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的言传与身教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之余,与周围的老师闲聊,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普遍缺乏良好习惯,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耳,明知故犯。”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可仔细想一想,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大错,那就是只重“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使学生提高认识。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依靠教育者示范表率作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因此,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能起到言传所起不到的作用;收到言传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由此可见,言传、身教是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但二者比较,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只有言传、身教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一言一行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是老师让我这样做的,肯定没错”。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其中“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身教”处处为学生作表率。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位教师:他发现班里的一名学生躲在厕所里抽烟,于是便怒气冲冲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他嘴里叼着烟严厉地质问学生:“你为什么在学校吸烟?”学生呆呆地望着老师嘴里吐出的烟圈,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见,当老师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应当问问自己做得怎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道出了“律己”的作用:教师身正,自然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做人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一旦自己有违反,就应该毫无掩饰地向学生作出自我批评,并且诚恳地接受学生的监督。其教育效果一定能逐步达到“不令而行”的境界。
  在班集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琐碎的工作,如打扫卫生、排放自行车、出黑板报、分发午餐等,这些事情主要由学生直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旁观者。事实上,班主任如能亲自出马,加入到学生行列中,与学生一起劳动,这比空口号召、单纯说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班主任“亲临一线”,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带动学生更自觉地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主任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走马观花似的“视察工作”或是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恰似“监工”一般。这种工作方式,既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又脱离了学生实际,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显然难以赢得学生的敬重与支持。倘若你能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切实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怎么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乃至一生的成长与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模仿的楷模。因此,“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
其他文献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创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实施科教兴校战略,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教育高平台。  一、以因材施教的理念谋划舒兰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市各学校以舒兰教育第九个阶段发展战略为指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断努力。为此,舒兰为寻求教育的发展,提出“抓管理、提质量、强素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独有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对育人方向的引领,由它升华衍生出的强大教育力量,可以形成学校强大的核心发展力,循序渐进地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教育根植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来源于当地农村家庭以及外来务工家庭。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处于初中以下水平,因此当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处于转型期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梳理和引导。同时,学生家庭环境相对复杂,单亲
期刊
背诵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我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却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背诵积累都比较被动,死记硬背的比较多,对所背诵的诗文篇章缺乏热情,更难以内化积累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语言表达中,出现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背诵不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一样要求我们研究内容,注重方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教师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 “身教” 
期刊
一、激发习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有了表达的欲望时,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愉悦地去习作。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作者有所认识和感受信笔写成。模拟情景,营造情感的倾吐氛围。新课伊始,采用故事引题、谈话引题、情景引题等办法,创设并把学生带入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或模拟的“情
期刊
一、重管理、强师资,是抓好校外教育的前提  南关区少年宫担负着对全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示范的重任。多年来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秉承“快乐体验,快乐成长,快乐起飞”的办学理念,以文体活动和教育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阵地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体验、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逐步成为全区甚至全市青少年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中心和引领者。  1.
期刊
现今许多家长都想尽办法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以便将来出人头地,也有培养孩子克服逆境和干事业时的胆识,即“逆商”和“胆商”。更有家长投入很多时间、金钱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和特长,所谓“艺商”,却很少有人去培养孩子的“食商”——饮食商数。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科学饮食没有概念,即“食商”很低,孩子长大很难有个健康的体魄。小时候不能规规矩矩吃饭的孩子,将来上学时几乎100%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
期刊
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受错误的道德观念影响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生活多,影响也大,认识能力较差,正处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意识不明确,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分不清是非、美丑的界线,出现好坏不分、黑白混淆的现象。所以他们很容易接受社会上错误的观念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在班级装老大,拿一些食品给大家吃,收买人心,让班级学生都听他的,违反课堂纪律、老师批语他时大家都
期刊
一、教师研究的重要性  1. 精心钻研能使教师体味职业幸福。教师的职业生涯大约30年左右,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30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于一个教师自身来说,是否能够过得充实快乐、是否能够体会到职业幸福感至关重要,这种幸福感不仅仅关乎教师自身,甚至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谈到幸福,我们教师感触颇深:批阅不完的作业,无休止的辅导,一轮接一轮的迎检……教师显得茫然和无奈,教师看待自己的生活是“两眼一
期刊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1. 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处理好少数尖子幼儿与大多数平常幼儿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幼儿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决定他们在班集体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少数幼儿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很优秀,或是很能干,因此受到教师的青睐,发展、锻炼的机会较多;而更多表现平平的幼儿不被教师所重视。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启蒙教育的奠基石,幼儿英语教育成为关注 的“热点”。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表明,兴趣和成就感常常是成功的动力源泉,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学好外语的潜能,但前提有两个:一是必须喜欢它,并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二是教和学的方法要丰富多彩。让幼儿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