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的预测性问题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AB不AB式的发展以及对A不AB式中的“不”字结构进行语法、语用和认知的初步分析,认为A不AB式的出现既是AB不AB式中“不”字结构虚化(语法化)的结果,也是社会语言学层面上的方言影响民族共同语的一个例证。主张语言规范的预测性建立在现实的语言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现实的语言研究探究出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对语言发展中新出现的表达方式能采取较正确明智的规范措施。
  关键词:语言规范 言语交际 预测 AB不AB式 A不AB式
  语言规范本质上是人类交际中的言语规范。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一套符号系统,规范的对象是交际中的活的语言——言语,而不是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语言。戴昭铭指出:“语言的规范问题,即语言的正确性与标准性问题,可以说是与语言的产生同步发生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情况也不断地发展。语言在未来的人类交际中的言语表达方式将会以什么方式呈现,语言可能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估,也就是对语言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预测性。下面,试以 “高不高兴”之类“A不AB”式的正反问句形式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现实语言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得出语言形式发展的规律,从而预测未来语言规范形式这一问题。
  一、“A不AB”式的流行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
  语言的发展演变受社会发展演变的影响和制约。它既受外来语的影响,也受方言的影响。方言对语言的影响,较之外来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又和外来语一样,是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具有强势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方言区的方言往往易于渗透到民族共同语中对其词汇和句法形式产生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取代民族共同语中相应词汇和句法形式的地位,从而正式进入到民族共同语中成为广为人们接受的语言成分。“A不AB”式就是南方方言表达形式渗透到民族共同语中的结果。
  在北方方言中,“AB不AB”是汉语正反问句的基本格式,如:
  (1)啊,标准的北京话现在究竟标准不标准啊。(北京话口语调查材料)
  (2)也尝尝我们这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红楼梦》)
  (3)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姐儿们喜欢不喜欢……”(《红楼梦》)
  (4)你说可忙不忙?可好笑不好笑?(《红楼梦》)
  (5)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他老人家来的,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 (《红楼梦》)
  (6)您承认不承认四合院设计的真有学问?进了大门你还是看不到内院情形。(《大门以里,二门以外》)
  广州话中就有“开晤开会”“同晤同意”“知晤知道”“可晤可以”“习晤习惯”“紧晤紧张”“意晤意外”“开晤开心”的说法,香港话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因为香港和广州同属粤语区;上海话中也有“情不情愿”“答不答应”“热不热爱”“满不满意”“清不清楚”“难不难看”之类的说法,这些其实都是把“AB不AB”式的前一个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的后一个音节省略掉,构成了“A不AB”这一前缩略式。可以认为,“A不AB”式是“AB不AB”式的缩略式变体。这一变体是受南方方言的影响而形成的,并由于广州、香港和上海强势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这一变体逐步渗透进了民族共同语,成为民族共同语中尚未被界定为规范与否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一表达方式在它的使用范围年龄层次大都较年轻,常常流行于新闻、影视和校园话语中。
  二、从对“不”、“……不……”多方面考察看“A不AB”式的合用性
  “AB不AB”式的缩略变体“A不AB”式中“AB”的构成形式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并列结构的形容词和动词。如高不高兴、愉不愉快、热不热烈、新不新鲜、厉不厉害、焦不焦急、规不规矩、优不优秀、惭不惭愧、丰不丰盛、参不参加、考不考试、讨不讨论、知不知道、承不承认等。
  (2)助动词。如可不可以。
  (3)主谓结构的形容词。如心不心疼、脸不脸红、手不手软等。
  (4)偏正结构的动词。如热不热爱、合不合作、可不可靠等。
  (5)动宾结构的动词。如吃不吃饭、喝不喝水、看不看戏、打不打球、洗不洗脸、想不想家、读不读书等。
  这些“A不AB”式的肯定部分(“不”前的部分),都能通过添补“B”而成为“AB不AB”式。以往的研究,大都将考察的重点落在作为动词或形容词的“AB”的研究上,把“动词、形容词能够用肯定否定重叠的形式表示疑问”作为动词或形容词的特点提出,如吕叔湘“A不A(A为形容词或动词),用于反复问句”,并进一步指出“有两个以上音节时,往往只重复第一个音节”。笔者认为综合考察作为“A不AB”式前身的“AB不AB”式中“不”的句法功能、语用功能和人们对它们的认知特点,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在“AB不AB”式中,“不”字表示的是“选择”这一语法意义,即对“不”字后AB作一个肯定或否定的选择。比如:
