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巴上空,战争阴霾再次密布。
印度有能力、有勇气、有条件再打一次战争吗?
——编者
“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
——尼赫鲁
从“有限进攻”到“扩大的地区威慑”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南亚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北部的喜马拉雅山把它同亚洲其他部分隔开,东南西三面印度洋环绕,它像一个楔子插入印度洋,俯瞰着东西方之间的海上通道,而位于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是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海上堡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保护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地区利益并伺机进一步向北扩张势力范围,英国在印度推行“南控印度洋,奠定霸权的南亚基础;北向西藏扩张,扩大英印的势力范围;西北防范俄国,维护次大陆利益”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但为后来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建立了基础,也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印度的军事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限进攻(独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
1947年印度独立,当时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为各自的霸权战略相继插手南亚,该地区出现了以美苏为后台、印巴两个阵线相互对抗的战略格局。刚刚独立的印度经济落后,国力和军力有限,又发生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所以印度推行的是“有限进攻”的军事战略,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以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1947年爆发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在制定防务政策和发展军事力量方面,始终以巴为主要作战对象,双方进入军事对峙状态。
蚕食中国领土,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定为中印边界。在全力应对巴基斯坦的同时,印度在军事上逐步蚕食中国领土,强行占领了中印边境争议地区九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控制北部建立缓冲区。通过军事、经济、外交等手段,印度一步步地控制了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北部弱小邻国,建成对付中国的缓冲地带。
第二阶段:两线扩张(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美苏矛盾加深,美国改变了对印政策,印苏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印度不仅从美国得到了大量援助,而且与苏联结成事实上的联盟(当时印度一再声称奉行“不结盟”政策),从而为其向外扩张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印度实行“两线扩张,西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方针,试图利用有利国际环境,达到以武力称霸南亚次大陆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反映出两个主要特点。
对华先北进,后北防。趁国际反华势力抬头,中苏关系紧张,印度先是对中国实行“前进政策”,不仅蚕食中国领土,而且在中印边界增加兵力部署。1962年挑起中印边境冲突遭到失败,促使印度对华采取“纵深防御”的方针。
对巴基斯坦由军事对峙转为军事进攻。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双方打了个平手,更坚定了印对巴采取攻势的决心。1971年11月,印趁东、西巴民族矛盾激化,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奠定印度在南亚的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保陆制海(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印度称霸南亚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此时印苏关系已发展成为“特殊伙伴”关系;美国恢复对印经援,印美关系走出低谷;中印关系有所松动,两国恢复互派大使;英国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印度洋出现“力量真空”。根据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特点,印度确定“保陆制海”的军事战略方针。主要内容表现为以下两点。
巩固在南亚次大陆的霸权地位。强行兼并锡金成其一个邦;从军事上、经济上加紧控制尼泊尔、不丹,对孟加拉国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压力,试图建立针对中国的所谓“喜马拉雅安全体系”。
把战略触角伸向印度洋。印度加紧向印度洋扩张的步伐,重点对海军的编制和装备进行了调整,新建和扩建了海军基地。
第四阶段:地区威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苏关系的逐步缓和,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也朝有利于印度一方倾斜。这一时期印度的军事战略方针为“地区威慑”。主要表现为:
对巴基斯坦保持攻势。兵力部署的重点放在西部的印巴边境,在对巴作战指导上,强调“北段防守,中段和南段进攻”。
对中国采取“攻势防御”态势。在边境争夺上继续推行“保东、守中、夺西”的策略。支持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在政治、军事上牵制中国。
向印度洋扩张。通过保持绝对军事优势,慑止印度洋地区敌对国家的军事冒险行动;显示和强调军事威慑,限制大国在印度洋的行动自由。
第五阶段:扩大的地区威慑(冷战结束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完结使印度消除了与西方发展关系的障碍,不但可以和俄罗斯保持传统的友好关系,又可以从西方国家得到援助,南亚的战略格局向更加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发展。印度在军事判断上视中国为仅次于巴基斯坦的主要对手,军事上加速发展核武器,全力建造战略核威慑力量。这一时期印度在军事战略上仍以“地区威慑”为指针,同时赋予军事以“御外安内”的双重使命。
