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在高校中,如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有效开展途径进行合理地探讨,从而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徑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缺乏了艰苦奋斗的环境,加上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来说也是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公民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现实影响下制定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基本情况,能反映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基本价值观念的一个内容。它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基本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社会和公民的行为向导,对于建设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习总书记在和青年座谈时曾经论述过青年人价值取向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比喻成扣衣服的第一颗纽扣。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对国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坚定大学生的思想,培育理想信念
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党团工作,都会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和理想信念的培育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基本价值观和道德的凝练,是我国公民价值观的最佳提现,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可以从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使得他们思想发展的中心和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思想更加坚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建设,更加坚定,从而行为更加具有方向性。
2.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统一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教育手段,是各个高校都会开展的一项常态化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通过相关手段的使用,内容的调整,并结合学生、社会、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和教育,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政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培育和践行,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推动。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是教育的良好资源,并且这些素材的先进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会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3.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价值观的一个凝练,它的呈现经历了许多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对于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任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综合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提高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大学,很多人都会意识到提在人才专业能力方面培养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人才思想层面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健全,价值观不正确,那么他的成长和发展必然是失败的,容易被社会所淘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弥补了人才培养的不足,它通过对人价值观的影响和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让他们自己可以从思想的角度促进自己良好行为的产生,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必然教学内容,借助这个教学的平台,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进行更好的开展,并且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力量和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更好开展。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高校的必选“曲目”,但是每个地方会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每个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侧重上面也会有所不同。高校不仅要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性质上来进行思考,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进行考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在教育中坚定不移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会每一个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于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只有置于整个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上进行思考,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方面进行思考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有所帮助,并且能够真正起效,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中。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思想上的培育,因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需要拓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面,要抓住一定的主题,不要使其成为一个没有核心的文化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使得思想性的东西能够找到现实的载体。例如,高校可以开展以红色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促进自己更好地认识爱国精神,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更强的认同感。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除了上述的第二课堂构建,还应该注重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通过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中增强文化气息的融入,从而使得环境氛围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对于这方面的内容,高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特点出发,对活动进行良好的设计,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价值观的气息。
3.加强新媒体阵地的建设,丰富培育方法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其它年龄层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影响,如果大学生本身从思想上对这个事物就是接受的,那么它的教育效果就会更容易得到呈现。如果教育对象对内容的认同感足,那么培育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普遍率和使用率很高,因此通过新媒体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较快地得到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培育工作的开展。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强新媒体阵地的建设,同时对培育方法进行丰富。在新媒体的时代下,无论是辅导员的日常辅导工作还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呈现出了媒介成分明显的特点。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常常通过QQ、邮件、微博、微信来完成,这些看似平常的沟通交流方式,实际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手段和渠道。因此,抓住了新媒体的特点,从教师层面进行着手才能使得培育方法更加丰富,并且更加符合学生的行为、思考习惯,因此可以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此外,还应该注重阵地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可以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新媒体的品种多样,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他们对新媒体的喜好程度不一样,并且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所使用的方式和适用场景、范围不一样。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建设完善的渗透和教育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使得新媒体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微博、微信和QQ的频率是最高的,因此这三个新媒体应该成为体系中的主角,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强具有校园特色的“易班”等新媒体的使用。
4.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加强教育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和培育工作是高校思政和学工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一般都会通过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来完成。师资力量的建设状况会影响着教学和教育开展的情况,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比较高,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储备相应的知识,服务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说,辅导员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期间,他们的专业各式各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很多都是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自己摸索和补充知识。这种情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教育的水平达不到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有的高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将其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而是以形式和过场的形式在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组建思政方面的优秀师资力量加入到教学当中,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项目研究等提升整体的水平,从而使得教育引导的力度得到加强。
四、结语
在高校的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践行,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发展,使其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人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当中,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和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工作的更好、更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柳娟.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15(03):14.
[2]张怀德.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5(05):58-59.
[3]王伟,岳磊.当代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11):64-65.
