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令无数投资者追悔莫及。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买那么多次级住房抵押债券。遗憾的是,当初并不知道。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人们已经对此作出了多角度的反思,但是不管怎样努力,似乎都默认了“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用加强政府监管来减少市场风险,用升级博弈策略来增加操作胜算。问题是,信息注定永远不对称吗?假如信息对称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又将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
市场信息 相对完全
一辆新车,即便是刚从专卖店里提出来的,如果拿到二手车市场上去,卖价也将远远低于新车的价格。因为二手车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柠檬市场”,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比如该车是否出过事故、是否存在隐患、是否原装配件等。所以买家肯定不会相信卖家的话,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风险损失。过低的价格又使得卖家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形成恶性循环。
关于二手车交易,涉及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信息,一类是未知信息。未知信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的公共信息,已经被组织起来的明确的知识,通过咨询理论专家或者查阅相关书籍就可以获得,比如某品牌的质量口碑、某车型的技术特点、某地区的市场平均价格等。另一类是不确定的私有信息,为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人所拥有,必须准确传递出去才能告知他人,比如卖家的用车和保养习惯、买家的真实心理价位等。
显然,不确定的私有信息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目前这一根源已经呈现逐渐消失的迹象,因为不确定的私有信息越来越少,确定的公共信息越来越多。生产技术的进步,让不同车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接近微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车主的信用资料越来越完善。不但某辆车的违章记录、事故记录和维修记录都很容易查找到,甚至二手车买卖双方的历史交易记录和其他信用记录也不难获得。
同时,人类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再多的未知信息都可以被简单搜索到,而且是以电子的速度。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共享的超级信息处理器。鼠标一点,轻松货比三万家。可能不是谁都能“早知”,但是至少没有谁会“晚知”太久。最终的极限情况是完全信息状态,市场参与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
信息以比特的方式存在,相对于以原子方式存在的物质,表现事物更全面,传播速度更快捷,处理方式更容易。比如美国在发射“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寻找地球外文明的时候,最初想带一个人,但是伦理上不允许。最后将表示地球文明外貌和位置的图片、地球上动植物的图形、《地球之声》唱片(各国的问候语和音乐)作为使者,发送到太空。
探测器没有携带具体的人,当然也没有带上关于人类的全部信息,即使明天技术上可以做到,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信息也是有效用的,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把信息按照效用顺序排列,必然存在一个让你效用为零的信息,之后的信息效用都是负的。信息效用为负的意思是,浪费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搜集到的信息还可能对你的选择和判断造成干扰或其他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准完全信息状态:经济人或组织都掌握相对的同样且足够的信息。凡是与某个经济事件相关的信息,不管有多少,该知道的都知道,至少最关键的那部分信息都知道,就足够市场参与者进行判断和选择了。因为不守信用的成本太高,所以整个市场环境也将变得透明和健康,市场主体得到合理的平均利润,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经济运行 相对确定
在准完全信息状态下,信用体系水到渠成。商品的生产是连续的和刚性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分散的和弹性的。如果没有确定的需求信息,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从供求信息的确定性开始延伸,意味着一连串的实名信息和记录,从生产的原材料到流水线的零件、从库存的产品到流通的商品、从消费的标的物到储蓄的预计用途……信息的充分记录和有效管理,就自然积累形成了信用体系。
在准完全信息状态下,按需生产成为可能。工业时代无法搜集需求信息,只能按照一个所谓社会平均的方式进行生产。假如可以搜集到规模需求,生产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将不再是规模,而是设计能力和组合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一个个性化商品的单位成本,跟生产一万个标准化商品的单位成本相差无几。
在准完全信息状态下,品牌将被终结。过去企业为什么要做广告?原因就是资源和需求不对称,广告其实就是在寻求需求过程中的地毯式轰炸。在传统工业社会,商家不知道消费者是谁,也不知道消费者什么时候会来买,所有的广告、推广和所谓树立品牌都是在努力增加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的可能性,但是这些努力不一定必然导致购买行为,只是有一个经验上的概率统计。这并不是说品牌所代表的技术、诚信、服务等要素都不重要了,只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是直接能够见面的情况下,在规模需求可以被搜集起来的情况下,不需要用品牌来曲线沟通了。企业将直接关注客户群、客户需求、需求的个性化等问题,愿意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从而埋下经济危机的种子。但是信息相对对称以后,经济运行的确定性大大增加,自由市场的“自由”是不是会因此而动摇?不会。市场的参与者依然是自由竞争的。是否在购买前亮出消费需求是一件自愿的事情,而且消费储蓄或子币,是一种有限但充分的选择权,依然保留一定的竞争。更何况,自由市场的理论前提,原本就是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定。
理想目标 既对又美
人们往往惊叹几何之美、自然之美,其实科学理论的逻辑之美,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经济学理论创立的时候,理论上假定“理性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件,并且完全信息,能够找到客观真相。也就是说,判断理性人行为好坏的标准,是“对不对”,并且假定总能选择“对”的。这是第一阶段,真理是绝对的,只讨论“对不对”,不讨论“美不美”。
实际的问题是,理性人假定虽然真实,却不美好。完全信息假定虽然美好,却不真实。当时是科技落后的卖方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以无法知道客观的“对不对”,只能根据片段的信息和所谓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自己认为的“对”。这种“自己认为的对”,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其实是“美”的标准。客观的“对不对”,在主观上就是“美不美”。这是第二阶段,因为无法知道“对不对”,只能讨论“美不美”。
随后的经济学理论,因为无法知道什么是客观的“对”,就退一步去研究相对的“对”,或者说“对”的百分比,把经济学变成了概率式猜想(或理性预期)。结果造成理论越来越复杂,距离经济现实却越来越遥远。
在准完全信息状态下,我们就又有机会讨论“对不对”了,理性人又有可能直接知道客观答案,然后去选择“对”的事情。既然大家都能够去选择“对”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没有了“错”。这时候,客观判断的能力是一样的,理性人进行选择的标准是主观偏好。从前,必然有性价比“对”的一个选择,选面包是“对”的,选窝头是“错”的,为了不错,理性人就要相互博弈。现在选什么都是“对”的,没有“便宜”或“吃亏”,自然达成相互和谐的状态。
当我们掌握了相对的相同且足够的信息以后,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理性人就真正“平等”了。当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以后,我们怎么选都是对的,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不同的选择,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就得到了“自由”。这是第三阶段,已经知道“对不对”,仍然只讨论“美不美”。
在此之前,经济危机的阴影不会彻底散去。由于不知道“对不对”,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是“对”还是“错”,就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了。那些无意中做“对”了的企业获得生存发展,做“错”了的则退出市场,自由市场执行丛林法则。这就是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历史成功经验无法复制。当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集体犯错的时候,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准完全信息的明天,经济危机这一名词被送进历史博物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将在新的理论基础上锁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