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注重和凸现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中贯穿始终。本文拟以朱能老师《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例谈谈在历史课堂,通过“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历史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程;主体性;“过程与方法”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的主要特点也是最大亮点。其中首次把“过程与方法”单独列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领域来进行阐述。从其包含的内容,可以给教师们一个明确的信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探究,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重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关键。本文拟以朱能老师《人民教育的发展》为例谈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历史的探究能力。
一、教学设计具体化,充分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能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关于本课课标的要求是:“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也就是说,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立场不是着眼过去,而是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朱能老师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定为本课的主题与灵魂。朱老师精选、慎选材料,且紧紧围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主题。如在讲述“挫折篇”时,选择了中国“文革”时期教育受挫、国民经济损失的材料与日本二战后教育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材料,这样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中国教育衰,国运衰;日本教育兴,国运兴。
朱能老师强调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设计让我印象深刻。朱老师请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访谈活动,本课结束前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访谈计划。如何设计访谈活动呢?朱能老师特别注意方法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两点:首先,确定访谈对象,含年龄、职业;其次,根据访谈对象确定访谈问题。
既是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访谈活动,就必须要掌握三代人的教育经历,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自然就成为学生设计访谈方案的知识背景。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共和国教育史“知识与能力”与访谈活动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
二、立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和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在学习中,应立足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身份从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转变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促进作用是使课程资源以一种便于学生掌握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处理知识目标时,朱老师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处理为“奠基”“挫折”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将教育发展以趋势图的形式呈现,既直观形象,又结构清晰、主干突出,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教师的促进作用更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朱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当朱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参加高考,一个学生说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朱老师马上表扬学生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个同学说是为了使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朱老师点评说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权利也同样重要。当学生对现行教育制度提出质疑时,朱老师的点评是:“很多事情不是用好不好就能简单评判的,而是要去了解,要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朱老师的点评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切入到本节课的核心和对历史学科价值的理解。
三、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与方法”的坚实依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与乡土史均是可充分运用的课程资源。
朱能老师在本课中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等文字资料。其次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如“一家三代人都是教师”、出示自己的教师资格证和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年龄构成的数据,等等。最后是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访谈的对象就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访谈的问题也来源于学生心中的困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
七高级中学)
关键词:历史课程;主体性;“过程与方法”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的主要特点也是最大亮点。其中首次把“过程与方法”单独列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领域来进行阐述。从其包含的内容,可以给教师们一个明确的信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探究,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重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关键。本文拟以朱能老师《人民教育的发展》为例谈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历史的探究能力。
一、教学设计具体化,充分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能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关于本课课标的要求是:“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也就是说,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立场不是着眼过去,而是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朱能老师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定为本课的主题与灵魂。朱老师精选、慎选材料,且紧紧围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主题。如在讲述“挫折篇”时,选择了中国“文革”时期教育受挫、国民经济损失的材料与日本二战后教育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材料,这样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中国教育衰,国运衰;日本教育兴,国运兴。
朱能老师强调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设计让我印象深刻。朱老师请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访谈活动,本课结束前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访谈计划。如何设计访谈活动呢?朱能老师特别注意方法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两点:首先,确定访谈对象,含年龄、职业;其次,根据访谈对象确定访谈问题。
既是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访谈活动,就必须要掌握三代人的教育经历,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自然就成为学生设计访谈方案的知识背景。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共和国教育史“知识与能力”与访谈活动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
二、立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和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在学习中,应立足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身份从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转变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促进作用是使课程资源以一种便于学生掌握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处理知识目标时,朱老师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处理为“奠基”“挫折”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将教育发展以趋势图的形式呈现,既直观形象,又结构清晰、主干突出,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教师的促进作用更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朱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当朱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参加高考,一个学生说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朱老师马上表扬学生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个同学说是为了使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朱老师点评说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权利也同样重要。当学生对现行教育制度提出质疑时,朱老师的点评是:“很多事情不是用好不好就能简单评判的,而是要去了解,要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朱老师的点评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切入到本节课的核心和对历史学科价值的理解。
三、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与方法”的坚实依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与乡土史均是可充分运用的课程资源。
朱能老师在本课中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等文字资料。其次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如“一家三代人都是教师”、出示自己的教师资格证和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年龄构成的数据,等等。最后是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访谈的对象就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访谈的问题也来源于学生心中的困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
七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