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急欲跨过“核门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日本高层政要一再在日本发展核武器方面大放厥词,令人惊讶。4月6日,日本自由党领导人小泽一郎在福冈市演讲时曾说:“我们的核电厂里有足够的钚,足以制造三四千枚核弹头,并能在一夜之间生产上千枚核弹头。这样的话,日本在军事实力上是不会输给中国的。”他还口出狂言,“日本不要顾忌什么国际舆论,日本要成为军事大国,就要生产核武器”。
  5月3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在会见记者时突然出言不逊:“日本坚持‘无核三原则’的政策就和宪法问题一样,……如果国民舆论允许,‘无核三原则’的政策也可以改变。”他还称“日本拥有核武器”在理论上不违反宪法。这些言论在日本政界和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引起轩然大波。舆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蠢蠢欲动。
  
  核技术水平国家领先
  
  多年来,日本不仅在舆论上为拥有核武器造势,实际上也在隐蔽地进行各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大力开展尖端核研究。1995年3月,日本《宝石》杂志就曾宣称“核大国的证明——日本能在183天内造出原子弹”。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英国情报分析界就推断:“日本已具备制造核武器的所有条件……甚至有可能已经秘密造出了一个只需要装上钚燃料即可完工的核弹。”
  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十分重视核电站的建设,但从总体来看,这些核电站既不经济又不安全,由此,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的主要目的可能还是为了得到铀、钚等核武器的主要原料。
  日本在和平利用核能名义下进行的尖端核研究包括:从事常温、室温核聚变研究;建造核聚变实验装置和核聚变反应堆;加强快中子增殖技术研究。
  例如,增殖核反应堆是核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利用极高速的中子撞击在普通核反应堆中无法发生裂变反应的铀238,生成可裂变的钚239,由此增殖的核燃料远远多于其消耗。尽管增殖核反应堆危险系数很高,但因其产物中与制造核武器关系最密切的钚239的含量很大,故日本一直在进行此项研究。
  几十年来,日本通过发展核电培养了一大批核专家,建有世界上惟一的大型螺旋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在受控核聚变研究上达到了一流水平。因此,日本的核潜力远不止于制造裂变型的原子弹,还可以制造氢弹。
  日本还在大力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高浓缩锂(可用于制造氢弹)的技术,几年前就达到了4小时从海水中提取浓缩3.23倍锂的水平,这比从陆地矿石中提取锂的成本降低一半。同时,日本还计划在21世纪登月,1989年日本已成功地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探月的国家。有专家分析,日本是看中了月球砂石中蕴藏着丰富的氘、氚、氦等核原料,它们可用于制造氢弹。
  
  核原料储备世界第一
  
  据分析,日本二战期间虽已初步掌握原子弹的技术,但未能造出实弹的最主要原因是核燃料短缺。近年来,日本大力从国外购进核原料,甚至不惜血本。如1995年耗资13亿日元从法国购进1吨钚,而运费就高达278亿日元。此外,日本还从美、英、法等国购进核原料和核废料,甚至连俄罗斯从核弹上拆卸下来的核原料以及拟向海洋中倾倒的核废料都不放过。
  目前,日本已在冈山县和青森县建有离心法铀浓缩工厂,在宫崎县建有化学铀浓缩工厂,又建造了激光铀浓缩工厂,现已基本实现铀浓缩国产化,核原料分离处理能力达到1500吨/年。
  钚239是制造核弹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从核废料处理中获得。日本与英、法等国签订了5900吨核废料后处理的长期合同。1999年7月19日,两艘载满核燃料(据称足以制造60枚核弹)的货船从英国悄然驶向日本,遭到沿途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强烈抗议,日本甚至动用军舰进行武装护送。其后,日本下决心扩建国内的后处理工厂,到2010年就能完全不再依赖外国而自行处理所有核废料。
  据日本科技厅90年代末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当时钚储备量为4.5吨,计划再从英、法增购40吨,加上到2010年可自行生产50吨,届时,日本钚储备量将增加到近100吨,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储钚大国。扣除核电计划的正常消耗,尚可净余62吨钚。按理论计算,1吨钚可制造约120枚核弹头,这些“过剩的钚储备”可用来制造7500枚核弹头。
  
