设计者只能在展场观看实物,台北故宫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所以要看尽国宝,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没有遍览古文物前,设计者还是以自行创作为主。
周功鑫院长表示,每一个年代都会有不同的代表作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育成中心也能发崛出当代艺术家或工艺家也就很值得了。与产业界结合所得之盈余可以再投资培育人才,或做保护国宝之用。除了创新也顾及守旧;眼见故宫修缮国宝的专业人员愈来愈少,周功鑫院长对人才凋零很着急,要如何解决这隐忧?育成中心亟须训练一批有爱心、手艺佳,又懂得保护国宝之专业人才,必要时得送往海外训练,以免古文物修复工作的人才断层。
她在故宫服务27年,并于10年前转进学界,一手创建辅仁大学博物馆研究所,教学相长让她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她深谙国宝维护的重要性,像瑞士Basel博物馆为了馆藏,特别举办世界第一次为艺术而举行的公投。周院长指出:起因是为了该馆获美国环球航空的老板捐赠其收藏一批,包括毕加索等人的名画,但在赠与契约中载明“若该家族出问题时可以索回”。不幸的是日后该家族没落,真的出问题,后代子孙要讨回这些文物,这些瑰宝一旦没了,该博物馆就失去代表性,为留住这批国宝而办公投,最后政府也不得不向全民屈服,同意出一大笔资金将文物买回来。
古文物的保存不论是上述所言的问题,还是运送途中的破损或年久失修、蛀虫、腐蚀所造成的损伤,都仰赖修复古物的工作人员,因此培育修缮专业人员和培育设计者一样地重要。只是人才难觅、培植不易;现代年轻人大多活泼好动,有谁喜欢坐在恒温恒湿的房间内戴着显微镜,拿着针尖似的器材一丁点一丁点的修修补补?
没有兴趣是做不来这个苦差事,兴趣怎么来的?必须从小养成。如果一个人手再巧,技术再好,但从来不进故宫看展览的人,他会修补得好古文物吗?答案显而易见。台北故宫打算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接受文化洗礼。周院长坚信:教育要从小做起。课本里没教的,用文化感染是最直接的方法,她从儿童习艺中心和小区内对古文物有兴趣的小朋友中选出导览志工,用童言童语讲述孩子能听得懂的内容,有了文化的熏陶,相信下一代会比我们更爱艺术,且更富而好礼。
台北故宫文物展售中心也应大三通带动大陆旅客抢购现象,2小时内销售150万新台币佳绩出现,均可看出古物原创受消费者喜爱程度,让厂商受到鼓舞,台北故宫以“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为出发,期能早日达到“形塑典藏新活力,创造故宫新价值”的目标,两岸故宫在今年有多项创举,带动全世界瞩目眼光,相信故宫文物将永存人间、也在你我之间。
周院长看到世界各国博物馆多角化经营的蓬勃发展,也兴起筹设“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的使命感,期使博物馆的专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她说:“故宫文物之美举世有名,如何让它活化、变得更有价值,要靠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元素相助。”在“行政院”刘兆玄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她顺利取得台北故宫对面闲置甚久的“卫勤学校”5公顷的地作为育成中心的设立地点。她规划将育成中心分成展场、教室、工坊、数字中心等几大项目,网罗各类人材。
得到充分授权后,她开始积极筹划育成中心的蓝图。该计划是与产业合作,让有创意、有设计才华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在甄选人才后,先培养他对古文物的兴趣,但不是要框限他的创作思想,更不希望他抄袭、复制;而是教他如何将文物的感觉深植入心后再反刍,创造出更有代表性的东西出来。
第二阶段,则筛选出有思想、有创意又兼具美感设计的人加以培训,接受再教育,但以不扼杀其想象力为主,在技术、技巧上给予视觉和感官上的体认。通过这两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设计师及文物创作者。
成为正式设计师之后,可以独立设计成品或者选择与育成中心结合的产业合作,帮他们做产业设计。例如台北故宫已与高科技的计算机厂和电视生产制造商有共识,希望未来做产业结合,将典藏文物的图像用激光打在计算机的外壳上,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身价。目前已有台达电提出申请合作,并且赠送台北故宫一台120吋的高画质电视墙供参考,希望针对他们的产品做些有文化意涵的设计,争取海外市场的订单。
