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公开发表的诗词共39首,1925-1949年的有30首。
毛泽东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注,对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壮举的热情赞颂,对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高亢咏唱,概述了我国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历程。其诗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吞吐万物,涵盖古今,饱含斗争激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对险恶环境的极度藐视,对战胜一切敌人、彻底推翻旧制度的必胜信心,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在诗坛词苑横空出世,绝后空前,独领风骚。
毛泽东称自己的一些诗词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的”,这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他的诗词是在作战行军途中创作的,是直接或间接描写革命战争实践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表达诗人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长沙》是抒发诗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词通过对长沙寒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斗争岁月的追忆,热烈赞美大自然中万物“竞自由”的生机蓬勃的景象,歌颂动荡年代青年战友的革命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概。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诗人像“问天”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诗人为之“怅寥廓”的,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怀。1927年春天,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毛泽东回天无力,心情苍凉,在一个雨天,登临黄鹤楼,面对烟雨中的武汉三镇,面对滔滔的长江流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感慨而赋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加上“莽”和“锁”。把大自然的风云、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政治风云和诗人风云激荡的心融为一体。一句“黄鹤知何去?”使人感慨万千。难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像黄鹤一样?诗人把酒酹江,心潮起伏,为革命的前途忧虑。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革命的旗帜,又英勇地投入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开展了井冈山斗争,建立了瑞金红色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人民革命风起云涌。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首小令。这些诗词形象、生动、全方位地记载了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江月·井冈山》是写黄洋界保卫战,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写红军战旗招展,军号嘹亮,战鼓齐鸣,展现一幅人民战争的壮观图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清平乐·蒋桂战争》写的是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条件,两次人闽,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展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艺术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武装割据”的计划,挺进江西。前者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地行军和“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会师;后者展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艰苦行程。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则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再现“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悲壮征程。两首《渔家傲》,写红军粉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反第一次大“围剿”》写出了红军面对着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一倍以上的进攻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个个同仇敌忾,“天兵怒气冲霄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高度概括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抒写红军取得更伟大的军事胜利。在采取“步步为营”战术的20万敌军面前,“飞将军自重霄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国工农红军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第二次反革命的军事“围剿”。《采桑子·重阳》和《菩萨蛮·大柏地》是两首以抒情为主的词。史诗本来以写实为主,但是毛泽东笔下的战地抒情诗,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挥毫写下的。毛泽东一扫过去文人的悲秋情调,抒写了深秋战地的风光,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既如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又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凭吊旧战场的词,毛泽东一改古代文人凭吊古战场的伤感惆怅,把凭吊变成了赞颂。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描绘和对当年革命战争的追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扬。《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是向中央苏区的告别之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他也实际上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这首词却表现了毛泽东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气度。毛泽东高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展望了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记录了长征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
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步履维艰的转移,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回到了统帅的位置。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毛泽东,在红军二渡赤水,第二次打下遵义,和军委纵队一起跨越娄山关时,写下了悲壮苍凉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读者感受到毛泽东肩上担子的重量,中国革命道路之艰 难。《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1934-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山万水,以“山”为主题写下的三首小令,词中的静和动、高山和红军、物质和精神结合得浑然一体。“倒海翻江卷巨澜”,既是群山在奔腾,云海在奔腾,又是战马在奔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奔腾。“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既是高耸入云的山在顶起摇摇欲坠的天,又是跨上战马的红军战士在顶起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之天。诗人笔下的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的象征。1935年10月,红军翻过岷山后,毛泽东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七律·长征》就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的艺术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用诗化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勾结日寇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红军长征北上是为了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毛泽东带领红军翻岷山,过昆仑,看到昆仑山脉的自然景象,一方面想到对大自然的改造,一方面想到对社会对世界的改造,相信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面对“横空出世”的“莽昆仑”,毛泽东写完《七律·长征》后,诗兴未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情怀,幻化成了奇伟的浪漫主义诗篇。“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清平乐·六盘山》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宣言书。它是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胜利越过六盘山时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对红军长征辉煌成就的总结,表达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念。“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即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分两路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对北国风光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赞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毛泽东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历史使命感。毛泽东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伟业是无与伦比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的结论。
毛泽东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二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一段历史,是压卷之作。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千帆竞发,万炮齐鸣,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经营了三个月的江防要塞,于4月23日占领了国民党政府22年来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毛泽东挥毫赋诗,抒写了一曲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纪实言理,气势恢宏,酣畅淋漓。记述了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历史事实。“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写出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人民解放军正义之师所向披靡,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获得新生,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胜利。诗人告诉人们,天地沧桑,世事变更,绝非冥冥的天意支配和主宰,靠的是人类社会在变革中实现进步的规律这一“人间正道”。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一代伟人已逝,可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精神永在。毛泽东诗词将流传千古。