作者简介:
陈雪雅(1988.10—),女,河南漯河人,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徑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缺乏了艰苦奋斗的环境,加上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提高来说也是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公民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现实影响下制定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基本情况,能反映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基本价值观念的一个内容。它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基本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社会和公民的行为向导,对于建设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习总书记在和青年座谈时曾经论述过青年人价值取向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比喻成扣衣服的第一颗纽扣。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对国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坚定大学生的思想,培育理想信念
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党团工作,都会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和理想信念的培育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基本价值观和道德的凝练,是我国公民价值观的最佳提现,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可以从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使得他们思想发展的中心和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思想更加坚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建设,更加坚定,从而行为更加具有方向性。
2.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统一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教育手段,是各个高校都会开展的一项常态化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通过相关手段的使用,内容的调整,并结合学生、社会、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和教育,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政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培育和践行,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推动。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是教育的良好资源,并且这些素材的先进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会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3.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价值观的一个凝练,它的呈现经历了许多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对于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任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综合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提高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大学,很多人都会意识到提在人才专业能力方面培养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人才思想层面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健全,价值观不正确,那么他的成长和发展必然是失败的,容易被社会所淘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弥补了人才培养的不足,它通过对人价值观的影响和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让他们自己可以从思想的角度促进自己良好行为的产生,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必然教学内容,借助这个教学的平台,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进行更好的开展,并且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力量和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更好开展。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高校的必选“曲目”,但是每个地方会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每个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侧重上面也会有所不同。高校不仅要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性质上来进行思考,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进行考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在教育中坚定不移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会每一个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于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只有置于整个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上进行思考,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方面进行思考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有所帮助,并且能够真正起效,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中。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思想上的培育,因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需要拓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面,要抓住一定的主题,不要使其成为一个没有核心的文化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使得思想性的东西能够找到现实的载体。例如,高校可以开展以红色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促进自己更好地认识爱国精神,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更强的认同感。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除了上述的第二课堂构建,还应该注重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通过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中增强文化气息的融入,从而使得环境氛围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对于这方面的内容,高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特点出发,对活动进行良好的设计,从而使得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价值观的气息。
3.加强新媒体阵地的建设,丰富培育方法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其它年龄层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影响,如果大学生本身从思想上对这个事物就是接受的,那么它的教育效果就会更容易得到呈现。如果教育对象对内容的认同感足,那么培育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普遍率和使用率很高,因此通过新媒体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较快地得到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培育工作的开展。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强新媒体阵地的建设,同时对培育方法进行丰富。在新媒体的时代下,无论是辅导员的日常辅导工作还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呈现出了媒介成分明显的特点。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常常通过QQ、邮件、微博、微信来完成,这些看似平常的沟通交流方式,实际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手段和渠道。因此,抓住了新媒体的特点,从教师层面进行着手才能使得培育方法更加丰富,并且更加符合学生的行为、思考习惯,因此可以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此外,还应该注重阵地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可以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新媒体的品种多样,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他们对新媒体的喜好程度不一样,并且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所使用的方式和适用场景、范围不一样。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建设完善的渗透和教育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使得新媒体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微博、微信和QQ的频率是最高的,因此这三个新媒体应该成为体系中的主角,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强具有校园特色的“易班”等新媒体的使用。
4.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加强教育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和培育工作是高校思政和学工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一般都会通过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来完成。师资力量的建设状况会影响着教学和教育开展的情况,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比较高,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储备相应的知识,服务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说,辅导员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期间,他们的专业各式各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很多都是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自己摸索和补充知识。这种情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教育的水平达不到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有的高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将其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而是以形式和过场的形式在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组建思政方面的优秀师资力量加入到教学当中,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项目研究等提升整体的水平,从而使得教育引导的力度得到加强。
四、结语
在高校的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践行,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发展,使其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人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当中,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和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工作的更好、更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柳娟.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15(03):14.
[2]张怀德.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5(05):58-59.
[3]王伟,岳磊.当代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11):64-65.
作者简介:
陈雪雅(1988.10—),女,河南漯河人,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