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入境;感知;品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里,对于诗歌教学教师是全力以赴地教,条分缕析,学生是竭尽所能地学,生吞硬背讲义,往往花了很多的工夫,但收效甚微。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那就必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探索诗歌鉴赏教学的可行性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入境、感知、品悟。
一、入境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
由于知识积累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不足,对于诗歌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种畏惧心理,所以在学习之初,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情景,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指明导向,创设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抓住诗人所描写的意象,让学生能感悟到的意境,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经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讲述: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快速地导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
渲染:音乐是流淌的情感,能拨动人心深处的那根弦,能抚慰人的心灵,更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如教《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一段二胡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导入。
朗读:诗歌以凝炼含蓄的语言,浓缩着诗人的情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与通常的日用语言表达不一样。教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诵来导入课堂,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疑:对于一些哲理诗,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表达,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难以入手。老师在教课之初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课堂的学习讨论。如在教授冰心先生的《成功的花》时,就列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成功?”
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老师不能一言堂,而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才可能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虽说是教无定法,但诗歌是文学作品的最精粹的表现形式,每句诗句都能给予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认为不应该用画面来代替语言的魅力,那样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削弱了诗歌本身的美感与魅力。
二、感知——感知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朗读:所有的诗歌都是通过诗人在作品中所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的意象,进而展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诉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性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诵读品析诗句,理解哲理。诗歌的诵读必须做到四步:一读读准音,二读读通意,三读读出味,四读读出情,走进作品、走近人物。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至读懂,读出味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内容。
讨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诗歌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感悟,只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积累的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作些讨论交流,则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的理解,这一联其实包含的理解很多方面,多数学生各执一端,都说得有理,但并不全面。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到共识:描写时序交替中大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诗句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诗中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描摹: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描写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意境。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感知并再创造的过程,既领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图,也糅合进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剖析;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切身的感知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三、品悟——品评诗歌内涵,领悟人生哲理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的入境与感知只是停留在诗歌表面的理解与运用,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则是老师要教会学生用审慎的目光去阅读,用质疑的眼光与诗人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感知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验,而品悟则是在跳出诗歌本身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思维创造。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质疑与认同,则是一种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联想:联想是当学生阅读一首诗歌时,他会由诗歌的意象、意境、主题等联想到另外的人和事,有了新的情感体验,并会勾起相关的作品及情感感悟来。讲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联想李白以明月寄欢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以明月寄幽寂之情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等。学生通过联想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上,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拓展审美情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想象:想象,就是在读诗文的时候,根据诗文的描述,在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诗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如在教《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娆妖。”老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想象:红日、白雪交相映衬,娇艳又纯洁素雅,富丽热情又充满青春气息,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能够根据他的实际展现出一幅雪景图来,最后能在阅读中将他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质疑与认同: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思维的主体,对于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与感情体验,并不是全盘接受,而会带着审视的目光去阅读分辨接受,并有选择地认同,化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如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志向并有为实现其而不惧艰辛的决心。这些都是学生在充分认同了诗人在诗中的表达后的内化。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詩歌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但教无定法,不论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引领学生敲响诗歌的那扇大门,使心灵净化,情感熏陶,素养提高,智慧启迪,胸襟开阔,砥砺心智,获得各方面的提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诗歌教学;入境;感知;品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里,对于诗歌教学教师是全力以赴地教,条分缕析,学生是竭尽所能地学,生吞硬背讲义,往往花了很多的工夫,但收效甚微。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那就必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探索诗歌鉴赏教学的可行性的有效方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入境、感知、品悟。
一、入境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
由于知识积累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不足,对于诗歌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种畏惧心理,所以在学习之初,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情景,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指明导向,创设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抓住诗人所描写的意象,让学生能感悟到的意境,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经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讲述: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快速地导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
渲染:音乐是流淌的情感,能拨动人心深处的那根弦,能抚慰人的心灵,更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如教《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一段二胡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导入。
朗读:诗歌以凝炼含蓄的语言,浓缩着诗人的情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与通常的日用语言表达不一样。教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诵来导入课堂,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疑:对于一些哲理诗,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表达,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难以入手。老师在教课之初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课堂的学习讨论。如在教授冰心先生的《成功的花》时,就列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成功?”
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老师不能一言堂,而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才可能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虽说是教无定法,但诗歌是文学作品的最精粹的表现形式,每句诗句都能给予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认为不应该用画面来代替语言的魅力,那样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削弱了诗歌本身的美感与魅力。
二、感知——感知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朗读:所有的诗歌都是通过诗人在作品中所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的意象,进而展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诉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性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诵读品析诗句,理解哲理。诗歌的诵读必须做到四步:一读读准音,二读读通意,三读读出味,四读读出情,走进作品、走近人物。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至读懂,读出味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内容。
讨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诗歌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感悟,只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积累的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作些讨论交流,则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的理解,这一联其实包含的理解很多方面,多数学生各执一端,都说得有理,但并不全面。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到共识:描写时序交替中大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诗句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诗中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描摹: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描写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意境。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感知并再创造的过程,既领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图,也糅合进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剖析;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切身的感知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三、品悟——品评诗歌内涵,领悟人生哲理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的入境与感知只是停留在诗歌表面的理解与运用,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则是老师要教会学生用审慎的目光去阅读,用质疑的眼光与诗人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感知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验,而品悟则是在跳出诗歌本身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思维创造。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质疑与认同,则是一种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联想:联想是当学生阅读一首诗歌时,他会由诗歌的意象、意境、主题等联想到另外的人和事,有了新的情感体验,并会勾起相关的作品及情感感悟来。讲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联想李白以明月寄欢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以明月寄幽寂之情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等。学生通过联想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上,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拓展审美情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想象:想象,就是在读诗文的时候,根据诗文的描述,在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诗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如在教《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娆妖。”老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想象:红日、白雪交相映衬,娇艳又纯洁素雅,富丽热情又充满青春气息,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能够根据他的实际展现出一幅雪景图来,最后能在阅读中将他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质疑与认同: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思维的主体,对于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与感情体验,并不是全盘接受,而会带着审视的目光去阅读分辨接受,并有选择地认同,化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如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志向并有为实现其而不惧艰辛的决心。这些都是学生在充分认同了诗人在诗中的表达后的内化。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詩歌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但教无定法,不论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引领学生敲响诗歌的那扇大门,使心灵净化,情感熏陶,素养提高,智慧启迪,胸襟开阔,砥砺心智,获得各方面的提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