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生态课堂, 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应掌握充足的知识,具有深厚内涵,做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协调者。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和个性,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文章就构建生态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小学生 探究能力
  教师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中介,也是学生理解的个人意义与社会中以文化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意义之间的中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新知,就必须变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促使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指出: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把“负担”变为“享受”,使学习真正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机械地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造“新、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新、活”上动脑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创新,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过去那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应该学生说的学生不敢说、不会说。因此,教师要摒弃抱着书本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感性,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课堂教学富有新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做到寓教于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想说、敢说、会说,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积极的言论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想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为学生服务,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教育的人文性,把学生当成平等个体进行教育。在过去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应试压力,教师不太注意学生个人的情感需要,把学生机械地视为知识的容器。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开始审视新的师生关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建立团结友爱、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愿望,和他们一起活动,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用真情感动学生。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信任你,热爱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学生的认同,用亲近、随和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引导,探求知识世界的奥秘和神奇。不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生对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究,由探究到成功,它对深化学生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3.
  [2]王实伦编著.素质教育新论.河北出版社,1998.10.
  [3]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其他文献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毅力、才能等综合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依据特定的德育目标,经过决策、策划、组织、指导,高效地使用德育各要素,以最终实现育人目的的管理活动。  一、时移世易,把握新时期特点  时过境迁,网络的出现悄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因而,充分了解把握网络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网络环境双重效应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1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无1例流产、早产及死
一、省级台的现状——靠电视剧拉动收视目前,我国电视媒介的经济收入主要是来自广告,而电视剧在电视媒介播出的众多节目类型中市场回报率最高,电视剧的广告收入占据了电视媒
摘 要: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德育直接关系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一农村九年制学校,对小学德育实效性进行了长达6年的研究,文章对有关研究成果汇总并展示。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德育 实效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可见
当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小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其借助生动的影音演示效果,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这一教学手段的作用,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运用,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手段的作用及发挥其作用的途径进行分析。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手段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作为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工基础》是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再加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模式很难做到与现阶段的需求相适应。所以,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中专学校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这两个方面进行
摘 要: 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获取应通过构建平等、开放、动态的课堂和创设一定的生成情境实现,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捕捉,进而加以利用。同时,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发掘过程中要丢弃随意性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生成性 教学资源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包括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本刊七八期合刊,首次公开发表了邓小平同志“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7月25日,本刊邀请了部分在京老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学习、座谈。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文章论述
任何阶级领导国家,管理社会,实现政治统治,都要解决领导集团中少数和多数的关系问题,即必须解决统治集团是按照个人、少数人还是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方针、政策的问题。奴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内容,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打造更生动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