突出全方位的军事合作。一方面与俄罗斯重签“和平友好条约”,提高军事合作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同美、英、法、澳等国家及以色列发展军事合作关系,以扩大武器来源和提高部队素质。主要特点是:
突出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后,印度把战争准备的重点从准备打一场全面战争转移到准备打对巴、对华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突出战略威慑思想。用以航母为标志的强大海军来控制印度洋,通过“保持最低限度可靠的核威慑”来震慑对手。
突出支援经济建设。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为十年经济改革计划创建安定和平的国内环境。
新世纪:核主导下的南亚霸权
进入新世纪,印度再次对军事战略做出调整。由于国际安全形势能够满足印度国家安全的需要,符合印度“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及“压巴制华,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的需求,因此,调整中的军事战略方针仍以“地区威慑”为主,同时大大提升核威慑的地位,并注重联合作战思想的培养,是“核主导下的地区威慑”。主要内容有:
核威慑思想上升到军事战略思想的主导地位。印度把建立“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1999年底《核构想草案》的出台,标志着21世纪核威慑思想在印度军事战略中正上升到主导地位。印度计划30年内拨款160亿美元用于发展和部署350~400枚核弹头的核武库;建立一支具有二次打击能力“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
巩固南亚霸主地位。通过武力介入、政治干涉和经济控制,使南亚邻国政治上被其支配,军事上受其保护,经济上受其控制,成为其附属国或缓冲区。阻拦区外大国介入印度洋。
重视质量建军,注重联合作战。加大对军工生产与军事科研的投入,推进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进程。另外在军用航天、核技术研究及边境战场建设上投入大量经费。提高陆空、空海、海陆的协同作战能力,并将这三种协同能力转化为三军联合作战能力,确保军队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军事优势,并能在印度洋同大国海军较量。
强调“来自中国的威胁”。继续加强构建针对中国的“北部安全体系”,明确将我国西藏纳入安全体系之中。准备同时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线同中国打一场半高技术局部战争。
赋予军队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民族和宗教冲突及恐怖活动等,是困扰历届印度政府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印军制定“低强度作战原则”,赋予军队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
总之,从独立之日起,印度就以地缘政治思想确立其国家战略目标。此后虽不断做出调整,但其军事战略的三个基本方面没有改变:做军事大国,为“称霸南亚”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服务没有改变;军事战略的外向型和进攻性没有改变;扩展印度洋为自己“内湖”的远大目标没有改变。▲
印度有能力、有勇气、有条件再打一次战争吗?
——编者
“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
——尼赫鲁
从“有限进攻”到“扩大的地区威慑”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南亚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北部的喜马拉雅山把它同亚洲其他部分隔开,东南西三面印度洋环绕,它像一个楔子插入印度洋,俯瞰着东西方之间的海上通道,而位于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是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海上堡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保护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地区利益并伺机进一步向北扩张势力范围,英国在印度推行“南控印度洋,奠定霸权的南亚基础;北向西藏扩张,扩大英印的势力范围;西北防范俄国,维护次大陆利益”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但为后来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建立了基础,也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印度的军事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限进攻(独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
1947年印度独立,当时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为各自的霸权战略相继插手南亚,该地区出现了以美苏为后台、印巴两个阵线相互对抗的战略格局。刚刚独立的印度经济落后,国力和军力有限,又发生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所以印度推行的是“有限进攻”的军事战略,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以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1947年爆发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在制定防务政策和发展军事力量方面,始终以巴为主要作战对象,双方进入军事对峙状态。
蚕食中国领土,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定为中印边界。在全力应对巴基斯坦的同时,印度在军事上逐步蚕食中国领土,强行占领了中印边境争议地区九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控制北部建立缓冲区。通过军事、经济、外交等手段,印度一步步地控制了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北部弱小邻国,建成对付中国的缓冲地带。
