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4年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寒红梨。经连续6年观察,证明该品种适合在辽宁省朝阳地区栽培;寒红梨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60.0g,最大单果重490.0g,成熟时果实底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寒红梨。经连续6年观察,证明该品种适合在辽宁省朝阳地区栽培;寒红梨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60.0g,最大单果重490.0g,成熟时果实底色鲜黄,阳面艳红,有南果梨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0%~16.40%,品质上等。
In 2004 from th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fruit trees imported red pear. After 6 consecutive years of observation, the variety was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Chaoyang area of Liaoning Province. The fruit of Hongli pear was oval with the average weight of 260.0g and the maximum weight of fruit 490.0g. South fruit pear aroma,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15.10% ~ 16.40%, high quality.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课题以聋哑学生为研究对象,定期开设科学探究课,以促进聋哑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使这些“折翼的天使”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聋哑学生 生活化 实验探究 案例分析 我国有近1300万0~18岁的特殊儿童,由此特殊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使这些“折翼的天使”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以“牛奶和冰糖可以一
○独特的学术背景
柯罗克(Anthony Kroch)于1946年4月2日生于纽约城.1967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他现在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和系研究生主任.他与拉波夫等创刊<语言变异与演化>以来,一直兼任该刊的副主编,并为<英语语言与语言学>及<日耳曼比较句法学报>的编委.柯罗克在国际语言学界享有盛誉,经常受欧洲、澳洲名牌大学邀请讲演,并任葡萄牙语言学与计算语言学国家评委委员,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语言学与计算语言学研究生导师等职务.
当下中国的老师和学生最缺什么?可以说什么都缺,但最缺的是自由.不少老师只能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没有选择教材的自由,也没有决定考试的权利,甚至布置给学生
1引言
1.1<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共收43篇论文,时间跨度为1939年1月至1964年3月,即从<体系与方法>一文至<分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一文(写于1963年秋,1964年3月刊出).<论文集>大体可反映方光焘(1898.8.21-1964.7.27)一生中在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在划分汉语词类标准问题上对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引进和创新,是其突出成就.
言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以语言为中介的“主体间”的互动互构过程,是运用言语在人际间进行沟通交流的社会行为。作为中介和凭借的“语言”,只是用来指称事物和心意的“代码”,即是一种象征性的替代符号,听(读)者所接收到的,只有这些替代符号,那么,如何保证能将这些符号准确无误地转换还原成说(写)者所要表达的事物和心意? 索绪尔早就指出:“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
朱萍老师是我的签约弟子,因此,对她的成长和发展我尤为关注.今天手拿朱萍老师《儿童习作探秘》书稿,看到朱老师在儿童习作教学研究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感到特别欣慰和喜悦.
作为学科课程的现代意义的语文教学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综观这一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历程,似乎一直都面临着人们不间断的批评。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更是天怨人怒,全民共讨,仅从几篇批判文章的标题就可见一斑了:《试题荒唐成瘾成癖,考倒鲁迅考倒巴金——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不按模式作文,扣分!不做正面文章,扣分!问老师为啥,别问!——语文可真让人受不了啦》…… 面对如此的指责、批判甚至“误尽苍生”
我校曾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校以强化写字教学为切人点,开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因为我们坚信“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由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突出故事的剧情,更好地体现主题,教师与学生悄然扮演文中的角色,借助精心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对话,往往只用一节课中的一两分钟时间,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样的“对白式”问题设计有着训练时机的严格制约,不能为“对白”而设计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契机。 一、在情感交融处“对白”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师要善于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