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何为有活力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多、学生有探索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课堂便可称得上是有活力的课堂。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一位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在于通过学生的提问,训练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这些,那么将是一节成功有效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本文谈谈构建活力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研学动力;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85-02
一、在生活中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只有当它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纵观《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教师不论是在教学例题上还是新课后的练习设计上,都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例。比如刚上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摆小棒游戏吗?一听到“游戏”二字,学生们开始充满了期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出示摆小棒游戏的规则:
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并把结果填在学习单(见表一)上。
知道游戏规则后,学生便积极地操作起来。摆完后教师分别让三个学生上台摆一摆这三种图形并说一说摆的结果,其余的同学观察一下自己的摆法是否和他们的一样,整个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在巡回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又如在教学例题1时,教师让每个学生分两次草莓卡片,让学生亲身感受一回小主人招待客人的感觉,使大家倍感新鲜,以专注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操作过程中。正是因为孩子们做了自己生活中喜欢做的事情,致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主动、开心和积极。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课堂就会变得活泼灵动、生趣盎然。
二、在活动中促进研学动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为达到有效教学,课堂上要重视活动情境的创设。恰到好处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中,教师紧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始终将活动和训练贯穿在学习探索之中,用活动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推进。比如课的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地让学生从主题图入手,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图中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就在学生们感到好奇时,教师提出:你们也想动手试试吗?接着开始分组操作:用11根小棒分别摆出独立的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摆摆看分别可以摆出几个?能刚好摆完吗?在经过学生充分利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后发现到无法摆完,还有剩余的情况。就在学生摆小棒的活动中形成有“剩余”的表象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用11根小棒摆这些图形,摆出来的结果却会不一样呢?就在学生不知如何回答之时,教师提议:咱们现在就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去课堂中寻找答案好吗?就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和老师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两次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每个学生尝试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成几盘。这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经历平均分而没有剩余的情况。第二次操作是老师再增加一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是呀,多了一个草莓该怎么平均分?这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在组内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把两次活动比一比,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学生在边摆边想边说中发现到两次的动手摆草莓活动,原来分的总数不一样,结果会出现不同,第一次平均分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列式是:6÷2=3(盘),而第二次平均分完后还有一个没有分完,那么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让学生再一次产生疑惑,引发兴趣,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多数学生这样列式:7÷2=3(盘)剩1个,此时教师适时讲解并正确引导算式的书写:7÷2=3(盘)……1(个),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表示和读法,使学生准确地认识了什么叫余数,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进而自然引出“像这样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知识‘有余数的除法’”。这样通过动手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明白了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且渗透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
纵观整个操作活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不仅注意组织学生有序梳理、有序汇报,保障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还注重将实践活动与反思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丰满,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操作的感知,又使学生对新知的领悟超脱于经验的层面,从而使活动经验能接受更深刻的质疑和挑战,为形成稳固的知识链条提供有利的保证。
三、在训练中升华知识积累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训练可以使新知达成再创造的目的,当学生经历系统的训练和解析之后,知识的呈现更趋系统化,思维活动更为数学化。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利器,其根本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反刍,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刺激和强化,从而打牢基础,积淀厚实的经验,掌握知识内涵。整节课,教师采用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着“余数”和“有余数除法”这个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训练的方式不同,却重点明确,层层递进,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动手摆两次草莓,并要求摆完后和小组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摆的,算式如何表示。由于学生有了摆小棒的活动经验,学生这次的操作,更加熟练,组内的交流也更加热烈,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当孩子们学完“什么是余数”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后,教师让大家回头去看看之前用11根小棒摆出的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时,为什么结果会有不同,从而引出列的式子的不同,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除数不同、余数也会不同的原故,使他们由此明白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过形式多样与生活相关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并且尝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死知识”得到活用升华。学生因此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对我们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用途,更能感受到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为后续知识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动力。
