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在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活力的同时,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尴尬。叶澜教授曾这样概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框架在上课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可是,作为教师,如何让课堂教学“生成”发光发彩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加以总结,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于倾听是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前提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话,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回答,他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问题导致他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学会倾听,及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明显的即时性,这就如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呢?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即要以学生为本,其突破点在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态语。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食指伸到面颊,其他手指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的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二、柔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柔性设计”。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软性的、弹性的、柔性的空间,同时这种预设是一种板块式的设计,而非程序式的“线性设计”。
教师的预设主要体现在对所提问题的设计,中国画强调“留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调控也是如此。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找学生回答,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另外从“空间”来说,所提的问题首先要减少是非性的判别题;其次所提的问题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或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争论性,具有一定的张力,这样无形中就为生成资源提供了可能。
开发生成性资源,需要精致预设,教师需要深入的备课,备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备学生的已有经验,备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可能对学生生成的信息快速地进行判断并纳入到所备的“预案”中,与已有的“资源”建立联系,才能驾驭生成的课堂。正如歌德说:“我能看见什么,取决于我已经知道什么”!把握好预设与生成,才可能从一节课的精彩走向每节课的精致。
三、和谐文化是滋生课堂生成的最佳“营养源”
曾经遇见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初中英语教师,当她给学生开展中式教育时,她受到了学生们无声的抵制。于是,她改用英式教学风格,与学生联合起来备课,甚至直接让学生自己备课,她只是指导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要么她成为学生备课内容的“道具”,要么直接由学生自己备课和上课。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后,她又一次在课堂中受到了学生的“抵制”,但这一次的“抵制”却让她感受到了成就感与幸福感,因为课堂似乎不再需要她了。当她把课堂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后,她自己更轻松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她了。由此可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教学,创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既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也是搞好教学的要素。
和谐文化,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紧张压抑的课堂,能够造就一个个快乐成长的学生吗?
一、善于倾听是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前提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话,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回答,他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问题导致他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学会倾听,及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明显的即时性,这就如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呢?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即要以学生为本,其突破点在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态语。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食指伸到面颊,其他手指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的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二、柔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柔性设计”。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软性的、弹性的、柔性的空间,同时这种预设是一种板块式的设计,而非程序式的“线性设计”。
教师的预设主要体现在对所提问题的设计,中国画强调“留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调控也是如此。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找学生回答,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另外从“空间”来说,所提的问题首先要减少是非性的判别题;其次所提的问题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或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争论性,具有一定的张力,这样无形中就为生成资源提供了可能。
开发生成性资源,需要精致预设,教师需要深入的备课,备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备学生的已有经验,备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可能对学生生成的信息快速地进行判断并纳入到所备的“预案”中,与已有的“资源”建立联系,才能驾驭生成的课堂。正如歌德说:“我能看见什么,取决于我已经知道什么”!把握好预设与生成,才可能从一节课的精彩走向每节课的精致。
三、和谐文化是滋生课堂生成的最佳“营养源”
曾经遇见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初中英语教师,当她给学生开展中式教育时,她受到了学生们无声的抵制。于是,她改用英式教学风格,与学生联合起来备课,甚至直接让学生自己备课,她只是指导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要么她成为学生备课内容的“道具”,要么直接由学生自己备课和上课。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后,她又一次在课堂中受到了学生的“抵制”,但这一次的“抵制”却让她感受到了成就感与幸福感,因为课堂似乎不再需要她了。当她把课堂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后,她自己更轻松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她了。由此可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教学,创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既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也是搞好教学的要素。
和谐文化,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紧张压抑的课堂,能够造就一个个快乐成长的学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