也有家具制造商和成衣商希望能用故宫的某些图腾作为装饰,但故宫都还在考虑中。周院长说:“要撷用故宫的文物做装饰,不是花钱就可以的。很多人都低估古文物的价值,以为出钱就可以合作。这样不啻是糟踏文物之美,也亵渎文物的创作者,这是故宫所不乐见的。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好,才可以推出,就算是仿古品也是丝毫不得马虎。”
在她细心呵护下,“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有了雏型,周院长与东京和奥赛两家博物馆长交流时提出她的构想,对方都颇感钦佩和高度的兴趣,希望能参考台北故宫的蓝图做为借镜。坐而谈不如起而行,在周院长的运筹帷幄下,已展开行动,她曾约见作词人方文山,谈他如何创作出《青花瓷》、《兰亭序》两首歌,并且鼓励他多做这类发扬中华文化之美的歌曲。周院长表示,如果他能继续将典藏文物平易近人地融入歌词中,将更容易引人入胜,这也是属于育成中心创作的一环。
育成中心从生活美学开始,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质量提升,成为创意产业的摇篮,进而为台湾的产业界培养人材。
让典藏艺术发扬光大
保护古物看似简单,其实艰辛;目前台北故宫只开放部份明、清朝代的文物供学术研究之用,只有少数的文史学家可在院内图书馆阅览;育成中心的设计者可没这个福气,为了维护古文物的安全,未来设计者只能在展场观看实物,台北故宫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所以要看尽国宝,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没有遍览古文物前,设计者还是以自行创作为主。
周功鑫院长表示,每一个年代都会有不同的代表作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育成中心也能发崛出当代艺术家或工艺家也就很值得了。与产业界结合所得之盈余可以再投资培育人才,或做保护国宝之用。除了创新也顾及守旧;眼见故宫修缮国宝的专业人员愈来愈少,周功鑫院长对人才凋零很着急,要如何解决这隐忧?育成中心亟须训练一批有爱心、手艺佳,又懂得保护国宝之专业人才,必要时得送往海外训练,以免古文物修复工作的人才断层。
她在故宫服务27年,并于10年前转进学界,一手创建辅仁大学博物馆研究所,教学相长让她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她深谙国宝维护的重要性,像瑞士Basel博物馆为了馆藏,特别举办世界第一次为艺术而举行的公投。周院长指出:起因是为了该馆获美国环球航空的老板捐赠其收藏一批,包括毕加索等人的名画,但在赠与契约中载明“若该家族出问题时可以索回”。不幸的是日后该家族没落,真的出问题,后代子孙要讨回这些文物,这些瑰宝一旦没了,该博物馆就失去代表性,为留住这批国宝而办公投,最后政府也不得不向全民屈服,同意出一大笔资金将文物买回来。
古文物的保存不论是上述所言的问题,还是运送途中的破损或年久失修、蛀虫、腐蚀所造成的损伤,都仰赖修复古物的工作人员,因此培育修缮专业人员和培育设计者一样地重要。只是人才难觅、培植不易;现代年轻人大多活泼好动,有谁喜欢坐在恒温恒湿的房间内戴着显微镜,拿着针尖似的器材一丁点一丁点的修修补补?
没有兴趣是做不来这个苦差事,兴趣怎么来的?必须从小养成。如果一个人手再巧,技术再好,但从来不进故宫看展览的人,他会修补得好古文物吗?答案显而易见。台北故宫打算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接受文化洗礼。周院长坚信:教育要从小做起。课本里没教的,用文化感染是最直接的方法,她从儿童习艺中心和小区内对古文物有兴趣的小朋友中选出导览志工,用童言童语讲述孩子能听得懂的内容,有了文化的熏陶,相信下一代会比我们更爱艺术,且更富而好礼。
台北故宫文物展售中心也应大三通带动大陆旅客抢购现象,2小时内销售150万新台币佳绩出现,均可看出古物原创受消费者喜爱程度,让厂商受到鼓舞,台北故宫以“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为出发,期能早日达到“形塑典藏新活力,创造故宫新价值”的目标,两岸故宫在今年有多项创举,带动全世界瞩目眼光,相信故宫文物将永存人间、也在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