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主渠道,工作在一线的我们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学,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播撒创新的种子,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勇于提供创新的机会,善于启发创新的心灵。
  一、参与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责任感,才会有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此,我们要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愉悦氛围,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具体的学习方法。根据训练要求,我们在学习之前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增强自主参与意识,为达标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使之扬长避短,加快学习进程,而且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从而激发自主参与的热情。我在教学“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一粒芦柑的体积?”时,先让学生讨论:“芦柑的形状不规则,我们要怎样才能计算它的体积呢?”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不少有效的方法,我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操作计算它的体积。由于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因此他们自主参与的热情很高,培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课堂中,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时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生活中“购物”问题情境:一共有13支铅笔,小红买9支,还剩多少支?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再现这一情境,向学生提供信息,让他们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13-9=4。到底对不对呢?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或借助学具摆一摆,然后再与同桌交流。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探索。汇报时出现了多种算法:
  生1:我是用小棒代替铅笔,一根一根拿走的。
  生2:我先用10-9=1,再用1 3=4,所以13-9=4。
  生3:我把9分成3和6两部分,先用13-3=10,再用10-6=4,所以13-9=4。
  生4:我是这样想的,9 ( )=13,9 4=13,所以13-9=4。
  生5:我想13-10=3,10比9多1,多减1个,得数 1=4。因此13-9=4。
  生6:我是这样算的,先用9-3=6,再用10-6=4。所以13-9=4。
  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了解题策略,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我都给予鼓励,使学生敢于动脑。一道普通的退位减法,就得出多种解法,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比较中培养创新学生能力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存在联系和区别。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避免新旧知识间的干扰,防止旧知识的负迁移,促進新旧知识的积极迁移。采用这种方法,关键是精心选择复习的内容并编排习题,使之成为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联结点”。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说说比、除法、分数的联系,再设计复习题3÷4=30÷( ),学生练习后,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答的?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把式子的除号改为比号,让学生观察,提问这个式子还成立吗?为什么?再揭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设疑,形成了悬念,直指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驱使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炽热的追求,投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空间。通过分析比较,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有效防止负迁移的产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
  四、应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成一横排做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么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且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是增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在短期内培养与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与学校普通课程教学相结合,被认为是最符合当前我国学校课程教学实际的方法。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实施措施,以期对促进创新教育在我国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要求,要全面改革当前学校的课
“方”与“圆”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的一组审美范畴,历代书家多有论及。如宋代姜夔所著《续书谱》,就专设一节,认为:“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
一、缘起  国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20以内退位减法同20以内进位加法一样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将阻碍学生后面的学习。几年前接手一个五年级,班上有个孩子做计算题,怎么教都不会做,后来有一天无意间发现他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会。我想五年级了,即使不会也可以很轻松地学会。可是事与愿违,我整整教了半学期,他也没学会,只能用画竖线计算。每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非常重要,积极健康的互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现就如何互动谈以下几点。  一、课堂引入很关键,新颖的课堂引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要加强小学课堂互动,首先老师的课堂语言要丰富,肢体动作要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课堂情境引入。下面笔者就举一个例子,关于小学数学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笔者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最期盼的‘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咱们学校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也不断朝着智能,便携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电子产品体积减小的同时,稳定性、效率等各方面的性能也要得到提高。根据电源管理芯片高效率、高稳定性和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每天处于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恶性循环中,所以教育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而自主学习模式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出发,积极引导学生从事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和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自主学习”模式的相关概念、“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
练习是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而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如果仔细审查当前的教学实际,不难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练习活动设计中,教师的观念依然有些陈旧。教师通常是拿一些教辅用书,如《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等现成的习题应付了事。这样教学效果不好,更提不上高效。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的内容、班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