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之余,与周围的老师闲聊,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普遍缺乏良好习惯,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耳,明知故犯。”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可仔细想一想,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大错,那就是只重“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使学生提高认识。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依靠教育者示范表率作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因此,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能起到言传所起不到的作用;收到言传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由此可见,言传、身教是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但二者比较,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只有言传、身教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一言一行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是老师让我这样做的,肯定没错”。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其中“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身教”处处为学生作表率。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位教师:他发现班里的一名学生躲在厕所里抽烟,于是便怒气冲冲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他嘴里叼着烟严厉地质问学生:“你为什么在学校吸烟?”学生呆呆地望着老师嘴里吐出的烟圈,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见,当老师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应当问问自己做得怎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道出了“律己”的作用:教师身正,自然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做人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一旦自己有违反,就应该毫无掩饰地向学生作出自我批评,并且诚恳地接受学生的监督。其教育效果一定能逐步达到“不令而行”的境界。
在班集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琐碎的工作,如打扫卫生、排放自行车、出黑板报、分发午餐等,这些事情主要由学生直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旁观者。事实上,班主任如能亲自出马,加入到学生行列中,与学生一起劳动,这比空口号召、单纯说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班主任“亲临一线”,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带动学生更自觉地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主任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走马观花似的“视察工作”或是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恰似“监工”一般。这种工作方式,既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又脱离了学生实际,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显然难以赢得学生的敬重与支持。倘若你能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切实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怎么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乃至一生的成长与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模仿的楷模。因此,“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
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一言一行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是老师让我这样做的,肯定没错”。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其中“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身教”处处为学生作表率。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位教师:他发现班里的一名学生躲在厕所里抽烟,于是便怒气冲冲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他嘴里叼着烟严厉地质问学生:“你为什么在学校吸烟?”学生呆呆地望着老师嘴里吐出的烟圈,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见,当老师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应当问问自己做得怎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道出了“律己”的作用:教师身正,自然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做人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一旦自己有违反,就应该毫无掩饰地向学生作出自我批评,并且诚恳地接受学生的监督。其教育效果一定能逐步达到“不令而行”的境界。
在班集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琐碎的工作,如打扫卫生、排放自行车、出黑板报、分发午餐等,这些事情主要由学生直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旁观者。事实上,班主任如能亲自出马,加入到学生行列中,与学生一起劳动,这比空口号召、单纯说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班主任“亲临一线”,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带动学生更自觉地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主任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走马观花似的“视察工作”或是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恰似“监工”一般。这种工作方式,既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又脱离了学生实际,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显然难以赢得学生的敬重与支持。倘若你能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切实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怎么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乃至一生的成长与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模仿的楷模。因此,“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