  核投掷工具配套发展
  
  发展核武器,自然离不开有效的投掷工具和相关配套系统。在这方面,日本也具有相当强的实力。
  日本从50年代开始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1969年6月成立了由首相府直接领导的航天机构——宇宙事业开发团,从美国引进了由中程弹道导弹改装的“德尔他”运载火箭,掌握了大型火箭发动机技术,进而在固体火箭技术领域后来居上,已研制出N-1、N-2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90~770千克)和H-1火箭(地球同步卫星运载能力提高到500千克,国产化率84%)。
  1996年2月12日,日本用J-1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希望”号航天飞机的高超音速飞行试验舱。这表明其已攻克3000千米中程弹道导弹技术。1997年2月14日,M-5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卫星。它总重13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三级固体火箭,可将2吨卫星送入250公里近地轨道。这相当于把2.5~3吨弹头投送到1万公里以远,如果再将其第一级和第二级壳体材料由合金钢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则弹头可增至4吨。而新研制的H-2A两级火箭,从技术角度来看水平更先进,起飞质量只有26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0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
  航天技术起源于核军备竞争,推进、控制、返回等航天关键技术与洲际导弹技术完全相同,发射卫星的火箭摇身一变,即可成为远、中、近程弹道导弹。如日本H-2火箭的技术方案,巧妙地使固体助推器的直径选择与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直径相同,如果把它改作单级固体导弹,就足以把2吨的弹头发射到5500公里以外。说白了,日本已经解决了发展洲际导弹的基础技术。
  此外,在重返大气层、末端制导、控制方面,日本火箭的研制水准也早已超越出商用范畴,完全达到了军用要求。日本东丽公司1969年就研制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至今在产量上仍稳坐全球头把交椅。这种材料可解决洲际弹道导弹弹头重返大气层的防热问题,美国直到80年代后才在洲际导弹上应用类似材料。在制导技术上,日本的创新有时也超过美国,如M-5火箭的制导系统就最先采用高精度激光陀螺,并保持100%的发射成功率。而在高速砷化镓电路、图像识别、亚微米光刻技术等领域,日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美国的优势。
  核爆炸试验曾经是研制核武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可在三维空间仿真整个核爆炸过程,大大降低了对实际核爆炸的要求。日本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情报网络,并一直密切关注着美、俄、法等国激光模拟核爆炸技术的研究进展。另外,日本航空自卫队现装备200余架F-15J和F-2等先进战斗机,它们完全可以满足投掷小型核武器的实战需要,并在继续加强空中预警和空中加油等保障系统,以完善和提高远程空中攻击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日本已经具备了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实力,所谓的“核门槛”限制随时都有被捅破的危险。尽管日本要制造核武器易如反掌,但日本政府不能不考虑日本的国家利益、国民反核心态、岛国战略环境和整个国际环境等,如果其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核武装,将无异于玩火自焚。▲
其他文献
1949年11月,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周总理就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提出“我们应当把外交学中国化”的要求。所以说,建立中国自己的外交学是周总理的遗愿。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建立中国自己的外交学学科,并委托外交学院组织撰写学科建立的标志性著作《外交学概论》,1997年6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周总理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外交学中国化”的遗愿已经初步实现。  《概论》以中国的立场和观点研究
期刊
仅从“任命和提升委员会”来看,联合国秘书处聘任职员的手续确实是很繁琐的。秘书长安南在改革措施上就提出要把需花费260天的聘任手续简化为120天,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联合国秘书处还有所谓“政治任命”一说,这不是一般的循序升调任命,而是从政治上考虑的任命,基本上是由会员国政府推荐的。  从任务范围看,秘书处的机构设置在70~80年代是突出经济,冷战后则明显的是突出政治安全了。  1979年我曾任联
期刊
我认识冯宾符,始于在白绫上为他写挽联。那是1979年3月某日,他逝世已经13年,外交部为他补开追悼会。其时,《世界知识》经“文革”停刊后刚恢复出版,我也刚从别的行业转来。因为被认为字写得好,便有写挽联的受命。记得追悼他的挽联密密匝匝,以致此后我每闻冯宾符的名字,浮现在眼前的便是白绫黑字。  黑白分明,成了我对他的最强烈的想像。随着我对他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拜读了这本文集,原先的想像逐渐成了他留给
期刊
今年以来,美国、韩国经济都展现出了良好的复苏势头,俄罗斯经济也保持了强劲增长,它们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亮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目前仍有一些国家的经济还是病魔缠身,久治不愈,成为全球的"经济病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患病最重的就是日本。日本在经历了十年的经济低迷后,目前仍然看不到有任何复苏的兆头;阿根廷在遭遇经济危机后,经济犹如动了一场大手术,至今仍未恢复过来;德
期刊
相关阅读链接一:    1948年11月蒋介石败逃大陆前夕,美国务院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评估,一旦台湾及其附近岛屿落入共产党手中,会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多大影响。参联会认为,“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不让共产党统一台湾,从而保证其留在对美国友好的政府手中,才最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相关阅读链接二: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康隆有限公司受美参院外委会委托,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对
期刊
极左比极右上升得更快    勒庞在第一轮胜出后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想继续扩展其政治势力难乎其难。  不可忽视的倒是极左政治力量的崛起。  今年法国总统大选中参选的极左派候选人有“工人斗争”运动的阿尔莱特·阿吉耶、“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奥利维埃·伯尚舍诺和“劳动党”的达尼埃尔·格鲁斯坦。这三名托派运动候选人在此次大选中得票率加起来达到了空前的10.44%。与1995年的得票数相比翻了近一番,
期刊
渐进式台独走上不归路,很大程度上将在几年后导致一个“危险雷区”。军售、军事演习……台海局势近年一波三折从未平静过。中美交往30余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始终用“不支持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与一中一台”来表述,刻意回避“反对”一词。5月29日,历来被视为鹰派人物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第一次明确表示美国“反对台湾独立”。虽然这并联代表美国的对华政策出现什么重大变化,但纽约《世界日报》的一番言论颇值得玩味
期刊
金兰湾!提到这个越南军港,很多中国人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不惜财力,把天然良港金兰湾建成东南亚最大的陆海空军事基地。  70年代末,冷战进入高潮,苏联扩张势头正盛,在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同时,它取得了越南金兰湾、岘港等海空军基地的租借权,苏联战略机动半径一举向南延伸数千公里,与美国在菲律宾的基地形成直接军事对峙,在整个亚太地区咄咄逼人,也对中国安全构成直接
期刊
印巴上空,战争阴霾再次密布。  印度有能力、有勇气、有条件再打一次战争吗?  ——编者  “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  ——尼赫鲁    从“有限进攻”到“扩大的地区威慑”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南亚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北部的喜马拉雅山把它同亚洲其他部分隔开,东南西三面印度洋环绕,它像一个楔子插入印度洋,俯瞰着东西方之间的海上通
期刊
转眼又到了6月。17年前(1985年)的6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就国际形势发表了系统的、极其重要的讲话,一反建国后几十年来“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传统看法,明确提出这样一个科学论断:“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此前,邓小平同志也曾零星地讲过这种意见。正是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作出了这样正确、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