  (7)冯紫英道:“下采不下采?”詹光道:“下采的。” 冯紫英道:“下采的是不好多嘴的。”(《红楼梦》)
  就是要求听话人对下采与否作一个选择,例中的听话人詹光作出的是肯定的选择。
  可以认为,“AB不AB”式是一种特殊的以“不”为中介词的并列式短语。在句子中,这一结构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的,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句子中其他成分的管约,即它的内部成分是无法割裂的,结构中的任何一分子都无法单独受其他成分的管约。也就是说,“AB不AB”式已经是从整体上来表示“选择”的语法意义了。当交际双方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听话人(H)对于说话人(S)发出的“AB不AB”式,都能正确地作出一种语用推理,知道说话人(S)是要求他作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选择,这一要求并不是说话人(S)明说的,而是隐含在“AB不AB”这一结构之中的隐含义。   按照“语法化”的理论,说话人(S)和听话人(H)之间总有一种紧张关系:S不想或者没有意识到他要说得详细,而H又想要S说得尽量详细。双方都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解决的办法就是H依靠语境从S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有说出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隐含义)。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隐含义,隐含义就逐渐“固化”,最后成为那种话语形式固有的意义,并且还可能取代原来的意义。在“AB不AB”式中,“不”字虚化,其原来的“否定”意义为后起的“选择”意义所取代。在这么一种语法化的过程中,语用法的主观化也在同时进行。
  E.C. Traugott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强调局部的上下文在引发这种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强调说话人的语用推理过程。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最终的凝固化,结果就形成主观性表达成分。而语用推理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在会话时总想用有限的词语传递尽量多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AB不AB”就表示说话人对“AB与否”的游移态度,并且希望听话人来作一个选择,这么一种说话人的主观信念就越来越决定这一格式的意义。
  民族共同语中“A不AB”式这一结构形式,从来源上讲是受南方方言的影响,从民族共同语本身的角度考虑,就是出现了新的语言单位的问题。新语言单位产生的一个因素是“类比”。类比的表征是形式的相似,其核心是语法意义或句法功能的一致性。“A不AB”式就是类比“AB不AB”式。 “不”在“A不AB”式中表达的同样是“选择”的语法意义,表达的说话人的主观信念仍然是和“AB不AB”一样的。比如:
  (8)我出一联,由在座的人依次来对,……对不上来的人,罚酒三杯!大家同不同意?(《纪晓岚外传》)
  (9)好媳妇儿,你喜不喜欢?(《射雕英雄传》)
  (10)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毛泽东选集》)
  “同不同意”与“同意不同意”“喜不喜欢”与“喜欢不喜欢”、“可不可以”与“可以不可以”是平行关系。根据认知理论的观点,“A不AB”式及“AB不AB”式都是一种“完形”结构,其整体意义大于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与其说该结构的整体意义取决于组成部分的意义,不如说组成部分的意义取决于结构的整体意义。二者平行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平行,他们在语用上的效用是一致的。范晓指出:“是否合语用是评判它在语法上合格或不合格的主要标准”。对于“A不AB”式的规范与否,也应执行这条原则。
  在语言规范中,基础现实的语言研究是语言规范行为和规范标准的基础,也是预测在将来的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新的表达形式是否规范的基础。通过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预测性原则:
  第一,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互相影响是语言自足性的表现,从方言进入普通话的句式或表达形式,不宜武断地用普通话中现有的结构形式去否定它;
  第二,规范语言之前,宜先把怀疑为不规范的语言形式和与之形似的现有结构作对比,看新的语言形式是否合用,合用则大可不必扼杀它。
  第三,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判断一种格式规范不规范,并不能仅仅从“约定俗成”的角度简单加以解释,而应该探究它出现的历史条件,研究其结构能存在的条件,从而预知哪类新的表达形式可能出现,可能出现的表达形式是否规范。比如,如果前期对“不”在“AB不AB”式中的语法功能的研究很充分的话,我们就可以预测“AB不AB”这一结构的发展趋向,从而也能推断出在“A不AB”这样的结构是否能从“AB不AB”类比而得出并在言语交际中起到相同的交际效果。此外还要探究出在什么条件下哪类词能够进入“A不AB”格式,这些条件与限制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指导我们预测并且规范语言的标准。语
  参考文献
  [1]陈松.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兼论目前的“闽粤方言热”[J].语文建设,1991(01).
  [2]钱冠连.粤方言进入普通话[J].语文建设,1995(06).
  [3]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罗华炎.何者规范?AB不AB抑或A不AB?[J].语言文字运用,2000(03).