毛泽东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斗争,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则是对此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他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谱写进每一首诗词的字里行间,通过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运动的深切关注,对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壮举的热情赞颂,对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高亢咏唱,概述了我国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历程。其诗词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吞吐万物,涵盖古今,饱含斗争激情,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对险恶环境的极度藐视,对战胜一切敌人、彻底推翻旧制度的必胜信心,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史诗,在诗坛词苑横空出世,绝后空前,独领风骚。
毛泽东称自己的一些诗词是在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哼成的”,这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他的诗词是在作战行军途中创作的,是直接或间接描写革命战争实践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表达诗人对反军阀斗争和大革命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长沙》是抒发诗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词通过对长沙寒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斗争岁月的追忆,热烈赞美大自然中万物“竞自由”的生机蓬勃的景象,歌颂动荡年代青年战友的革命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气概。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诗人像“问天”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诗人为之“怅寥廓”的,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怀。1927年春天,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毛泽东回天无力,心情苍凉,在一个雨天,登临黄鹤楼,面对烟雨中的武汉三镇,面对滔滔的长江流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感慨而赋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加上“莽”和“锁”。把大自然的风云、大革命失败前夕的政治风云和诗人风云激荡的心融为一体。一句“黄鹤知何去?”使人感慨万千。难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像黄鹤一样?诗人把酒酹江,心潮起伏,为革命的前途忧虑。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烈士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革命的旗帜,又英勇地投入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建立了人民的武装,开展了井冈山斗争,建立了瑞金红色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人民革命风起云涌。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十首小令。这些诗词形象、生动、全方位地记载了我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江月·井冈山》是写黄洋界保卫战,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写红军战旗招展,军号嘹亮,战鼓齐鸣,展现一幅人民战争的壮观图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清平乐·蒋桂战争》写的是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条件,两次人闽,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展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艺术地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红军为了实现“争取江西”,“扩大武装割据”的计划,挺进江西。前者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地行军和“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会师;后者展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艰苦行程。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则写红军冒暑出征,转战赣南,回师闽西,开辟扩大根据地,再现“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悲壮征程。两首《渔家傲》,写红军粉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反第一次大“围剿”》写出了红军面对着在数量上比自己多出一倍以上的进攻革命根据地的敌人,个个同仇敌忾,“天兵怒气冲霄汉”,“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高度概括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反第二次大“围剿”》则抒写红军取得更伟大的军事胜利。在采取“步步为营”战术的20万敌军面前,“飞将军自重霄人”,“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国工农红军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第二次反革命的军事“围剿”。《采桑子·重阳》和《菩萨蛮·大柏地》是两首以抒情为主的词。史诗本来以写实为主,但是毛泽东笔下的战地抒情诗,同样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挥毫写下的。毛泽东一扫过去文人的悲秋情调,抒写了深秋战地的风光,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既如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又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凭吊旧战场的词,毛泽东一改古代文人凭吊古战场的伤感惆怅,把凭吊变成了赞颂。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描绘和对当年革命战争的追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战争的热情颂扬。《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是向中央苏区的告别之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已“基本被搞光了”,他也实际上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中枢之外。这首词却表现了毛泽东高度的乐观、坚韧和从容,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气度。毛泽东高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展望了革命胜利的光辉前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记录了长征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
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步履维艰的转移,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回到了统帅的位置。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毛泽东,在红军二渡赤水,第二次打下遵义,和军委纵队一起跨越娄山关时,写下了悲壮苍凉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读者感受到毛泽东肩上担子的重量,中国革命道路之艰 难。《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1934-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山万水,以“山”为主题写下的三首小令,词中的静和动、高山和红军、物质和精神结合得浑然一体。“倒海翻江卷巨澜”,既是群山在奔腾,云海在奔腾,又是战马在奔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奔腾。“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既是高耸入云的山在顶起摇摇欲坠的天,又是跨上战马的红军战士在顶起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之天。诗人笔下的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是英勇的红军战士的象征。1935年10月,红军翻过岷山后,毛泽东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击溃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七律·长征》就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高度的艺术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用诗化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勾结日寇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红军长征北上是为了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毛泽东带领红军翻岷山,过昆仑,看到昆仑山脉的自然景象,一方面想到对大自然的改造,一方面想到对社会对世界的改造,相信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面对“横空出世”的“莽昆仑”,毛泽东写完《七律·长征》后,诗兴未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情怀,幻化成了奇伟的浪漫主义诗篇。“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发了诗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清平乐·六盘山》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宣言书。它是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胜利越过六盘山时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对红军长征辉煌成就的总结,表达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念。“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则是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即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分两路渡过黄河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大雪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对北国风光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赞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毛泽东是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人民革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历史使命感。毛泽东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伟业是无与伦比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的结论。
毛泽东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二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以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一段历史,是压卷之作。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千帆竞发,万炮齐鸣,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经营了三个月的江防要塞,于4月23日占领了国民党政府22年来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崩溃。毛泽东挥毫赋诗,抒写了一曲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纪实言理,气势恢宏,酣畅淋漓。记述了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历史事实。“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写出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人民解放军正义之师所向披靡,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获得新生,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胜利。诗人告诉人们,天地沧桑,世事变更,绝非冥冥的天意支配和主宰,靠的是人类社会在变革中实现进步的规律这一“人间正道”。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一代伟人已逝,可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精神永在。毛泽东诗词将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