总之,要想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且卓有成效,笔者认为教师就应该学会从生活中入手,尽量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或采用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有趣的活动空间来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多设计一些有趣、多变的习题让学生体悟到活学活用的喜悦。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研学动力;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85-02
一、在生活中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只有当它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纵观《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教师不论是在教学例题上还是新课后的练习设计上,都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例。比如刚上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摆小棒游戏吗?一听到“游戏”二字,学生们开始充满了期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出示摆小棒游戏的规则:
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并把结果填在学习单(见表一)上。
知道游戏规则后,学生便积极地操作起来。摆完后教师分别让三个学生上台摆一摆这三种图形并说一说摆的结果,其余的同学观察一下自己的摆法是否和他们的一样,整个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在巡回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又如在教学例题1时,教师让每个学生分两次草莓卡片,让学生亲身感受一回小主人招待客人的感觉,使大家倍感新鲜,以专注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操作过程中。正是因为孩子们做了自己生活中喜欢做的事情,致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主动、开心和积极。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课堂就会变得活泼灵动、生趣盎然。
二、在活动中促进研学动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为达到有效教学,课堂上要重视活动情境的创设。恰到好处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中,教师紧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始终将活动和训练贯穿在学习探索之中,用活动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推进。比如课的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地让学生从主题图入手,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图中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就在学生们感到好奇时,教师提出:你们也想动手试试吗?接着开始分组操作:用11根小棒分别摆出独立的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摆摆看分别可以摆出几个?能刚好摆完吗?在经过学生充分利用小棒动手摆一摆后发现到无法摆完,还有剩余的情况。就在学生摆小棒的活动中形成有“剩余”的表象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用11根小棒摆这些图形,摆出来的结果却会不一样呢?就在学生不知如何回答之时,教师提议:咱们现在就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去课堂中寻找答案好吗?就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和老师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两次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每个学生尝试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成几盘。这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经历平均分而没有剩余的情况。第二次操作是老师再增加一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是呀,多了一个草莓该怎么平均分?这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在组内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把两次活动比一比,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学生在边摆边想边说中发现到两次的动手摆草莓活动,原来分的总数不一样,结果会出现不同,第一次平均分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列式是:6÷2=3(盘),而第二次平均分完后还有一个没有分完,那么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让学生再一次产生疑惑,引发兴趣,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多数学生这样列式:7÷2=3(盘)剩1个,此时教师适时讲解并正确引导算式的书写:7÷2=3(盘)……1(个),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表示和读法,使学生准确地认识了什么叫余数,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进而自然引出“像这样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知识‘有余数的除法’”。这样通过动手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明白了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且渗透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
纵观整个操作活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不仅注意组织学生有序梳理、有序汇报,保障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还注重将实践活动与反思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丰满,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操作的感知,又使学生对新知的领悟超脱于经验的层面,从而使活动经验能接受更深刻的质疑和挑战,为形成稳固的知识链条提供有利的保证。
三、在训练中升华知识积累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训练可以使新知达成再创造的目的,当学生经历系统的训练和解析之后,知识的呈现更趋系统化,思维活动更为数学化。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利器,其根本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反刍,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刺激和强化,从而打牢基础,积淀厚实的经验,掌握知识内涵。整节课,教师采用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着“余数”和“有余数除法”这个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训练的方式不同,却重点明确,层层递进,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动手摆两次草莓,并要求摆完后和小组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摆的,算式如何表示。由于学生有了摆小棒的活动经验,学生这次的操作,更加熟练,组内的交流也更加热烈,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当孩子们学完“什么是余数”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后,教师让大家回头去看看之前用11根小棒摆出的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时,为什么结果会有不同,从而引出列的式子的不同,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除数不同、余数也会不同的原故,使他们由此明白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过形式多样与生活相关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并且尝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死知识”得到活用升华。学生因此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对我们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用途,更能感受到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为后续知识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动力。
总之,要想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且卓有成效,笔者认为教师就应该学会从生活中入手,尽量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或采用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有趣的活动空间来促进学生的研学动力;多设计一些有趣、多变的习题让学生体悟到活学活用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