第二阶段:两线扩张(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美苏矛盾加深,美国改变了对印政策,印苏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印度不仅从美国得到了大量援助,而且与苏联结成事实上的联盟(当时印度一再声称奉行“不结盟”政策),从而为其向外扩张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印度实行“两线扩张,西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方针,试图利用有利国际环境,达到以武力称霸南亚次大陆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反映出两个主要特点。
对华先北进,后北防。趁国际反华势力抬头,中苏关系紧张,印度先是对中国实行“前进政策”,不仅蚕食中国领土,而且在中印边界增加兵力部署。1962年挑起中印边境冲突遭到失败,促使印度对华采取“纵深防御”的方针。
对巴基斯坦由军事对峙转为军事进攻。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双方打了个平手,更坚定了印对巴采取攻势的决心。1971年11月,印趁东、西巴民族矛盾激化,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奠定印度在南亚的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保陆制海(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印度称霸南亚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此时印苏关系已发展成为“特殊伙伴”关系;美国恢复对印经援,印美关系走出低谷;中印关系有所松动,两国恢复互派大使;英国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印度洋出现“力量真空”。根据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特点,印度确定“保陆制海”的军事战略方针。主要内容表现为以下两点。
巩固在南亚次大陆的霸权地位。强行兼并锡金成其一个邦;从军事上、经济上加紧控制尼泊尔、不丹,对孟加拉国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压力,试图建立针对中国的所谓“喜马拉雅安全体系”。
把战略触角伸向印度洋。印度加紧向印度洋扩张的步伐,重点对海军的编制和装备进行了调整,新建和扩建了海军基地。
第四阶段:地区威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苏关系的逐步缓和,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也朝有利于印度一方倾斜。这一时期印度的军事战略方针为“地区威慑”。主要表现为:
对巴基斯坦保持攻势。兵力部署的重点放在西部的印巴边境,在对巴作战指导上,强调“北段防守,中段和南段进攻”。
对中国采取“攻势防御”态势。在边境争夺上继续推行“保东、守中、夺西”的策略。支持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在政治、军事上牵制中国。
向印度洋扩张。通过保持绝对军事优势,慑止印度洋地区敌对国家的军事冒险行动;显示和强调军事威慑,限制大国在印度洋的行动自由。
第五阶段:扩大的地区威慑(冷战结束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完结使印度消除了与西方发展关系的障碍,不但可以和俄罗斯保持传统的友好关系,又可以从西方国家得到援助,南亚的战略格局向更加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发展。印度在军事判断上视中国为仅次于巴基斯坦的主要对手,军事上加速发展核武器,全力建造战略核威慑力量。这一时期印度在军事战略上仍以“地区威慑”为指针,同时赋予军事以“御外安内”的双重使命。
突出全方位的军事合作。一方面与俄罗斯重签“和平友好条约”,提高军事合作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同美、英、法、澳等国家及以色列发展军事合作关系,以扩大武器来源和提高部队素质。主要特点是:
突出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后,印度把战争准备的重点从准备打一场全面战争转移到准备打对巴、对华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突出战略威慑思想。用以航母为标志的强大海军来控制印度洋,通过“保持最低限度可靠的核威慑”来震慑对手。
突出支援经济建设。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为十年经济改革计划创建安定和平的国内环境。
新世纪:核主导下的南亚霸权
进入新世纪,印度再次对军事战略做出调整。由于国际安全形势能够满足印度国家安全的需要,符合印度“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及“压巴制华,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的需求,因此,调整中的军事战略方针仍以“地区威慑”为主,同时大大提升核威慑的地位,并注重联合作战思想的培养,是“核主导下的地区威慑”。主要内容有:
核威慑思想上升到军事战略思想的主导地位。印度把建立“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1999年底《核构想草案》的出台,标志着21世纪核威慑思想在印度军事战略中正上升到主导地位。印度计划30年内拨款160亿美元用于发展和部署350~400枚核弹头的核武库;建立一支具有二次打击能力“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
巩固南亚霸主地位。通过武力介入、政治干涉和经济控制,使南亚邻国政治上被其支配,军事上受其保护,经济上受其控制,成为其附属国或缓冲区。阻拦区外大国介入印度洋。
重视质量建军,注重联合作战。加大对军工生产与军事科研的投入,推进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进程。另外在军用航天、核技术研究及边境战场建设上投入大量经费。提高陆空、空海、海陆的协同作战能力,并将这三种协同能力转化为三军联合作战能力,确保军队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军事优势,并能在印度洋同大国海军较量。
强调“来自中国的威胁”。继续加强构建针对中国的“北部安全体系”,明确将我国西藏纳入安全体系之中。准备同时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线同中国打一场半高技术局部战争。
赋予军队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民族和宗教冲突及恐怖活动等,是困扰历届印度政府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印军制定“低强度作战原则”,赋予军队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
总之,从独立之日起,印度就以地缘政治思想确立其国家战略目标。此后虽不断做出调整,但其军事战略的三个基本方面没有改变:做军事大国,为“称霸南亚”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服务没有改变;军事战略的外向型和进攻性没有改变;扩展印度洋为自己“内湖”的远大目标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