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在中学阶段学好化学对他们进入高中继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课学过一些初步的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化学现象或生活经验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但把化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来学习还是刚刚开始,所以初中化学带有明显的启蒙性质。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主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重视实验教学,才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下面笔者就怎样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认识。
一、因陋就简,提高课堂实验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化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再经过推断和下结论,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中下功夫,是很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是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合格学生的。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同时还必须辅助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力求做到现象要明显,应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每个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引导学生假设、预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进而表达交流、教师都应有所准备,心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又没有安全隐患的实验应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试验功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形成正确的概念。
现有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或学生操作有危险存在或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或实验中产生有毒物质或污染环境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的,这是多数实验,对于这类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践证明,对一些简
单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使用、试管的夹持、药品用量的取量多少、烧杯和量筒的使用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唯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才能提高探究能力。新課程标准倡导探究式教学,就是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突破口,针对学生思维范围狭小,认知加工的层次较低的弱点,引导学生多问、多思、多比较、多设计,打破传统的观念,消除思维定式,逐步实现创新学习。
二、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学生来说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知识。要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但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就是要把书本知识跟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出发,用理论来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现象或课堂演示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来获得知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化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化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奥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从化学角度来认识生活、科技、生产、环保等方面有关的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或习题设计中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化学发展的最近成就,联系周围社会问题。当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后,就会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责任编辑 罗 艳)
下面笔者就怎样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认识。
一、因陋就简,提高课堂实验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化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再经过推断和下结论,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中下功夫,是很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是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合格学生的。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同时还必须辅助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力求做到现象要明显,应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每个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引导学生假设、预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进而表达交流、教师都应有所准备,心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又没有安全隐患的实验应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试验功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形成正确的概念。
现有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或学生操作有危险存在或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或实验中产生有毒物质或污染环境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的,这是多数实验,对于这类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践证明,对一些简
单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使用、试管的夹持、药品用量的取量多少、烧杯和量筒的使用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唯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才能提高探究能力。新課程标准倡导探究式教学,就是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突破口,针对学生思维范围狭小,认知加工的层次较低的弱点,引导学生多问、多思、多比较、多设计,打破传统的观念,消除思维定式,逐步实现创新学习。
二、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学生来说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知识。要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但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就是要把书本知识跟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出发,用理论来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现象或课堂演示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来获得知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化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化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奥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从化学角度来认识生活、科技、生产、环保等方面有关的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或习题设计中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化学发展的最近成就,联系周围社会问题。当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后,就会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