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中的各种因素。
如《梅花魂》预设方案片段
师:自由读这段话,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生回答)
可能出现的情况:
(1)喜欢她的美丽。
师:(引导)词中是怎样描写她的美丽的?(引导生诵读)
(2)她不怕寒冷,非常坚强。
师:(引导)说说冬天的景象。(风、雨、冰、雪……)词中是怎样描写的?并联系其美丽的形象,突显坚强。
师:(引导)回忆梅花的美丽与坚强,进而理解“梅花魂”。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案例分析:有了精心的预设,面对生成,教师才能镇定自若,从容自信,应对自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每一堂课其实不过是教师精心预设的诗意在课堂上划过的流彩。唯一不同的是,教师展示的对象是一个个极具灵性的“生灵”。因而不可能把自己的完美教案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因而生成性教学则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面对动态的课堂,正因为有了这些灵动的因素,才使课堂变得真实丰富、复杂多变。
二、捕捉偶发促成动态生成
伴着铃声,我走进教室,这节课准备给孩子们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附“日积月累”内容:“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由于每个语文园地都有“日积月累”,我并没有精心设计,凭着原有的经验将“日积月累”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阅读四组对联,感受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在朗读中去发现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在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积累。整个教学过程在我的“掌控”下一步一步地进行,学生们也逐渐明白了上下联的意思及对偶关系,基本上也会背诵了。
三、随机应变应用生成资源
尽管平时我们经常都是事先对教学过程已有周全方案,但动态的教学过程仍然是“节外生枝”,此时,教师不能因为有既定教案而压制学生的思维生成,应该挣脱教案的束缚,及时调整方案,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一定要慧眼识别,巧妙转化,有效利用,使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1.师导:这就是租界,谁来通过朗读告诉大家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其他同学一同跟随这位同学的朗读一起走进租界,看看“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
2.当这位学生在读的时候,把“周恩来背(bēi)着大伯”读成了“背(bèi)着大伯”,一开始学生并没提出感觉到有问题。我也就暂时先忽略,继续引导学生交流:
①“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地方。
②指“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③“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的地方。
中国人不能随便出入的地方:体会“闯”字的用词准确。学生都注意到:租界是个“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大多是洋人和巡警”外,你觉得租界还是个怎样的地方?读读第一句——引出“闯”。
案例分析: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迅速作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
总之,语文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体性在课堂中飞扬。然而,只有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生活情景,追求真实、自然,才能实现学生生命的灵动,个性的张扬,体现教学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实实在在得到发展。达到“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中的各种因素。
如《梅花魂》预设方案片段
师:自由读这段话,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生回答)
可能出现的情况:
(1)喜欢她的美丽。
师:(引导)词中是怎样描写她的美丽的?(引导生诵读)
(2)她不怕寒冷,非常坚强。
师:(引导)说说冬天的景象。(风、雨、冰、雪……)词中是怎样描写的?并联系其美丽的形象,突显坚强。
师:(引导)回忆梅花的美丽与坚强,进而理解“梅花魂”。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案例分析:有了精心的预设,面对生成,教师才能镇定自若,从容自信,应对自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每一堂课其实不过是教师精心预设的诗意在课堂上划过的流彩。唯一不同的是,教师展示的对象是一个个极具灵性的“生灵”。因而不可能把自己的完美教案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因而生成性教学则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面对动态的课堂,正因为有了这些灵动的因素,才使课堂变得真实丰富、复杂多变。
二、捕捉偶发促成动态生成
伴着铃声,我走进教室,这节课准备给孩子们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附“日积月累”内容:“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由于每个语文园地都有“日积月累”,我并没有精心设计,凭着原有的经验将“日积月累”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阅读四组对联,感受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在朗读中去发现上下联的对偶关系,在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积累。整个教学过程在我的“掌控”下一步一步地进行,学生们也逐渐明白了上下联的意思及对偶关系,基本上也会背诵了。
三、随机应变应用生成资源
尽管平时我们经常都是事先对教学过程已有周全方案,但动态的教学过程仍然是“节外生枝”,此时,教师不能因为有既定教案而压制学生的思维生成,应该挣脱教案的束缚,及时调整方案,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一定要慧眼识别,巧妙转化,有效利用,使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1.师导:这就是租界,谁来通过朗读告诉大家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其他同学一同跟随这位同学的朗读一起走进租界,看看“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
2.当这位学生在读的时候,把“周恩来背(bēi)着大伯”读成了“背(bèi)着大伯”,一开始学生并没提出感觉到有问题。我也就暂时先忽略,继续引导学生交流:
①“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地方。
②指“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③“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的地方。
中国人不能随便出入的地方:体会“闯”字的用词准确。学生都注意到:租界是个“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大多是洋人和巡警”外,你觉得租界还是个怎样的地方?读读第一句——引出“闯”。
案例分析: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迅速作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
总之,语文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体性在课堂中飞扬。然而,只有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生活情景,追求真实、自然,才能实现学生生命的灵动,个性的张扬,体现教学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实实在在得到发展。达到“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