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因此,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但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熟练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既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应对高考之必需。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即对考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不仅要懂得它们在词典上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具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也就是具体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说,学习文言虚词应注重积累课本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不可机械地死记硬背其用法、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去掌握。
从多年来的高考命题看,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两个句子中挑出同一个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一般情况下,一句是所选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课文中的。明晰了考点要求,把握了考查规
律,如果再掌握一定解题技巧,那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就不再是难点。
1典型归类,系统梳理
全面、系统归纳《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时应注意精选意义、用法明确单一的句子,而不要选那些词义、用法尚有争议的句子。例如“而”的用法可如下归类梳理:
1.1用作连词。
1.1.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1.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1.1.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1.1.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1.1.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1.1.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1.1.7表示因果关系。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1.1.8表示目的关系。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2用作通假字。
1.2.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2.2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1.3用作固定结构。“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更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对18个文言虚词都这样条理清晰的归类整理,并找出典型的例句,对其各种用法做到了然于心,解题时就可作为判断参照依据。
2辨明结构、定“性”推断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往往兼有实词和虚词的不同词性,而虚词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词性所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判定其词性的异同来推断用法的异同。例如2009年四川卷第9题中C项,判断“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两句中“因”的异同,两句意义不好理解,但分析一下语法结构,即可作出推断。第一句“因”后跟名词“民钱”,而第二句“因”后却跟动词“持璧”,所以二者词性肯定不同,一个是介词,另一个是连词。
常见的不同用法学生还是能辨析得出的,难就难在部分虚词存在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的现象,如“以”当“因为”讲时,既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连词。例如2008湖南卷第11题B项,判断“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中的“以”的异同。经过分析,两个“以”都作“因为”讲,但它们用法不同,第一句“以”跟的是句子“母夫人老”,是连词;而第二句“以”跟的是代词“之”,是介词。还有同一题的D项,“使与之游,待之极厚”、“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两个“与”都作“和、跟”讲,但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连词。
3因“境”揣想、比照检验
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语境,综合文意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来分析揣摩作出判断。例如2009安徽卷第5题C项中“乐其无已乎”与“其孰能讥之乎”的比较,第二句已经学过应为“副词,表反诘,难道”,而第一句则需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原文为“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联系上下文通观理解,揣知此句之意为:天色已晚,隐溪先生呼我返回,并说“快乐难道没有尽头吗?”在听了此话之后于是我们就和李千户以及道士作别了。这样理解较为通顺合理,所以“其”的解释应与第二句相同。同时,在确定答案之前,还应仔细分析其它选项,检查是否存在疑似相同选项,如果有则需进一步比照判断,然后才能最终定论。
4句位区分、对号入座
一般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和前后词语搭配的关系不同,其意义与用法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位置来判定其用法的异同。比如“其”位于句首动词前,一般是代词;位于代词前,一般是语气副词;位于句中动词后,一般用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2009海南宁夏卷第10题A项“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前句中的“其”位于句首且在动词前,当然是代词;后句“其”则位于句中且在代词“吾”后动词“还”前,所以应是语气副词。再如“为”,用于句首或句中,则是动词或介词;用于句尾,则是语气词。如2009江西卷第10题“何忧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两居中的“为”都位于句尾,当然用法相同。
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高考文言虚词进行训练,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个文言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底线的问题。在了解高中必修所出现的全部虚词的前提下,重点要掌握考纲规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时注意梳理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和用法,注意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类化迁移,反复训练。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即对考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不仅要懂得它们在词典上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具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也就是具体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说,学习文言虚词应注重积累课本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不可机械地死记硬背其用法、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去掌握。
从多年来的高考命题看,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两个句子中挑出同一个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一般情况下,一句是所选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课文中的。明晰了考点要求,把握了考查规
律,如果再掌握一定解题技巧,那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就不再是难点。
1典型归类,系统梳理
全面、系统归纳《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时应注意精选意义、用法明确单一的句子,而不要选那些词义、用法尚有争议的句子。例如“而”的用法可如下归类梳理:
1.1用作连词。
1.1.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1.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1.1.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1.1.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1.1.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1.1.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1.1.7表示因果关系。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1.1.8表示目的关系。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2用作通假字。
1.2.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2.2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1.3用作固定结构。“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更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对18个文言虚词都这样条理清晰的归类整理,并找出典型的例句,对其各种用法做到了然于心,解题时就可作为判断参照依据。
2辨明结构、定“性”推断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往往兼有实词和虚词的不同词性,而虚词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词性所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判定其词性的异同来推断用法的异同。例如2009年四川卷第9题中C项,判断“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两句中“因”的异同,两句意义不好理解,但分析一下语法结构,即可作出推断。第一句“因”后跟名词“民钱”,而第二句“因”后却跟动词“持璧”,所以二者词性肯定不同,一个是介词,另一个是连词。
常见的不同用法学生还是能辨析得出的,难就难在部分虚词存在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的现象,如“以”当“因为”讲时,既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连词。例如2008湖南卷第11题B项,判断“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中的“以”的异同。经过分析,两个“以”都作“因为”讲,但它们用法不同,第一句“以”跟的是句子“母夫人老”,是连词;而第二句“以”跟的是代词“之”,是介词。还有同一题的D项,“使与之游,待之极厚”、“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两个“与”都作“和、跟”讲,但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连词。
3因“境”揣想、比照检验
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语境,综合文意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来分析揣摩作出判断。例如2009安徽卷第5题C项中“乐其无已乎”与“其孰能讥之乎”的比较,第二句已经学过应为“副词,表反诘,难道”,而第一句则需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原文为“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联系上下文通观理解,揣知此句之意为:天色已晚,隐溪先生呼我返回,并说“快乐难道没有尽头吗?”在听了此话之后于是我们就和李千户以及道士作别了。这样理解较为通顺合理,所以“其”的解释应与第二句相同。同时,在确定答案之前,还应仔细分析其它选项,检查是否存在疑似相同选项,如果有则需进一步比照判断,然后才能最终定论。
4句位区分、对号入座
一般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和前后词语搭配的关系不同,其意义与用法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位置来判定其用法的异同。比如“其”位于句首动词前,一般是代词;位于代词前,一般是语气副词;位于句中动词后,一般用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2009海南宁夏卷第10题A项“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前句中的“其”位于句首且在动词前,当然是代词;后句“其”则位于句中且在代词“吾”后动词“还”前,所以应是语气副词。再如“为”,用于句首或句中,则是动词或介词;用于句尾,则是语气词。如2009江西卷第10题“何忧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两居中的“为”都位于句尾,当然用法相同。
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高考文言虚词进行训练,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个文言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底线的问题。在了解高中必修所出现的全部虚词的前提下,重点要掌握考纲规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时注意梳理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和用法,注意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类化迁移,反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