  [6]周云汉.“高不高兴”之类[J].咬文嚼字,1998(06).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Traugott,E.C. 1995.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InStein
其他文献
主管单位:资阳市安岳县委宣传部  资阳市安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资阳市安岳县作家协会  四川省作家协会安岳创作基地  李文凯  LIWENKAI  《普州文学》主编。1960年代出生,四川安岳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资阳市文联委员,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岳县作家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出版小说集《活靶》、长篇纪实文学《崛起飞翔》等七部著作。  寄语  岁月在流逝,文学在继续。  回
主办单位:眉山市丹棱县作家协会  王燕群  WANGYANQUN  《丹棱文学》主编。丹棱县作家协会主席,眉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眉山市散文学会副主席。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星星》《散文诗世界》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若干。有作品入选集子和获奖。  寄语  丹棱自古民风淳朴,人文鼎盛。五代的可朋、北宋的唐庚、南宋的李焘父子以及清代的彭端淑,都是大诗人,大文人,是我们可师可敬的文化先贤。《
摘要:通过解读《奥多芙的神秘》中女性的恐惧、绝望与反抗、渴望,揭露出当时女性在男权主义社会所遭受到的迫害,同时描述她们内心对婚姻、财产自由等男性所占有的权利的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无奈和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反映男权主义社会,女性对受欺压凌辱的反抗与斗争。本文从哥特小说的特点和女性主义的主题来研究,同时通过对本小说作者的研究,更进一步挖掘哥特式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安·拉德克利夫 奥多
澎湃的浙江潮与雄秀的巴山蜀水共同铸就了倪为公人生为理想而奋斗的灵魂与情深的艺术情怀。然而正当盛年的他经历不测际遇,将其拋掷在叙永凤凰边远山乡。面对痛苦的人生但却又拥入雄深秀发的流水与山川,将愤懣不舒的灵魂衍化为书法艺术的高境界与不羁之创造,来回复对孤寂生命的叩问。  倪老一生将生命托付给书法艺术,即能超绝时流,既在经典传统中睹往思今,腾掷翻翥烂熟于心手,又能以此为基用不羁的创造力去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朗诵|王茜海光王浩帆   这个春节,可能是我出生以来过的最不能理解的一个假期了。   这个春节,我们没有拜年、取消了旅行,连出门,都要戴口罩。   事实上,这个春节,确实惊心动魄,在一个强大和平的国家,我们很少遇到这样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挑战。   最近所发生的,在我们平时的教科书上没有看到过。在这场疫情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感受和理解。   灾难来临的时候,会把我们的岁月静好四分五裂。而知识,
摘要:法国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通过无声、夸张的手绘动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怀旧的气氛中,作品向人们讲述了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对奶奶的深情回忆。本文从动画内容安排和情节设计两个方面,分析此部动画佳作,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电影 动画 色彩 形象  空白的台词,暗沉的色调,怀旧的画风,是这部动画影片留给我的整体印象。暂不管情节,仅这些就注定了这部动画的与众不同。它没有影
第十二届舞蹈荷花奖当代舞《远山不远》以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为原型,经舞蹈学院教师张晓华、崔梦璇、姜雨欣编创与排演,艺术再现了胡、谢夫妇从成都奔赴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扎根当地十余年,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山区孩子们的感人事迹。舞蹈提取了主人公身上热爱、坚守、信念等家国情怀,以高度凝练、浓缩时空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身体语言,对夫妻二人感人至深的支教故事进行了细致刻画。以美启智、立美
摘要:直观式教学模式是适应美国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美国本土汉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直观式教学模式 直观性 实践性 趣味性  在美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期间,学生的一则中文课笔记引起了我的注意:  中文课文 学生的笔记  一天 Ear Tim  小白兔到大白兔家去玩 Shall by too dull doll by  too jack won  大灰狼看见小白兔了 dolphin lon
摘要:童年失怙和寄人篱下的伤痛,以及天生口吃的生理缺陷,造成毛姆沉默寡言、敏感孤僻的性格;成年后,失败的恋爱婚姻生活,也使他始终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旅途中渡过。这些经历同时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孤独 旅途 创作 毛姆  引言  中国古代圣哲孟子曾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明确地指出要解读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必须掌握作者的人格、性格和经历。纵观二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其诸多作品中均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被尊崇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本文以《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为例,解读莱辛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莱辛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命运,并不断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是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有力佐证。  关键词:莱辛 生态女性主义 玛拉  一、莱辛作品及其生态女性主义  英国伟大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于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