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定要把三坊七巷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在我心中就是那种大隐隐于市的名士。他的从容、渊博,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更加地绵远悠长。
从东街口拐进吉庇巷,这个世界仿佛被不堪噪音之扰的仙人以南后街为中心施了个法术,一下子音量降到了最低。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鸟鸣“声声慢”了,空中的云懒洋洋地伸个懒腰,流连在三坊七巷上空,享受着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虽然已入初冬。可天气却秉承了秋天的味道——风轻,凉爽。
走到十字路口——就是吉庇巷和南后街相交的路口,一栋栋有着南国特色的平房在我眼前一列排开。黑瓦,白墙,朱门,青石。凝神细视,马鞍墙两头翘起的飞檐绘着淡雅的花纹,青龙旁飘浮着朵朵祥云,白荷绽开在四周,浓浓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我沿着南后街往南走着,路边的房子又有了些许变化。依然还是青砖房,造型简洁颇有西洋味道,大多是两层楼,墙面上镶嵌的蓝色百叶窗户已经很少见了。在第二楼有或方或圆的小露台,让人不禁猜想会不会有小情人在这里模仿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演莎翁的经典戏码。
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又冒出一座大院,顶着黑檐的红色外墙上刻着关于林则徐生平事迹的浮雕,浮雕里的林则徐看上去真是正气凛然。哦,原来是到了林则徐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由一座宅院翻修成的,入口的高大朱门上的金色把手几乎和我齐高了。走进展厅,内饰装点着朱红柱子,看上去和外面保持了一致的风格。窗明几净的展厅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墙上的照片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在历尽千般磨难后,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诉说那百年不息的毒品之战。
安静。严肃。令人敬仰。这是展厅里的氛围。我慢慢步出展厅,进入古树丛生的庭院,静下心来悠然自得地欣赏美景:一个小小的幽雅的四合院子,院子中央有浮着荷的一池绿水,一座假山矗立其中,假山脚下有红色锦鲤游弋,在墨绿水草间忽隐忽现。水池旁有一个直径足有两米的大铜缸,大概是年代久了,通体是一种墨黄色,裂痕处还生了青苔。有趣的是,游客大概把它当成了东方版的希腊许愿池,缸底静静地躺着面值不一的硬币,闪烁在阳光下。也许是因为三坊七巷出了许多名人志士,有了灵气,所以才把希望寄托给它?
在林则徐纪念馆游览了一番后,我慢慢往北面走去,准备在三坊七巷的其他坊巷开开眼界。真不巧,每条巷子里的景点都在修复中,没对外开放。我有些沮丧,看到紧闭的木门,真想偷窥一番一睹为快。可门缝间的阵阵凉风让我胆怯地打消了念头,只好心想着那百年前的居民会不会穿着长褂,一甩长辫,坐在天井下的石桌旁赏鱼下棋,顺便再聊聊四书五经,家长里短?
