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学生思想,让我们开始审视一种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网络教育。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传统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针对网络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教育方式,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 品德 影响 初探 做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为了贯彻这一要求,学校开展了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形式,由最初的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到教师和学生互动,到请校外人员到学校现身说法等,效果不能说没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无比广泛的信息强烈地冲击着学生思想,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审视一种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网络教育。
今天,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单纯靠“堵”的方式来防范学生是行不通的,“堵”不如“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传统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应该说网络时代对学校传统德育建设模式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利用网络及其资源构建网络德育的内容、方法、体系,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初探。
一、充分认识网络对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 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 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非常便捷。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 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 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 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 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二、针对这些正面与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的放矢,积极寻求教育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并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加以验证:
(一)教育者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教育者应该在不同的场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传播的不同思潮,不可受到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二)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
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三)建立班级QQ群,互相探讨,互相促进
建立班级QQ群,班主任、科任教师在网上跟学生聊天,平等对话。平时不敢说的话,在网络中学生可以大胆地说,教育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许多心声,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收到很大效果。
(四)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发挥空中教育灵活性
教师建立一个网络教育学习平台,将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置于其中,也可以在其中解答,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学习,巩固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在课堂上学不会或者记不住的知识,通过课后在这个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学会了并且得到了巩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知识都得到了飞跃的提高。 (五)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育工作者,建立学校自己的绿色网站
学校应特别培养几个青年电脑教师,让他们精通网络管理,建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学校绿色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学校自己网站传播现实激奋人心的消息,放进有益身心的文章,引导学生向健康的道路前进。
(六)开放学校网络室,将学生留在健康的网络空间
课余时间,学校向学生开放网络室,由电脑教师加强管理,在网站的选择与时间的长短上加以控制,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由于是非盈利性的开放上网,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其中不但学到很多知识,还获得思想的洗礼,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对学生的精神也起到了调节作用,不会像盈利性的网吧一样因长时间的上网而身心疲惫。
(七)加强与政府、家庭联系,构筑不良网吧对学生侵害的防线
尽管各个网吧门口都挂着“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子,但上网者和网吧经营人员却都熟视无睹,以至于一些学生常常出入于网吧,一泡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有的一天要泡几次,有的甚至几天不回家。为了防止此种现象发生,学校应常与政府部门联系,让政府部门不定时检查网吧,发现网吧允许未成年人泡网,即给予罚款或取缔。同时,加强与家长联系,将随便外出泡吧的学生情况向家长汇报,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经过学校、政府、家庭增强监管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打防并举、预防为主,齐抓共管,会收到显著效果。
(八)与家长形成统一意识,让家长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探讨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上网,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方式。实践证明,如此做法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许多家长懂得了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懂得正确引导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同时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家长加强了对孩子上网监管,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话题,笔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初探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多次被评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我们不应该止步于目前的成绩,应继续探索,发挥团队力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要向教育专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网络 品德 影响 初探 做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为了贯彻这一要求,学校开展了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形式,由最初的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到教师和学生互动,到请校外人员到学校现身说法等,效果不能说没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无比广泛的信息强烈地冲击着学生思想,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审视一种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网络教育。
今天,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单纯靠“堵”的方式来防范学生是行不通的,“堵”不如“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传统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
应该说网络时代对学校传统德育建设模式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利用网络及其资源构建网络德育的内容、方法、体系,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初探。
一、充分认识网络对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 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 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非常便捷。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 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 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 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 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二、针对这些正面与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的放矢,积极寻求教育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并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加以验证:
(一)教育者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教育者应该在不同的场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中传播的不同思潮,不可受到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二)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
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三)建立班级QQ群,互相探讨,互相促进
建立班级QQ群,班主任、科任教师在网上跟学生聊天,平等对话。平时不敢说的话,在网络中学生可以大胆地说,教育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许多心声,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收到很大效果。
(四)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发挥空中教育灵活性
教师建立一个网络教育学习平台,将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置于其中,也可以在其中解答,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学习,巩固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在课堂上学不会或者记不住的知识,通过课后在这个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学会了并且得到了巩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知识都得到了飞跃的提高。 (五)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育工作者,建立学校自己的绿色网站
学校应特别培养几个青年电脑教师,让他们精通网络管理,建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学校绿色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学校自己网站传播现实激奋人心的消息,放进有益身心的文章,引导学生向健康的道路前进。
(六)开放学校网络室,将学生留在健康的网络空间
课余时间,学校向学生开放网络室,由电脑教师加强管理,在网站的选择与时间的长短上加以控制,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由于是非盈利性的开放上网,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其中不但学到很多知识,还获得思想的洗礼,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对学生的精神也起到了调节作用,不会像盈利性的网吧一样因长时间的上网而身心疲惫。
(七)加强与政府、家庭联系,构筑不良网吧对学生侵害的防线
尽管各个网吧门口都挂着“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子,但上网者和网吧经营人员却都熟视无睹,以至于一些学生常常出入于网吧,一泡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有的一天要泡几次,有的甚至几天不回家。为了防止此种现象发生,学校应常与政府部门联系,让政府部门不定时检查网吧,发现网吧允许未成年人泡网,即给予罚款或取缔。同时,加强与家长联系,将随便外出泡吧的学生情况向家长汇报,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经过学校、政府、家庭增强监管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打防并举、预防为主,齐抓共管,会收到显著效果。
(八)与家长形成统一意识,让家长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探讨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上网,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方式。实践证明,如此做法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许多家长懂得了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懂得正确引导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同时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家长加强了对孩子上网监管,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助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话题,笔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初探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多次被评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我们不应该止步于目前的成绩,应继续探索,发挥团队力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要向教育专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