我悻悻地从巷子里退出来,在南后街上游荡着。身边的游客穿梭如织,脸上大多是安然的神色。三坊七巷里看似普通的店面却来头不小:同利肉燕、永和鱼丸……大多是百年老店,阵阵食物的香味,让人不由停下脚步。街道两旁有反映古时人们生活的雕塑:花灯、当铺、刻书……一组组雕塑形象生动,仿佛铸刻的铜人一不小心就会活过来,捻着胡子说着生涩的文言文。
天色不觉暗了下来,我该回家了。出了南后街,身旁再次吵闹起来,各种声响不绝于耳。我乘上公交车,坐在位子上,从窗外望去,三坊七巷在我身后渐渐远去。我扭头看向车尾,三坊七巷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隐士,隔着一层玻璃含笑望着我。
仅一眼,却恍如隔世。
点评:游三坊七巷要用心去体察,用心去思索,才会从中得到不寻常的感悟——三坊七巷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隐士。作者善于驾驭语言,谋篇结构。文章有游踪,景物、观感。作者在以游踪为线索贯穿全文时,恰当地安排了文章的主次详略,突出三坊七巷“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及“安静、严肃、令人敬仰”的特点。文章语言流畅,读来生动形象。
从东街口拐进吉庇巷,这个世界仿佛被不堪噪音之扰的仙人以南后街为中心施了个法术,一下子音量降到了最低。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鸟鸣“声声慢”了,空中的云懒洋洋地伸个懒腰,流连在三坊七巷上空,享受着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虽然已入初冬。可天气却秉承了秋天的味道——风轻,凉爽。
走到十字路口——就是吉庇巷和南后街相交的路口,一栋栋有着南国特色的平房在我眼前一列排开。黑瓦,白墙,朱门,青石。凝神细视,马鞍墙两头翘起的飞檐绘着淡雅的花纹,青龙旁飘浮着朵朵祥云,白荷绽开在四周,浓浓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我沿着南后街往南走着,路边的房子又有了些许变化。依然还是青砖房,造型简洁颇有西洋味道,大多是两层楼,墙面上镶嵌的蓝色百叶窗户已经很少见了。在第二楼有或方或圆的小露台,让人不禁猜想会不会有小情人在这里模仿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演莎翁的经典戏码。
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又冒出一座大院,顶着黑檐的红色外墙上刻着关于林则徐生平事迹的浮雕,浮雕里的林则徐看上去真是正气凛然。哦,原来是到了林则徐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由一座宅院翻修成的,入口的高大朱门上的金色把手几乎和我齐高了。走进展厅,内饰装点着朱红柱子,看上去和外面保持了一致的风格。窗明几净的展厅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墙上的照片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在历尽千般磨难后,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诉说那百年不息的毒品之战。
安静。严肃。令人敬仰。这是展厅里的氛围。我慢慢步出展厅,进入古树丛生的庭院,静下心来悠然自得地欣赏美景:一个小小的幽雅的四合院子,院子中央有浮着荷的一池绿水,一座假山矗立其中,假山脚下有红色锦鲤游弋,在墨绿水草间忽隐忽现。水池旁有一个直径足有两米的大铜缸,大概是年代久了,通体是一种墨黄色,裂痕处还生了青苔。有趣的是,游客大概把它当成了东方版的希腊许愿池,缸底静静地躺着面值不一的硬币,闪烁在阳光下。也许是因为三坊七巷出了许多名人志士,有了灵气,所以才把希望寄托给它?
在林则徐纪念馆游览了一番后,我慢慢往北面走去,准备在三坊七巷的其他坊巷开开眼界。真不巧,每条巷子里的景点都在修复中,没对外开放。我有些沮丧,看到紧闭的木门,真想偷窥一番一睹为快。可门缝间的阵阵凉风让我胆怯地打消了念头,只好心想着那百年前的居民会不会穿着长褂,一甩长辫,坐在天井下的石桌旁赏鱼下棋,顺便再聊聊四书五经,家长里短?
我悻悻地从巷子里退出来,在南后街上游荡着。身边的游客穿梭如织,脸上大多是安然的神色。三坊七巷里看似普通的店面却来头不小:同利肉燕、永和鱼丸……大多是百年老店,阵阵食物的香味,让人不由停下脚步。街道两旁有反映古时人们生活的雕塑:花灯、当铺、刻书……一组组雕塑形象生动,仿佛铸刻的铜人一不小心就会活过来,捻着胡子说着生涩的文言文。
天色不觉暗了下来,我该回家了。出了南后街,身旁再次吵闹起来,各种声响不绝于耳。我乘上公交车,坐在位子上,从窗外望去,三坊七巷在我身后渐渐远去。我扭头看向车尾,三坊七巷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隐士,隔着一层玻璃含笑望着我。
仅一眼,却恍如隔世。
点评:游三坊七巷要用心去体察,用心去思索,才会从中得到不寻常的感悟——三坊七巷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隐士。作者善于驾驭语言,谋篇结构。文章有游踪,景物、观感。作者在以游踪为线索贯穿全文时,恰当地安排了文章的主次详略,突出三坊七巷“喧闹城市间难得的宁静”及“安静、严肃、令人敬仰”的特点。文章语言流畅,读来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